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天,第77届戛纳电影节正式开幕。前些日子还略显安静的海滨小城,一时间闯进了全世界的影人。当所有人把目光聚焦在红毯星光时,NOWNESS决定“逃离”,去戛纳的一处新角落探(躺)索(躺)。

戛纳在今年推出首届“沉浸式竞赛”(Cannes Immersive Competition)单元,以及沉浸式作品甄选(Immersive Selection),旨在鼓励用新的媒介形式突破叙事边界的原创作品。早在2017年,戛纳就开始接纳VR影像作品的展映,今年特别增设了竞赛单元,以推动多元化的沉浸式影像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的“沉浸式竞赛”单元会场,像是一个大型的游戏互动世界。现场的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VR影像,而是通过剧场环境、概念展陈、冥想互动以及文献资料展陈等多种方式,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沉浸体验。

置身于此,我们不只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身临其境的参与者。你能明显感受到,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带来的高浓度情感体验。但有些许遗憾的是,这些沉浸式作品,在叙事与情感传达上仍有些落于窠臼。在探索用新媒介创造新影像的路上,仍有许多未知的新奇等待我们去挖掘和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OWNESS在沉浸式单元陈设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象你正站在森林的边缘,准备踏入一片未知的领域。眼前的景象宛如森林“跳动的心脏”,细密的树枝犹如毛细血管,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大片的红色光斑晕染开来,仿佛即将吞没一切。而每当你呼吸一次,这里也随之剧烈地震动。

入围“沉浸式竞赛”单元的多媒体装置《Evolver》,精心打造了这样一片神秘的“森林”。然而,它并不是由树木和草地构成,而是由血管、细胞和氧气构成的人体内部生态系统。这部作品邀请观众跟随流动的氧气,穿越血液的河流,探索每一个细胞的跳动与每一次呼吸的节奏。在这里,每一次呼吸都不再是简单的气体交换,而是一次深入细胞世界的探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volver》

在正式观影之前,观众被要求进行大约半个小时的冥想,然后才能进入到VR体验区。

为了创造既真实又超现实的感官世界,短片的创意团队Marshmallow Laser Feast特意邀请凯特·布兰切特担任旁白,乐队Radiohead的吉他手Jonny Greenwood创作配乐。跟随布兰切特低沉而舒缓的叙述,观众得以更加沉浸地穿梭于血管和细胞之间,感受每一次脉动与自然世界的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在戛纳的“假”世界里,呼吸真实的空气

《Evolver》预告片

“若你能深入探索自我,便会发现,在肌肤之下,你是由生命之河、漩涡和涟漪构成的复杂生命体。你与世界相互流动,彼此交织。”Marshmallow Laser Feast认为,科技的发展引导人们更加关注生命与自然、宇宙万物的微妙关系。相较于传统电影,沉浸式影像所探寻的感官体验,正是填补影像与观众之间空隙的桥梁。当观众戴上VR眼镜,便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而是一个微观世界的探险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volver》

入围本届“沉浸式竞赛”单元的作品中,舞蹈影像《TELOS I》同样探索了“身体的魔力”。如果说身体是灵魂的监狱,那解放自我的时刻,理应从回归身体本能开始。《TELOS I》借由舞蹈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孤独的AI,在人类灭亡后如何寻找新目标的故事。从一个鞋盒为灵感原点,导演Emil Dam Seidel和舞者Dorotea Saykaly在混合现实、全息投影、融合舞蹈装置之后,创造了一次从身体到心灵的觉醒之旅。

“虽然图像能表达千言万语,但舞动的身体,也能同时表达千种想法、回忆、欲望和幻想。因此,我们围绕一种复古的模拟幻觉创作了《TELOS I》,这种幻觉无需借助器械或数字特效,就能提供一种直接、且未经滤镜修饰的沉浸式体验。我们希望以身体为叙事主题和载体,让观众能通过自己的身体自由地感受、产生共鸣,无需用大脑去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ELOS I》

当观众踏入《TELOS I》的体验空间,首先是被无调性的音乐环绕。在房间的中心,一座玻璃金字塔孤单地矗立在此,塔内困住了一个全息投影下的AI。它原本被设计来服务人类,但现在,身体的舞蹈又将指引它走向何方?

