末在 成 都 的2场新书见面会要来啦!

最后来提醒一声,报名马上截止了,错过招募信息的朋友,戳报名入口赶紧上车~

期待在成都与你见面。

------以下正文------

同事给我转了个视频,有个老外在街头随机采访几个中学生,个个英语水平逆天,却都特谦虚地说:我这个水平嘛,就是入门……

弹幕齐刷刷表示:那我这英语可能就没学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嘛,我一个在国外工作生活了10年的人,可能发音还不如这些娃……

不少人表示羡慕:背后得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让孩子这样自信满满、侃侃而谈啊!

但要说我们中国家长,是从不缺在英语方面的努力和付出的。

我曾经给一闺蜜算了她家的教育投入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出在哪?最可能就是听得少了。听得不够,娃大概率不只是“听”不懂,之后的“说读写”都会有点问题……就是这么简单,但很多人绕远路求捷径。

听什么、怎么听也是有讲究的,今天就把英语启蒙这件重要的事掰开揉碎了讲明白。

在正确的道路上慢慢走,总好过在相反的方向狂奔。

01

囤了资源

却消耗了心力

一说要多听,好多人第一个动作就是囤资源,几千首歌单存起来,单词本,核心词,指令卡打印一堆。 团队还有小伙伴做了好几个绘本点读包,觉得早晚用得上。

虽然我也会分享一些,但平心而论,英语启蒙资源真的不用太多,入门阶段,哪怕学几首最简单常见的儿歌,几本经典绘本就够用好长一段时间了。

最初我们用过的↓

SSS儿歌、sing along童谣、艾瑞·卡尔纸板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SSS》,歌词部分把每个单词和画面动作都拆开做了精准对位,单词区隔清晰,发音标准。

画面也是搭配好的,详细到一个动词配一个动作的地步,孩子能通过画面的示意,明白每一个单词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的动作越简单,越有利于坚持。

那怎么确定什么级别听什么,怎么有针对性地找资源?

咱们公号很多朋友都在用的小小优趣早就想到这个问题,每个娃在使用前都会有摸底测试,什么级别听什么都直接一键生成,后面还有游戏来巩固,反正,我目前没有找到更省心的办法。

现在App又升级新增了2个实用的功能——配音和歌词本这两个新功能,在省妈方面更进一步。

点开配音可像ktv一样自由切换原声,方便开口,录完了还会自动评分给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台本下载功能,再也不用到处加群求纸质资源了,动画和英语歌词一键下载成pdf,能打印也能在手机电脑上随时打开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听电子资源,很多父母也会给娃读英文绘本,其实这些共读的分级读物也不用一次买一堆书全部摆在孩子面前,建议先选择几套“所见即所得”的图大字小的绘本,一点点读给娃听。

我们曾经喜欢过的桑德拉·博因顿的绘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棕熊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一些的娃,可以选择短故事,小薄本。

刷过的牛津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看一本书就几页,每页就几个英文字甚至没有,觉得不值。突出信息,减少认知负荷,我们和娃能够坚持下去。

真正需要我们在资源方面发力的时候,也是在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再投其所好,到时候,他们会上赶着自己要看、要听的。

我问了那个自己做点读包的小伙伴,自己当初学英语又听了多少,她才想起,自己是靠着mp3里200多首英文歌,因为当时下载不方便,所以只能一直听一直听。

这么一回忆,原来这200多首歌,是她在不太懂语法的情况下,应付完大部分完形填空和单选题的“秘诀”啊。

02

0互动磨耳朵

造成无效启蒙

再说磨耳朵,任何人都知道是放英语材料给娃听。

关键是,听不懂一直听,有用吗?没有用,也坚持不了。也就是为啥很多人磨耳朵多年,英语还是0基础。

建议方法

有效磨耳朵,要分阶段地进行可理解性输入。

入门阶段:边听边互动

从几个月起开始听,抓住黄金磨耳朵时间,还有个大好处,就是孩子不排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名ted演讲: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婴儿的天才语言能力提出的语言关键期,最佳的语言学习窗口期就是0-7岁。

听那些韵律感强、简单、重复性高、贴近日常生活娃也感兴趣的歌谣和绘本,全世界的孩子都是通过有韵律的童谣学母语的。

推荐材料:

《Super Simple Songs》儿歌:2-8岁认准这套,日常主题丰富;韵律简单,洗脑式地重复,连大人听几遍都很难不上头,娃也能跟着哼,对积累英语词汇很有帮助。

小小优趣里是用4个等级来划分的,包含孩子从零基础英语启蒙最初需要掌握的1000个英文单词,之后看其他英文动画片,就基本能看懂了。

如果自己不懂做配合的手势,可以看 《跟凯蒂学唱歌》 :手把手教学,夸张但好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看动画片的,入门的推荐《Maisy》、《Yakka Dee》这类简单、难度不高的慢速动画。

方法:

这 阶段能进行简单的亲子口语来巩固听的效果是最好的。

名词指着说:指着苹果说Apple、指着头说head,指着腿说leg......以此类推,带着孩子出门时,It's a car、It's a bus……

动词TPR(动起来):和孩子走路、跳跃的时候,主动融入童谣的节奏(大部分童谣都是很适合配合运动的)

walking walking walking hop hop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怕一周只搞懂一首儿歌里的单词、动词,句式(那怕是一个this is;that is what is……),日积月累,就很可观了。

如果是自己还没习惯用英语简单交流,建议日常这20分钟还是陪着娃一起看动画视频,真的能捡回来我们遗忘的英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阶段:加强听力+简单说

有了基础之后,依然需要大量听,但可以引入更丰富的形式,比如动画、绘本、分级里的配套音频。

但这时除了要磨耳朵,也要磨眼睛,具体做法是:看着画面听,进行音义图关联,确保可理解性输入。

推荐材料:

继续听《SSS》

《巴塔木儿歌》

有韵律的儿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聚焦生活场景的英文动画:

《Bluey》

《贝贝生活日记》

《小猪佩奇》

虽然绝大多数家长英语没有好到可以直接教,不完美从来不等于要放弃,真的只需要持续观察娃的兴趣提供资源和陪伴执行,就是这么简单。

03

0基础报班

性价比低

还有很多父母会想着,要不要送去英语兴趣班让老师教一下,毕竟,家里都说中文,最缺的就是英文环境啊。

英语线上班,线下班,一对一,一对多,到底哪个好呢?

