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说明1:纳拉伯平原下的洞穴湖吸引了不少潜水爱好者。

习惯长途旅行的澳大利亚人,来到纳拉伯平原也会感到枯燥。干旱的气候造就了这片2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原,从西往东长达1000多公里的道路上,除了穿行的重型卡车之外,只有袋鼠与野骆驼的出没告诉人们:这里仍然是地球。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纳拉伯平原荒芜的表面之下,隐藏着一片神奇而梦幻的水世界,资深的洞穴潜水员可以体验仿佛置身外星世界的奇妙感受。

根据科学家们的考察,位于澳大利亚中南部地区,紧靠大澳大利亚湾的纳拉伯平原在远古时代曾经多次沉入海底。整个平原地区以石灰岩为主体,岩层中密布着蜂窝状的细孔,导致雨水无法在地表汇聚成河流或湖泊,会渗透至数十米的地下,形成地下洞湖。探险家们不断搜寻和探索纳拉伯平原的洞穴,据不完全统计,一些洞穴距地面的深度可达近百米,但地下洞穴究竟有多深,地下湖泊的网络究竟有多大,至今仍是一个谜。

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可以发现在纳拉伯平原看似平坦的地表上,形态各异的洞口星罗棋布。通常这些洞口之间相距十多公里,甚至更远,它们就是通往纳拉伯地下仙境的神秘入口。洞穴潜水专家将纳拉伯平原形容为“一块海绵蛋糕”,探洞专家在洞口处用钢铁架、绳索、滑轮组和软梯搭建起升降系统,从而下降至洞穴底部——通常是干燥的岩石表面。

探洞者在岩石层换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戴上头灯,从洞底的湖边下水。一般来说,经验丰富的潜水员会提前摸清路线,他们会携带上百米的绳索,沿潜水路线探索。每隔一段距离,就在绳索上挂一个浮标,标示行进路线和距离,保证潜水员们能原路返回。据悉,某些洞湖深度可达40米,部分仅供一人穿过的狭长地带长达百米。

在潜水过程中,人们有时会看到一种悬挂在岩石壁上的白色絮状物,它们被潜水员称作“帷幕”。经微生物学家证实,这种白色絮状物是一种奇古菌群。这种微生物群落在黑暗的环境中繁衍生息,完全不依靠光合作用。这种独特的生物反应让科学家们充满好奇,令人不得不赞叹生命形式的多样。

纳拉伯的洞穴湖泊水质非常清澈,一些宽阔湖面的湖水泛着蓝色的光。澳大利亚洞穴潜水员协会主席约翰·范德利斯特表示,当人们潜入一个巨大的洞穴湖泊,有时会忘记自己正处于水下,只觉得好像身处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