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切实提升蓬江区选调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履职能力,近日,蓬江区36名到村任职选调生组成调研小组,以“走访调研拓视野 学思践悟促振兴”为主题,前往中山市、佛山市开展2024年“邑选成才”调研学习活动,通过“实地参访学习+对话一线能人”的方式学习周边地区先进做法,探索乡村振兴创新路径。

走访先进找差距

聚焦一线寻良方

5月10日至11日,选调生们先后到中山市五桂山街道、三乡镇,佛山市禅城区、顺德区参观学习。他们在桂南村向新农人学习如何立足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出一条三产融合的创新路径;在桥头村与产业领头人探讨如何利用村中有利资源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在雍陌村走访调研,学习如何借助历史资源打造出中国传统古村落品牌;在岭南天地、任围片区考察如何利用侨务资源活化旧街区,打造出别具一格的现代化商业打卡点和历史与文化共生的“人间烟火地”;在顺德工业发展馆、柴油机1959创意园领略顺德的工业先驱精神和浓厚的工业文化、学习制造业转型升级、旧厂房“爆改”成为文创新载体的优秀范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思践悟拓视野

擘画蓝图促振兴

调查研究要用心用情,既要身至,又要心至。选调生们在调研中刨根问底,他们从文旅振兴乡村、人才助推乡村振兴、旧改活化资源等故事中提炼出先进经验做法背后的规律:乡村振兴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引进新农人、产业领头人等乡村人才,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并探索延伸产业链上下游,打造出第二、第三产业反哺第一产业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发挥乘数效应壮大村集体经济;对历史文化建筑的活化利用应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通过保护改造的方式进行开发,挖掘其文化内涵为乡村振兴赋能;对老旧厂房等闲置资源可以采取“爆改”的方式,在尊重旧建筑的“个性”前提下做出独特的改造设计并打造出新的消费场景和业态,使其新旧交融,碰撞出更精彩的未来;在汲取先进经验的同时,还应结合江门实际,量体裁衣、错位发展、弘扬地方特色,才能保证抓好“人才牌”,下好“文旅棋”,跑好“工业棒”,延续乡村生命力,擘画出乡村振兴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以致用重实践

真抓实干求突破

调以务实,研以致用,调查研究的真正价值是将成果转化、应用到实处。为深化调研成果转化为基层工作实效,选调生们在调研期间组织开展调研心得分享会。他们以所驻村实际出发,围绕本次调研所见所学、所思所想,以文化、人才、工业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进行讨论,探讨如何助力“百千万工程”见效落地。选调生们纷纷表示,将运用调研所得的先进经验,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方向提供思路,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解决存在难题,充分挖掘村内发展优势,链接单位资源,抓住机遇,借势发力,为构建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现代化发展新格局献策献计,为蓬江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贡献选调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选调生调研心得

驻荷塘镇禾冈村选调生 陈志鸿

本次调研学习活动内容丰富,贴近选调生驻村工作。在中山市的乡村参观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挖掘本村特色文化、美化人居环境和留住青年人才等举措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佛山市任围街区等的调研中,我们学习了当地因地制宜推动“三旧”改造的经验,看到了宣传推广、注重文化情怀、引入社会力量是“三旧”改造的有效探索。未来我将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驻杜阮镇北芦村选调生 李嘉乐

这是一趟收获颇丰的调研之旅,通过实地观摩、听经验分享,我看到桂南村一角旖旎的自然风光、学习任围片区细节满满的保护改造、感受容桂街道浓厚的工业氛围......这次调研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的决心,要笃行实干,将调研学习到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融入驻村工作中,为蓬江区冲刺千亿强区作出青年贡献。

驻杜阮镇杜臂村选调生 肖智

此次调研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无论是桂南村的新农人,还是桥头村的无人机产业领头人,他们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资源与机遇,也为村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选调生的驻村工作,也是政府为了发挥人才效应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所布下的关键一招,因此作为选调生的我们应时刻思考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发展本村。

驻棠下镇石山村选调生 付悦

此次调研为我扩宽了视野,打开了思路,我所驻的村庄紧邻西江、环境优美,作为一名驻村选调生应当抓住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机遇,主动担当、献言建策,帮助所驻村利用自身优势走出一条适合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蓬江区委组织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