很多家长一直绕,也想不明白这些形式到底哪个才最好,看着别人报班了,自己也跟着着急交钱。

其实,形式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家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判断合不合适?

第一,清楚孩子目前的英语水平是什么?

一般来说,建议听力词汇达到1000+,而且孩子到了4岁+,再去报课外班更合适,听力词汇到了,能比较好地和老师交流,听得懂、能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如果听不懂也说不出,会很痛苦。

第二,想清楚希望从英语班里收获的是什么?是为了练听力?考级还是为了考试?

支出和接送成本能接受,要上的话也没问题。 真的花了大钱,要说没学到东西,那也不可能,但是性价比还是比较低的。

但一般来说,机构里的班级在6-12个孩子左右,一节1-2小时的课。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很爱说话,那么一节课轮到你的孩子开口的时间估计也就5-10分钟,而且还不一定是有效的开口。

外教也是同理,即便外教教得不错,每周一两次外教课,如果回家没有巩固,下次上课还是要从头开始。

建议方法

家里没有英语交流的环境,怎么无痛地创造呢?

其实眼前就有一个好用的方法,模仿,模仿绘本、动画片里的生活场景。

小D一岁后,我是拿着卡爷爷的绘本和她做假装游戏的,我会假装成绘本里的动物问她:“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

小D就把自己想象成马来回答,有时是Yes, 有时是N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最开始的“对话交流”的概念。小D有段时间就是在反复回答Yes、No中享受着“交流”的乐趣。

从短句开始,哪怕只是一句都OK。关键是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明白英语是为了表达。

再比如,每天早上起床时,用几句简单的短句表达自己当下的心情。

How do you feel? I feel happy. Who just woke up? I just woke up. Where is Mom? She is in the kitchen. What are you doing? I'm playing with toys

各种英文动画片里也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完全可以用起来。

比如,《嗨!道奇》里老师和小朋友们讨论天气,是这样表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贝贝生活日记》小朋友早上去幼儿园,问好、脱外套、讨论画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看这些生活场景丰富的儿歌动画,重复、强化和应用核心词汇。

这个阶段是最容易放弃的,但是大家真的不要急,一点一点来,每次开启一点小小的主题对话,日积月累,就会出现变化。

那这样浸润听多久就可以听懂,甚至愿意开口说英语呢?

我们可以先脑补一下,孩子一天听中文的时间起码有8个小时吧,孩子是听了2年时间开始会蹦出一些词,然后就突然间一天一个样,越说越多。

3岁起每天看20分钟动画看到6岁,相当于要看2.2万分钟,365小时,这就是时间的复利,有了这些打底,后面读和写也会很顺畅,但是没听够非逼他们开口,就会适得其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娃已经很大了,

英语启蒙还来得吗?

有一些父母是信奉快乐成长,学龄前认字都没教,更别提学英语了,现在想启蒙,还来得及吗?

上小学那还真不算晚,不信,咱们现在上b站搜成年人学英语,还是有那么多人做到了,而且,最初的方法也是靠听、大量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英语和数学不同,不挑资质、不考娃智商,是坚持了就会有收获的事情。

英语启蒙最好的时间是0岁,第二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北外教授曹文老师根据自己这几十年的经验给了大家一颗定心丸,5岁真不算晚,小学6年级之前(12岁左右)都来得及!

说实话,大家缺的不是资源,甚至不是方法,缺的是相信,是行动。

能学好英语的,就是当很多人在找捷径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行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秘诀无它,就是:早起步、走对路、坚持住。详细见:

晚有晚的优势,孩子有自我管理能力、驱动能力,同时,晚也要有晚的方法,听说读写的顺序依然不能乱,时间可以缩短,但是不能跳级。

那这时候还是在听上弯道超车,大量听,至少听3个月来做兴趣培养期,不然后面再费功夫都白搭。

05

尽管,现在有好多人说,上了小学时间太紧张了,幼儿园还是有大把的时间学英语,小学还得分给语文和数学。

我也从来不会鼓吹大家一定要学,如果你的孩子真的很排斥,你也真的很累了,那放一放也是可以的。

跟着专家的路线一直走,肯定能行,但我们中年老母亲忙着挣钱养家,实在是很难坚持。

那我还是那句话,并不是要完美执行了所有的步骤才算英语启蒙,每天陪娃看2集英文动画片,精听2首歌的时间还是有的,而且,看了、听了,比划几下也比完全不做好。

大J叨叨叨

这次去挪威溯源,回来后和小D一起看那边的照片和视频,就顺便和她聊起了学英语这个话题。

我告诉她,语言就是工具,英语也好中文也好,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表达自己和别人交流,这样我们以后不管去到哪里,因为有了交流和表达,我们才能更好了解别人,了解自己。

“了解别人,了解自己”,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人生主题。最近因为出了新书,让我有机会和很多不同领域有趣的人对谈。

周三周四晚上的直播已经收到很多留言好评了,谢谢你们,我因为你们有了影响力,我会坚定做好你们的“第三只眼睛”,我们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

欢迎点击购买我的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