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庭审时,可不可以接受上级法院法官的即时“指导”,这一点就已经让人感到疑惑,毕竟作为法院,如果没有足够能力进行庭审,那就等于失职。

如今被辩护人一方发现,当场以合法庭审受非法干预为由报警,并拍下相片,在事后发到网上,这已经让舆论全部一边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却没有想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通报,更是在舆论上火上浇油,因为这份通报看似把一切责任都推卸到辩护人一方,可实际有点自相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通报中的第1点!

这一点并不存在什么问题,毕竟辩护人一方确实要遵守法庭纪律,听从法院工作人员的安排,不能擅自进入审判区使用手机拍摄,更加不能推倒法院工作人员,继而扰乱人民法院正常工作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通报的第2点!

辩护人把相片发到网上,引发舆论这是十分正常的,毕竟法院接受“即时指导”的行为确实会让人感到质疑,但法院不应该会受到这些舆论的干扰,继而影响诉讼的正常进行,这也是法院庭审的“公平”原则,那就是不受外界和个人主观影响。

如果一个法院如此轻易就会受到舆论影响,那么只能证明该法院的工作能力有限,应该反思一下,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以保证庭审的公平。

三,通报的第3点!

正如通报所说,接受“指导”是符合规定,但存在监管措施不规范的情形。那么谁来监管这种情况,如果这一次没有被辩护人一方发到网上,法院是否会自己发现监管措施不规范,这一点确实值得探讨。

毕竟当时庭审时,审判长在接受“即时指导”并无抗拒,所以才会被辩护人一方在休庭时发现,这种情况究竟是审判长碍于上级关系,还是不清楚这种“即时指导”不规范。

法院庭审是一起案件的结果,关乎着涉案人员的结局,所以法院庭审一直要求“公开,公正”为原则。

不过管是该事件也好,还是一直以来很多判决书不公开也罢,为何法院总会遭受质疑,是有人无理取闹吗?

这一点,希望一些法院能够反思一下,无论是有人无理取闹也好,还是真的是法院做得不够好也罢,都应该尽可能不要让质疑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