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惠州城际“四线”贯通传来最新消息广佛南环(佛山西站—番禺站)佛莞城际铁路(番禺站—东莞西站)即将开通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号“地铁”,横空出世

介绍,四条城际线路由广州地铁集团建设和运营,其中,珠三角城际轨道公司负责建设,广东城际运营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四线开通后,以番禺站为中心,向西为广肇城际,向东为广惠城际,全线设39座车站,其中,广州5座车站、佛山9座车站、肇庆6座车站、东莞12座车站、惠州7座车站,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为200公里。

“为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四线贯通后将全面启用‘站站停+大站快车’公交化运营模式,新增番禺站和广州长隆站两个快车停靠站,全线快车停靠站点将达到14个。”广东城际运营公司车站服务中心主任工程师张巧表示。目前,两条已开通的城际线路快车停靠站分别是肇庆、鼎湖东、大旺、三水北、佛山西、东莞西、西平西、松山湖北、常平南、陈江南、西湖东及小金口站。

记者了解到,广东城际运营公司初步测算四线贯通运营后,从广州长隆站乘坐“大站快车”出发,到佛山西站、东莞西平西站用时约30分钟,到肇庆鼎湖东站、惠州陈江南站用时约60分钟,将充分发挥广州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广州至佛山、东莞中心30分钟互达,其他城市60分钟互达。

在购票方面,广肇、广惠城际将沿用广清、广州东环城际的“12306+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双票务系统。其中,12306票务系统实现“当日一次有效”,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务系统则实现全国交通一卡通、岭南通、羊城通、广州地铁APP城际乘车码等多种支付方式进站乘车,旅客搭乘城际铁路将与地铁一样便捷,实现随到随走,无需提前购票。

5月15日,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务系统将在佛肇、莞惠城际铁路上线。张巧提醒,旅客使用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务系统需提前在广州地铁APP上进行注册,通过实名制验证后使用城际乘车码,也可凭本人身份证等证件在车站设备上进行实名制验证,使用实体票卡并核验人脸后进站乘车。为配合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正在开展的运行试验工作,自5月13日起,佛肇、莞惠城际铁路车票预售期已调整为3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际地铁”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我国既有高铁、城际铁路等铁路网络,又有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过去,这是两套体系,一边归国铁集团,一边归本土地铁公司,可谓泾渭分明。

铁路系统着重跨市跨省出行,高铁以省际、大城市间通行为主,城际铁路侧重城市群内部,半径在100公里-300公里。

与之对比,地铁以城市内部的交通互联为主,并向外延伸到都市圈范围,半径多在50公里以内,即使是跨市地铁,一般也不会超过100公里。

铁路的优点在于速度,京广之间朝发夕至早已成为现实;而地铁的优点在于客流量,覆盖站点更多、间隔时间最短、承载的客流量更高。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交通模式,为何能最终融合在一起?

一方面,在都市圈、城市群为主导的城镇化下半场,跨市连通成为刚需。

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如同一个同心圆,层层递进,不断向外延伸。

过去以中心城市为主导,多数都是单打独斗,各自发展。

但当城市不断向外蔓延,地理边界趋于消失,逐步融为一体,都市圈、城市群的出现可谓顺理成章。

都市圈以同城化为标志,城市群以一体化为目标。

交通的互联互通是基本前提,高铁、城际铁路与地铁的打通,就成为现实。

另一方面,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资格建设地铁,跨市地铁的建设需要“曲线救国”。

目前,全国30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只有40个开通了地铁,几乎所有三四线城市都被拒之门外。

究其原因,地铁建设,必须要权衡客流量与债务压力,没有充沛的经济、财力和人口支撑,地铁建设只会弊大于利。

早在几年前,我国就已提高地铁建设的GDP、财政、人口门槛,近年来又限制新增城市的首轮地铁规划。(参阅《这些城市的地铁规划,又被“砍”了》)

好在都市圈、城市群战略的横空出世,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些城市借助都市圈战略,将地铁路网延伸到都市圈内部的其他城市,武汉与鄂州、长株潭、南京与马鞍山、成都与简阳都是如此。

“城际地铁”同样如此。借助地铁化运营,将传统的城际铁路变成“大号地铁”,从而助力一众城市变相完成“地铁梦”。

这种模式,未来有望向更多都市圈和城市群复制开来。

城际地铁,为何是广东打响第一枪?

作为中国最为成熟的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几乎已经连成一体,俨然如同一座城市。

去年底获批的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则是全国最成熟的国家级都市圈,同城化程度,远高于其他地区。

这里既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坐拥密度最高的机场群、港口群,更有星罗棋布的高铁、城际、地铁构筑的交通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珠江口正在开启“大缝补术”,包括深中通道、虎门大桥在内的11条跨海通道,将珠江东西两岸连在一起。

许多地方追求的“1小时交通圈”、“1小时经济圈”、“1小时生活圈”,在大湾区早已变成现实。

早在10多年前,全国第一条跨城地铁—广佛地铁,就已开通。

如今,仅广州与佛山之间,就有三条跨城地铁,未来更有18条线路连通。

不只是广佛,广州与东莞、深圳、清远、中山、惠州也都将有城轨直连,深圳与惠州、东莞乃至中山、珠海也将完成对接。

正是得益于交通的互联互通,珠三角跨城通勤的频次,远高于其他城市群。

数据显示,大湾区内地九市跨城通勤人口总量120万人,日均出行量超过600万人次,仅广州与湾区城市日均出行量就高达307万人次。

广佛候鸟、深莞候鸟、深惠候鸟群体的不断涌现,就是最佳例证。

所以,跨市地铁走在前列,城市融合先行一步,跨城通勤客流量庞大,广东率先开启城际地铁化,就不难得到理解。

长三角如同一个省,大湾区越来越像一个市

据广州地铁集团宣传部部长许坤杰介绍,目前,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将在完成试运行和各项相应的程序后尽快开通运营,开通后,将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末相连,实现四线贯通运营,将形成一条全长258公里、横跨5座城市、呈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

有效加强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惠州等5个城市的区域交通联系,加快形成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通勤圈,并通过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作为经济大动脉的牵引作用,使得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人员往来及文旅商贸更加便利、流动更加高效、发展更加融合,从而助力“百千万工程”高效推进。

据悉,四条城际线路由广州地铁集团建设和运营,其中,珠三角城际轨道公司负责建设、广东城际运营公司负责运营管理。

四线开通后,以番禺站为中心,向西为广肇城际,向东为广惠城际,全线设39座车站,其中,广州5座车站、佛山9座车站、肇庆6座车站、东莞12座车站、惠州7座车站,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为200公里。

据广东城际运营公司车站服务中心主任工程师张巧介绍,为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四线贯通后将全面启用“站站停+大站快车”公交化运营模式,新增番禺站和广州长隆站两个快车停靠站,全线快车停靠站点将达到14个。

目前两条已开通的城际线路快车停靠站分别是肇庆、鼎湖东、大旺、三水北、佛山西、东莞西、西平西、松山湖北、常平南、陈江南、西湖东及小金口站。

贯通运营后,将根据线路实际客流情况灵活调整行车组织,具体开行时段和开行区间将结合运输组织计划在开通前将进一步明确。

图文来源:中国网 国民经略深圳特区报 广州发布

本文为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