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了一篇赞美天津的文章:天津,前所未有的反差,也写了一篇吐槽天津的文章:这可能是全国最浮夸的车站,后台有很多天津的读者留言,就这?这也算吐槽?好吧,今天就再写一篇对天津比较深入的观察报告,各位天津的朋友,请做好心理准备。

去天津之前,我在网上看了一些资料。有两点感受,首先,天津的曝光率不高,在4个直辖市中,别说不如上海,甚至远不如重庆。其次,关于天津的正面消息不多,总能感觉到一种隐隐的悲观。

天津清朝开埠,在民国时期是经济仅次于上海的发达城市,正所谓「北天津,南上海」,当北京成为北平时,天津甚至成为北方第一城。建国后,国家取消了大部分直辖市,只保留了北京、天津、上海三座。但后来,天津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跟不上第一梯队,改开后更是逐渐沦为二线。

在2022年全国各大城市GDP排名中,天津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却已经跌出前十,排行第11,成为直辖市里面经济实力最弱的一个,甚至落后于不少省会城市,如成都、武汉、杭州、南京。

可能外地人不知道,有一个城市经常把自己和天津相比,那就是宁波。作为一个人口只有960万的计划单列市,如果能超越人口1363万的直辖市,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果然,今年上半年,我的朋友圈就被「宁波超越天津」的消息刷屏。2023年一季度,宁波GDP为3801亿,天津GDP为3715亿,宁波以86亿的优势超过天津,GDP总量排名跻身全国第11位,天津则再创新低,位列全国第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柳京大厦

最高烂尾楼

这次的天津之行,其实要从朝鲜说起。我读大学的时候,图书馆有一份神秘的杂志《今日朝鲜》,这是朝鲜发行的简体中文杂志,内容主要是介绍朝鲜的「主体思想」和朝鲜各方面的建设成就。

就算用现在的眼光去衡量,我也依然佩服平壤的建筑,这有点像佩服埃及的金字塔一样,虽然你知道埃及老百姓过得不好,金字塔也和他们没有关系。但金字塔就是金字塔,它的建筑成就不可抹杀。我对平壤的建筑如数家珍,比如说:主体思想塔、五一运动场、朝鲜凯旋门、人民大学习堂……平壤有一个建筑最神秘,那就是柳京大厦,我始终只看到设计效果图,而没有看到真实照片。后来有了互联网,一查才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烂尾楼。

1987年,朝鲜首都平壤的「柳京大厦」破土动工,这座金字塔形的超高层摩天大楼,号称将超过300米。后来因苏联解体导致「苦难的行军」,大厦于1992年停工。2008年复工,号称最终在2016年完工,翌年7月正式启用。但时至今日,都没有内部图像资料流出,大概率还处于烂尾状态。

当时我想,如果能去看一下世界上最高的烂尾楼就好了,这个想法是不是很奇怪?我就是对一些烂尾建筑,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但前几年我发现,要看世界上最高的烂尾楼,已经不用去朝鲜了,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难过,这世界第一就在天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银金融117大厦

我去天津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世界最高烂尾楼「高银金融117大厦」,投资700亿,层数117。本来,这座大楼的使命是成为中国的最高楼,也是仅次于迪拜哈里发塔的世界第二高楼。但不幸的是,2008年开工,15年后,依然在风中凌乱,花了700亿,得到一地鸡毛。

小白楼

我在找酒店的时候,看到很多酒店的地址都标注为「小白楼」附近。所谓的小白楼,就是现在的天津音乐厅,乍一看,它像一个欧式建筑,多看几眼后,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走进一看,墙体石材接缝处,出现渗水和污垢,这种像现在高层住宅很普遍,就是那脏兮兮的干挂石材外墙。难以想象,天津的地标建筑居然也出现这种情况。相比之下,天津老洋房,给人一种沧桑的年代感,但细节依然精致,工艺绝对靠谱,很少看见这一类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津音乐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津音乐厅

一查资料才发现,如今的「小白楼」是一个假古董。已经被拆除的真「小白楼」,是天津第一家外资电影院「平安电影院」。1910年,由英籍印度人巴厘修建,场内设有1000多个座席,是当时天津最豪华的电影院。

