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至29日,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基地(深圳)核心组成员和基地校成员一行六人赴潮州市和潮州市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开展教研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活动在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举行,包括现场教学和经验分享两个部分。潮州市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的领导和教研员,潮州市各县(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和教师代表,市直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代表,以及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语文、初中地理学科教研基地学校教师代表等参与了活动。

28日上午的现场教学,由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基地(深圳)核心组成员耿晨和余丽两位老师分别执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市龙岗区清林径实验小学耿晨老师展示一堂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主题为《一颗小番茄,一个小宇宙》。她以绘本《黄色小番茄》为切入点,以“世界上的事物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核心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感悟世界是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从而启发学生要常怀感恩之心,珍爱世间万物。耿老师展示的课例强化了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为如何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中关于“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提供了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华侨城高级中学余丽老师展示的则是主题为《疯狂的机械立体卡——四连杆文创》的项目式学习课例。课例以“府楼猴”文创真实情境导入,引导各小组学生经历了明确任务,学习和运用杠杆原理、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实践制作、展示成果、修改完善、迭代升级的完整项目式学习过程,有机整合了物理、工程技术、语言表达等跨领域知识与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吴江老师以《深圳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与思路》为题,总结了深圳市综合实践活动多年来的探索经验,就新课程方案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方法、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结合深圳创生的典范案例,通过比较,阐述了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关键要素和实施建议。此外,吴江老师还将《在探究中成长——深圳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汇编》一书赠送给了潮州同仁。

28日下午,两地专家分享,经验交流,智慧碰撞,精彩纷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于洋老师进行了《以核心素养为指引的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为主题的讲座。于洋老师从新课程方案的精神理念切入,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核心地位,并结合深圳经验,分享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实施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市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钟焕斌以《坪山区无围墙学校的理念与实践》为主题,从建设一批基地、聘请一批导师、建设一批课程、搭建一个平台四个方面,分享了坪山区综合实践活动“无围墙学校”建设的创新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帅飞飞老师以《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统筹实施》为题,分享了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实施的背景与理念、目标与意义、路径与模式、探索与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州市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许少兰老师以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阐述了语文跨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目标、活动方式、组织策略等方面的区别,强调了“语文跨学科学习必须立足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州市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高中教研室主任庄楚金分享了省级学科教研基地的建设经验。庄主任的分享立足地理学科,旁征博引,通过生动的案例,探讨了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州市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肖玩君是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语文学科基地(潮州)主持人。肖主任分享了小学语文“学-教-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践经验。

本次活动两地联合,主题聚焦,课堂教学与经验分享兼顾,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并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让参会人员进一步转变了理念,开阔了视野,焕发了热情。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