无论是在《Evolver》中穿越血管的迷宫,感受每一次脉动与呼吸的共振;还是应《TELOS I》的邀请,以身体与舞蹈为通道,探索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微妙关系,不同的创作者不约而同地选择回归身体叙事,在新的维度拓宽着我们对身体、生命和意识的认知。

在戛纳的“假”世界里,呼吸真实的空气

《TELOS I》预告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及数字技术的革新,我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与未来相关的诸多畅想。有趣的是,许多创作者更倾向于在虚拟世界寻找历史的影子,打捞被时间遗忘的碎片。当“电影镜框”的界限被打破后,那些曾被掩埋的故事和被搁置的情感,得以以一种更加震撼的方式“复活”。

2017年,导演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的《血肉与黄沙》,作为首部虚拟现实官方展片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并获得奥斯卡特别成就奖。他以短短六分半钟的惊心动魄,赋予观众移民的视角,让他们通过移民的双脚、皮肤和心灵,体验穿越美墨边境的惊险之旅。伊纳里多说,这是一段挥之不去的真实故事,他一定要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肉与黄沙》

7年过去,虚拟现实作品在互动叙事、沉浸体验上不断革新,而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众多作品仍旧将目光投向了过往,探索着个人成长的故事、身份认同的议题、边缘群体的生活,以及那些被掩埋的隐秘历史。在这些沉浸式艺术作品中,观众逐渐成为了真实故事的一部分,体验的一部分,甚至是历史的重述者。

《Human Violins:Prelude》装置以传记片的形式,记录了一位大屠杀期间的犹太人不放弃音乐的故事。观众可以在VR装置的引导下,与主角一起演奏一首小提琴曲,身临其境地聆听“死亡边缘”的音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uman Violins:Prelude》

《Colored》引领观众见证了民权运动中被遗忘的英雄Claudette Colvin。1950年代的阿拉巴马州实行严苛的种族隔离,15岁的黑人女孩Claudette Colvin,因拒绝在公交车上给白人乘客让座而被逮捕。主创团队利用AR技术和48台摄影机进行拍摄,希望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Claudette的名字被更多人知晓、记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olored》

沉浸式影像,总能让难以被共情的私密体验,最大化地抵达观众。通过观看与聆听,我们似乎能触摸到那些被困在过去的人物,体验到更为细微的情感波动与心灵震颤。《Maya: The Birth of a Superhero》以第一视角,聚焦一个来自南亚的普通女孩Maya,身临其境地展现了因为月经的到来,她如何应对羞耻、惶恐等各类复杂的情绪。作品周边是女性议题的展陈设置,同样包含很多游戏环节,虽然叙事不新,但是立体空间令人印象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aya: The Birth of a Superhero》

而华语作品《穿越霧中》邀请观众化身为一名年轻男性,潜入一个由欲望和恐惧编织的桑拿馆,巧妙地揭示了同性恋群体在当代社会中的多重困境。它拥有三个玩家(player)的设置,给人游戏打关卡的感觉。现场主创介绍这是他们迷雾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前面两部作品也都是尝试了VR 360全景结合剧场的方式来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越霧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沉浸式影像作品,到底应该重剧情,还是体验感至上?这是近些年来争议不断的行业问题。在传统电影的框架下,无论观众怎么投入,他们都处在银幕之外,无法改变、决定作品的走向。VR、AR、XR的360° 感官体验,让作品拥有了丰富的个性化定制体验。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能变成主动参与叙事的创作者。

但剧情与体验感并非绝对的相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可以增强体验的深度,而一个精心设计的体验又使故事更加生动和真实。最终,这类影像会走向何方,也许观众的身体就会及时反馈出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OWNESS在沉浸式单元陈设现场

沉浸式竞赛单元中的《The Roaming》和《En Amour》,就是格外注重交互体验与叙事创新的代表作。

《The Roaming》灵感源于经典黑色电影《猎人之夜》,两个男孩的母亲被副警长抓捕,他们被迫走上逃亡之路,观众能全程与男孩们进行对话,帮助他们逃脱追捕。导演Mathieu Pradat曾遭遇过恐怖袭击,社会隐藏的暴力情绪令他深深地感到不安,人们往往会因为心中的“正义”变得更加暴戾,他希望提供一种非暴力的互助形式,唤醒观众深层的同理心,以一种和平的方式终止暴力的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he Roaming》

《En Amour》则通过音乐、表演、行为艺术和视觉艺术的多重融合,精细地编织了爱情生发出的枝丫,以及它变形的过程。生活中那些随处可见的元素:色彩、声音和文字,都将在公共空间被无限放大,以此邀请观者在公共空间互动,唤醒细密的情感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n Amour》

毋庸置疑,当下的沉浸式影像,在融合吸纳多重艺术的同时,也在探索独属于它自身的语言与表达节奏。从微观生命探索到舞蹈情感表达,从挖掘历史碎片到邀请观众参与的互动叙事,哪怕是置身虚拟的世界,我们仿佛也能呼吸到真实的空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6届NOWNESS天才计划面向全球华人征片中

舞蹈影像创作实验室征集中,NOWNESS将协同支持创作

进入官网https://campaign.nowness.cn/进行线上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