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换个方式鼓噪“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印度著名“鹰派”学者布拉马·切拉尼4月26日在《日经亚洲评论》上发表署名文章,宣称美国和日本对远处俄乌局势的关注让“中国威胁”与日俱增,因美国无法同时对抗中俄,日本应首先关注近处台海的潜在武装冲突。切拉尼称,日本已成为乌克兰最重要的财政支持者之一,为后者提供了约121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其中包括反无人机系统等非致命性设备。但他认为,日本政府对乌克兰的支持无法切实推进该国战略利益,理由则是所谓“中国威胁”。

这位印度专家声称,在日本对于台湾地区的武装冲突“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反而加深了同乌克兰的接触,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因为俄乌冲突削弱了美国遏制“侵略扩张主义”的能力,削弱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威慑态势”,增加了台海地区发生冲突的风险,中国也有可能“侵入”日本的领海和领空,但日本却还在抽调本国的武器装备,用来支持一场在遥远的欧洲所进行的“越来越无望”的战争。

说白了,印度这就是在教唆日本,在台海海域跟中国作对。但是用“教唆”这一词,听起来似乎怪怪的,因为不管是从经济体量,还是军事实力上来说,印度都要稍逊日本一些。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印度,总想给中国使绊子,日本一直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铁了心要践踏中国的红线,此外,日本与美国的多次兵棋推演,早就引起了中国的强烈谴责和抗议。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插手,奉劝印度不要把手伸得那么长,否则,只会等来中国的敲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迫切的想要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甚至取代中国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位置,但他们没有这样的实力,甚至于由于国内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都没有能取代中国的潜力。

这种背景之下,想要超越中国、取代中国,唯一的指望就是在中美博弈更加激烈的背景之下,印度从中渔利。因此中美博弈激化,有助于印度从美国、日本那里获取一些援助,投资。基于以上理由,印度学者鼓吹美日腾出更多精力对付中国,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印度学者的这一想法固然是两全其美,既能够消耗中国实力,也能够迫使美日寻求印度支持,不过,切拉尼的算盘估计要落空了,因为现在美国和日本还在乐此不疲地援助乌克兰,而且鼓吹日本放弃乌克兰,也就是在暗示美国应该放弃乌克兰,印度不理解的是,美国对付俄罗斯其实也是在打压中国,美国的全球战略又怎么能够被印度所置喙?

据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举行的一场竞选集会上发表讲话。他在吹嘘美国经济的同时,给多国扣上了“排外”的帽子,声称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经济停滞,是因为他们不想要移民”,而移民让美国变得强大。彭博社提到,拜登政府一直以来致力于加强与日本、印度之间的关系,试图在亚洲组建对华“包围圈”。拜登最新表态,可能会引起日本和印度政府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番话,印度和日本算是坐不住了。印度媒体和日本媒体纷纷转载,批评拜登怎么如此对待盟友。印度这2年,因为莫迪一系列舆论引导,民粹情绪高涨。这件事情明显是不打算忍的,印度媒体公开喊话拜登,要求“管好自己的嘴”,避免引起外交问题。而日本的回应就非常具有“日本特色”。就在前2天,5月4号的时候,日本政府声称,对拜登的表态“无法理解”,可能没有正确理解日本的情况。但日方“相信”,拜登这番话并不是“破坏美日关系”。哪怕是被骂了,也要甘之如饴。

其实归根结底,拜登的移民政策与其说是为了美国的发展,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马斯克就表示,拜登其实是想通过吸纳移民的方式给自己增加选票,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套已经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买账了,拜登与其变着法地想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用拉踩别国的方式给自己的政策挽尊,不如好好想想要如何拉拢选民,让自己不至于在11月的大选中输给特朗普。

美国虽然不如从前,但霸权影响力依然强大,日本一旦正面对抗美国,将迎来美国的反制,美国把日本视为战略棋子,牢牢控制着日本的指挥权,日本想要捣乱,要获得美国的同意。

此次,日本提请美国注意立场,反映了日本一贯对美国的软弱姿态。日本不敢对美国说不,因为美国用武力打服了日本,而日本却能依仗美国的保护而对周边国家指指点点。日本如果敢对美国说不,那么才具备一个主权国家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一些美国国防和外交政策分析人士也批评了拜登的言论。他们警告称,印度和日本都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成员,拜登最新表态可能会造成外交失误。美国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的兼职研究员科恩(Ezra Cohen)则讽刺拜登,“侮辱对实现你的亚洲‘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的两个盟友,看起来肯定是改善美国安全的好方法吧”。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印太”问题专家德雷塞尔(Bill Drexel)表示,拜登的言论“没有必要,且适得其反”。

据报道,美日印三国最近在忙着闹内讧。首先,美国对日本发起了金融战,日元“跌跌不休”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大事件。4月初,岸田文雄高调访美,为马科斯和拜登“牵线搭桥”之际,美联储对日本央行发起“闪电战”。截止到4月29日,日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60。其次,美印之间则是因为所谓的“民主人权”闹得非常不愉快。今年年初,莫迪本来想要邀请拜登访问新德里,结果拜登顾及自己“人权斗士”的形象没有答应,印度从此记上了仇。

所以美国搞的“东亚封锁线”看似牢不可破,可实际上危机重重。中国台湾地区著名政论家邱毅的话更是一针见血,直言拜登牵头的这个“反华”联盟面临崩盘危机。在中方已经找到突破口的前提下,美国胜算的可能性完全为零。更重要的是,美国现在还陷入到了俄乌冲突以及巴以冲突的漩涡当中,在短时间内难以抽身,如果拜登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就此结束政治生涯。届时,新上任的总统会不会继续这个战略,恐怕连拜登自己都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