由于位置优越(位于原英国租界),成立后放映的又都是好莱坞大片,所以上座率极高,名声大噪。来这里看电影的多为当时的上流社会,如商贾、政要、军阀、富绅。

旧小白楼被拆的时候,很多天津本地人都非常惋惜。原址上重建的「新小白楼」还有一个迷,我查到的资料都说,采用欧式古典设计风格,由法国设计师、欧洲地区建筑协会主席雷格尼设计。这个神秘的雷格尼,我查遍外网,都没有查到这位大仙的资料,有懂行的朋友能否指点一下?

根据建筑学常识,「保护老建筑」和「复制假古董」完全是两码事。我几乎走遍西欧国家,他们对老建筑的保护确实很严格,但从来没有看到所谓的「仿古建筑」。对欧洲人来说,每一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保护过去意味传承,复制过去代表愚蠢。一个行业是要衰弱到什么程度,才只能靠吃祖先的老本混日子呢?何况还不是自己的祖先,情何以堪?

最近50年的欧洲代表建筑,几乎全部是现代主义,比如,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伦敦碎片大厦、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瓦伦西亚艺术和科学之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法国朗香教堂……哪怕就是一百多年前的法国,也能创造出风格独特的埃菲尔铁塔。

同样道理,保护天津的老洋房当然正确,但复制一个欧洲风格的大楼,放在市中心当作地标建筑,让人怎么说呢?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河沿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津海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河

我这次走了很多北方大城市,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但凡有殖民史的城市,都很喜欢仿欧式建筑,尤其是以天津最普遍,海河两旁延绵不绝。

不过有一说一,海河本身的宽度恰到好处,比黄浦江窄,但比苏州河宽,类似巴黎的塞纳河,一方面可以让城市更加有层次感,另一方面,又不会彻底割裂城市。夏天,坐着海河游船,吹着晚风,感觉非常惬意,这可能是北方城市里,少有的水岸都市风情。但看到海河两边的那些假古董,就如同在美国吃到假中餐,如食鸡肋,味同嚼蜡!

同样十里洋场的上海,就很少干出这种事。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心态,上海和北方城市一样,都经历过殖民时期,不同的是,改开之后,上海再次登上巅峰,而北方诸城,则经历长时间的低潮。也许,一个城市和人一样,当现状不如意的时候,就不自觉地回忆过去的「美好」,来安慰自己。

天津第一饭店

如果不是查资料,我真的想不到,百年前的天津,居然有这么多印度人。我住的那一家酒店,原名叫「天津第一饭店」,是一家建造于1922年的英式建筑风格的饭店,最早名为泰莱饭店,由印度人泰莱悌于1922年创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 天津第一饭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年电梯,依然能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客房内部

优点很显著。B格很高,百年老电梯,依然可以使用,房间很大,挑高很高。客房的电视机很大,虽然也不看,但能感觉到酒店的诚意。

缺点很明显。卫生很一般,地板质量太差,电梯没有空调,进去就感觉很闷。房间没有冰箱。床上的四件套为纯白色,感觉就是那种最廉价招待所的标配。家具太土,属于粗糙仿欧式风格,墙上挂的假油画,实在太假,还不如不挂。

最大的缺点就是隔音太差,感觉那不是堵墙,而是一层纸。有丰富出差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酒店的隔音不好,头疼的是,隔壁住了一对情侣。更头疼的就是,两边都住着一对情侣,谁叫我在暑假出行呢?这正是大学生情侣们享受人生的时间。夜幕降临之后,左右两边,各种声音此起彼伏,痛苦声、快乐声、床垫吱吱声,声声入耳。就在我想打电话给前台要求更换房间的时候,随着两次野兽般的嘶吼声,尘埃落定,一切归于平静,我终于可以入睡了。

