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刮起了反腐风,大厂反腐,官场也反腐。

说实话,哪个官员落马我们都见怪不怪了,贪官自古以来就层出不穷。

但是河南省南阳市的朱是西书记落马却成了一件稀奇的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说朱是西是一位网红书记,他出生于1966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在南阳仅从政三年,便屡屡出名。

一次是他的“愤怒”发言,他说“这两天,不断有人发短信、发微信,(提及)襄阳华侨城给南阳人民的一封信,还打出题目、口号,‘南阳挣钱,襄阳消费’……我们应当感到羞耻。”

他说,这件事对他刺激很大,“为什么在南阳挣钱,在襄阳消费?说明我们的服务业,我们的文旅文创产业落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我们外地人听这段话没有多大感觉,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南阳本地人,作何感受?

应该会和朱是西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荣辱感。

别人贬低自己的城市服务不好,文旅落后,当然会痛心疾首,所以朱是西当时的口号一定很得人心。

也从侧面说明他看到了问题。

后来他也亲自去做了。

据新闻报道,他曾“微服私访”,特地体验打车,到飞机场、高铁东站暗访调研,察看环境卫生、便民设施等,他还访问群众,针对群众提出来的问题,他说:

“你们反映的问题我都一一记下了,相关部门会立刻开展调查,一定维护好大家的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9月底,2023中原迷笛音乐节在南阳举办,开幕当天,朱是西亲自带队做好服务,穿着志愿者服装,到南阳火车站欢迎乐迷,送上纪念品。

服务了多少乐迷不知道,但他如愿上了新闻,正因为他一贯高调工作,口号喊得响,身体力行,才让他成为网红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他没有落马,他是南阳人心中的好书记,好干部。

可如今他落马了,他依然是南阳人心中的“好书记”,“好干部”。

为什么呢?

以往,但凡官员被查,大家都是拍手称赞,奔走相告,如今朱是西落马,只有外地人叫好,本地人却哭了。

一位网友说,“朱书记对南阳的贡献有目共睹,对南阳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被查,南阳人民大多还是感谢他。”后面用了一个哭泣的表情。

此留言被看到时获得一百多个赞。

另一位网友说:“南阳这几年变化很大,一些难解决的断头路,难办的房产证,都弄好了。”

还有一位本地网友说:“本南阳人觉得朱是历届最得民心的书记,办了很多实事,不躺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一个外地人都说,他来南阳谋生,这两年南阳日新月异,政通人和,获赞500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情况,一个涉嫌严重违纪的人被查了,居然得到很多百姓的交口称赞,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这种稀奇情况的背后其实是很可悲的。

从这些评论里,我们会发现,在老百姓心里,一个好官的标准是多么简单,就是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好好修路,办事不那么难,就很好了。

哪怕此人违法违纪了,大家都愿意为他说话,记得他的好。

不知道往任那些没有被查的好官有没有感觉到脸疼。

不知道下一任好官能不能看到大家的心声。

我强烈建议让朱是西看看这些评论,看看老百姓怎样为他说话,他应该会感到无比的惭愧和愧疚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坚持初心,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该多好。

如果不犯法,能继续为老百姓做事该多好。

人生最大的成就感不是爬到了多高的位置,当过多大的官,挣了多少钱,而是帮助过多少人,有多少人记得你。

朱是西如此会喊口号,文采如此好,应该更深刻地懂得这个道理。

千百年来,人们记住了那些好官,唾骂着那些坏官。

可以说,像孙叔敖、海瑞、包拯这样的清官、好官,虽然他们肉身已逝,但精神已经活了几百上千年,并将继续活下去。

这就是被人们记住的力量。

希望“人民的公仆们”能看到这一现象,哪怕内心受到一点点触动,都该明白,当过多大的官并不值得炫耀,被多少人记住、感谢过,才是一生乃至生生世世的荣耀。

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人,让我们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