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间艺术的本质或许是“俗”

或鸣锣击鼓

或吹拉弹唱

或村歌社舞

百姓多以此庆祝红白喜事,庙会祭祀

而恰恰因其“俗”,便接了地气

受到百姓欢迎,参与的人多了

便更有了“人气”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三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浦江二小的青少年来诵读《艺心艺意》。今天,你将听到的是《腰鼓舞》。

点击收听朗读

腰鼓舞

腰鼓舞,本地俗称打腰鼓,属集体舞蹈,常用于广场性演出,气氛欢快、热烈。新中国建立后,在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推动下,本地区广泛流行腰鼓舞,尤以学校学生为多见,表达人们欢欣鼓舞的心情,体现劳动人民的英雄气概。

舞者男女都有,均穿彩服,在腰间挂一椭圆形小鼓(橄榄鼓),双手各执鼓槌,鼓槌上扎有红绸,交替击之,边敲边舞。时而击边,时而击面,鼓点变化丰富,节奏强烈,舞步多变化,能走出各种复杂美妙的图案,同时在大钹的伴奏下,变换各种队形,表演跑、跳、蹦、丢单叉、丢双叉等技巧。腰鼓队少则四至八人,多至十人甚至上百人。表演时情绪热烈,动作雄壮,队列整齐,气势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腰鼓表演(资料图片)

腰鼓舞的鼓点变化无穷,诸如起点、止点、踏鼓、流水、单点、花点、乱点、长点、紧三棰等,表现出不同的节奏和情绪。舞蹈动作有踢腿、转身、骑马式、飞脚、翻身、矮步等。

陈行乡东风村张春舟(1906年生)、鲁汇乡汇西村一队陆关生(1909年生)、华漕乡陈海根(1930年生)曾为腰鼓舞高手。

跨入21世纪之后,颛桥镇在传统腰鼓舞的基础上,引进陕西安塞腰鼓的风格,扩大舞蹈动作幅度,增强跳跃节奏,演出气氛更显明快,形成创新型的“颛桥腰鼓”。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十三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浦江二小的青少年来诵读《艺心艺意》。

《艺心艺意》是“发现闵行之美”文史丛书“民艺乡俗”辑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讲述了流传至今,或渐渐消逝的民间艺术。它们多流传于市郊,在乡镇村宅间互通,带着独特的民间审美和亲切的本土乡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渐行渐远。该书的出版,就是希望能成为这些民间艺术曾经存在的佐证,做到有源可溯,有根可循。

2024年5月起,第十三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朗读: 闵行区浦江二小 四(10)班 何婍仁

图文:明镜文化

编辑:赵若楠

初审:张静雯(实习)

复审:林心怡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