万万没想到,我睡着没多久,在隔壁的隔壁,一个小孩开始哭泣。这哭声穿透力非常强,听了让我心神不宁,这哭声也吵醒了隔壁四只神兽,然后,年轻人们的精力无处安放。坦白说,神兽的声音勉强容忍,毕竟是阶段性的,时间有限,而小孩的哭声,则绵绵无期,忍无可忍。我果断打电话给前台要求换房间,前台很淡定,似乎早有准备,看起来,这糟糕的隔音效果,换房也是常事儿。

这么好的先天条件,本应该改建成很高级的特色酒店,可惜了。

天津司机

要判断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从宏观来说,当然是数据。但数据也只能当参考,比如说,把你和马云放在一起算平均资产,那你早就成为土豪了。从微观来说,个人感受更有价值,每到一个城市,我喜欢和司机聊天,他们是了解一个城市的最佳窗口。按照我的经验,一个城市的经济越好,外地司机就越多。反之,一个城市的经济越差,本地司机就越多。

以温州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出租车司机几乎全部是本地人,那时候,开出租车是一份高新职业。当时人均月工资只有几百元,出租车司机扣除成本有5000收入,可以买房。而到了2009年左右,这个数字变成了3000元,只够温饱。

到了2015年,温州出租车司机几乎全部是外地人。但自从口罩三年之后,温州的本地司机又多了起来。目测多为40岁以上的中年人,经过聊天得知,他们大多是这几年做生意失败的小商人。人到中年,遭遇失业,教育程度偏低,又缺乏一技之长,开出租车成了最好的退路。

和温州的情况不同,如今的宁波和杭州,依然很少见本地司机。这也符合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相比温州,宁波杭州的经济要强得多。

这次北方之行,从徐州开始,我接触的出租车司机,几乎都是本地人。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在直辖市天津,我居然连续遇到5个本地司机。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样本数量太小,并不一定说明问题。

天津本地的朋友说,讲好听一点,天津人是知足常乐,说难听一点,就是没上进心,宁可月入3000,也不出去闯,这种思维在天津非常普遍,因为以前天津是“大城市”,如今不管怎么样也是直辖市,外面世界什么样他们不在乎,觉得自己天津「嘛」都挺好。

根据我查到的资料,天津不仅经济低迷,对外地人的吸引力也正在消退。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天津排在了第23名,近几年,天津的常住人口数量不增反减,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比去年减少了13.6万,是人口流出最多的直辖市。

纵向比较,现在的天津和自己的过去比,的确不尽如人意。但如果把视野放大,放眼全国,天津的经济其实相当不错,2022年,虽然天津的GDP不如南京,但财政净上缴却超过南京,也是北方极少数净上缴的城市,上缴1076亿。如果按照人均计算,差不多每个天津人净上缴1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再把眼光拉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天津的现状很正常,城市和人一样,命运总有起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天津的现状,主要是由地理和历史条件决定的。四个直辖市,北京是首都,地位当然无与伦比,上海位于长江口,腹地不仅是全国最好,甚至是全世界最好,至于重庆,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后起之秀,朝气蓬勃。唯独天津,有点尴尬,与北京咫尺之遥,从地缘上来说,天津就是北京的附属,定位就如同明朝时它的名字“天津卫”,就是要拱卫京畿的。总之,天津既躲不开北京的吸附力,也没有上海的腹地,更没有重庆的朝气。

但话说回来,躲开舆论的聚焦,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也没啥不好。有人离开,也有人留下,天津依然有很多独特的优势。最终留在天津的人,都被安逸戳中软肋,是反卷的先锋队。

就连字节跳动去了天津都得下午六点就关门。每天叫醒天津人的不是梦想,而是煎饼果子。即使在全国排不上前十,天津也依旧是北方除北京之外发展最好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津985录取率

作为老牌直辖市,天津的医疗、教育和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拥有430家医院,比上海还多 ;坐拥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两所顶级高校。天津的985高校录取率达到了5.81%,全国第一,是全国平均值的三倍以上,力压北京、上海两个地方,排名全国第一,这确实有点意外。

一个准点下班的城市,一个985录取率第一的城市,一个看病方便的城市,还有什么可焦虑的?不要低估天津的价值,可能某一天,很多人都会顿悟,其实天津这样也不错,还卷什么卷呢?多活几年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