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青海一个名叫周浩的男生以660分的成绩考入北大,他优异的成绩在当年的省排名中占据第五的位置。

周浩进入北大学习了一段时间,不久后就申请了休学,转而去读北京的一所技工学校,这在周浩的家人以及老师同学们看来,都十分地不解。

他们认为周浩不懂得珍惜机会,认为他做这样的选择根本就是“傻”,但是周浩却根本不在意旁人的眼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多人拼命学习想要挤进顶尖学府,但都始终没有机会,可是周浩已经是一个“北大人”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北大,这又是为何?

“别人家的孩子”

周浩,1990年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周浩的父母知书达理,面对周浩这个小生命的到来,父母感到十分欣喜,他们对这个儿子更是宠爱有加,但这样的宠爱并非溺爱。

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周浩从小学习成绩就很优异,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还会主动学习。正因如此,周浩也一直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浩很聪明,学起新知识也能迅速吸收,他从小就对机械一类的东西很感兴趣,随着慢慢长大,周浩对机械的兴趣也愈发浓烈。

高中时期,由于受到物理等学科的影响,周浩对机械简直可以说是爱不释手,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课余之外,周浩还会自己动手拆卸或者组装一些机械部件,这让他感到很快乐,也很满足。

有时候遇见一些不懂的问题,周浩还会抓住各种机会去请教老师,总是一股子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冲劲儿,而每当遇到周浩问问题,老师们也都会耐心地给与他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周浩和万千学子一同走入高考考场,考场上周浩从容不迫地答题。高考结束以后,周浩再一次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总分660,在当年青海省理科生分数排名中,周浩牢牢占据着第5名的位置,达到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

其实在那个时候,周浩并不愿意进入北大学习,他渴望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由于从小喜欢机械一类的缘故,周浩心中对于自己以后的人生路应该怎么走似乎一直很清晰。

对于父母的要求,周浩几乎从来没有对他们表达过一个“不”字,这一次父母不同意他读北航,而是希望他能够进入北京大学,以后可以当一个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周浩感到无奈,但是他也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选择一意孤行。在父母的建议下,周浩将北大作为了第一志愿填报,之后顺利被录取。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被调剂到了生命科学学院,周浩对此一点也不感兴趣,因此这也为他之后的离开埋下了伏笔。

为了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周浩只能暂时收起对这一专业的不满,同时也暂时收起自己对机械操作的喜爱,带着行李,来到了北大校园。

他认为自己能力并不算差,只要好好钻研,就算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也还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这一专业。

事与愿违

尽管如此优秀,但考进北大的周浩也和其他众多普通大学的学子一样,深感迷茫,因为进入北大并非他心中所愿,学习的专业也并非他所热衷。但他必须遵照父母的意思去钻研学习,这无疑是令人感到痛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也渐渐地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有多傻,面对毫无兴趣的专业,周浩根本提不起任何激情和兴趣。于是他一边学着令自己感到痛苦的专业,同时也在一边寻找着专业之外的可能性。

有人给他建议,可以去工科类专业旁听课程,一开始周浩还感到欣喜。渐渐地他发现,由于自己并不是工科专业的学生,很多时候只能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但是无法进行实操训练,这让周浩感到痛苦。

为了能不再这般痛苦,周浩决定不如就转个专业继续学习,但是在大学里面,转专业哪是件容易的事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专业行不通,周浩只好再想别的办法。有一天,他突然下定决心,自己要休学,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热爱的那份事业。

就这样,周浩坚定地向学校提交了休学申请,很快也获得了学校批准。休学以后,周浩到社会上找工作,然而这个社会对任何人都很公平,即便他是北大的学生,但对于这个社会而言,他终究是个新人。

好的工作并不好找,周浩走出学校才明白这一点,之后他去到一家工厂当起了流水线工人,和自己想象的找到热爱的工作也有很大出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周浩从学校休学只是想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学习状态,试图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但是当休学一年后,周浩重新回到学校,他发现自己不应该继续读这个专业,因为这并不能给他带来快乐,也让他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

于是周浩的心中就冒出了转学的念头,而这次转学并不是转入清华,而是转入一所技工学校。在世俗的眼中,周浩这是放低了自己的水平,原本一个一流本科,却非要转入一个技工学校,这让大多数人都难以理解,其中也包括周浩的父母。

当周浩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如实告诉了父母之后,父母感到尤为震惊,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儿子最是了解,既然这样也没能拦住儿子心中的想法,那就让他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和父母的协商,周浩最终从北大退了学,紧接着转入了北京一个技工学校。

在这里,周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他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并非来源于别人的关注,而是他终于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旁人之所以会这么关注周浩,是因为他是反其道而行之的那些“少数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人都想进入顶尖学府学习,可是身在其中的周浩却选择了退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都认为周浩太傻,放着好好的一流大学背景不要,却要选择一个技工学校就读。甚至有人认为周浩之所以选择离开,是因为他无法承受在北大学习的巨大压力,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这是他一生的梦想起点。

义无反顾地选择心中所爱

那些拥有梦想的人,做任何事都不会在意他人的眼光,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这一生在追求什么,自己的人生价值应该体现在什么地方!

周浩就是这样一个目标清晰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开北大,奔赴自己的热爱。在技工学校里,周浩享受到了从来不曾有过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特别看重这个“尖子生”,不仅在学习资源上偏向周浩,师资力量也同样偏向周浩,让他享受到全校最专业的老师授课,学校的各个实验室也都向周浩敞开,这和在北大时无法接触的感受截然不同。

周浩无法描述自己心中的热爱有多深,但是他都将自己的感情放在了所学的专业上。

由于兴趣浓厚,加上周浩刻苦钻研,他不仅在理论知识上学得深厚扎实,机械操作技术也属于学校里的前列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在一次全国性的数控比赛上,周浩凭借着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背景和过硬的操纵技术,在大赛中一举夺得了冠军。他也向所有不理解自己的人证明了自己当初不被看好的选择并没有错。

虽然得了冠军,但周浩并没有“飘”,而是依然踏踏实实地一头埋在自己的专业上他努力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刻苦地钻研实操训练。之后顺利从技工学校毕业,毕业以后继续留任教师。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人都希望毕业之后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入名企、拿高工资。周浩的同学也大多成为了工程技术人员,可周浩心中却并不这样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他很优秀,和同学一样,周浩也收到了很多工作机会,只是这不是他的首要目标。

周浩希望留在数控行业,同时也希望自己可以继续进修,学到更多专业知识。再加上学校里和周浩相熟的老师也都纷纷建议,他这个年纪应该多学一点,只要自己技术过关,无论什么时候企业都需要这样的优秀人才。

就这样,周浩踏实地在学校当起了一名老师,这个专业留校的人总共两位,周浩是其中之一。

按照当时北京的落户政策,技工学校毕业生要比本硕博学生更难得到落户北京的机会,而周浩却因为自己参加的技能大赛得到冠军,从而拥有了落户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周浩成功落户北京,和他一同留校的同学因为没能获得北京户口,最终只能选择回到老家。

根据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周浩作为一个新上任的老师,必须从辅讲老师起步,不过由于周浩出色的表现,他打破了这个常例。

留校第一年的下半学期,周浩被升为主讲教师,从那时起,周浩也发现了自己的另一个“潜藏爱好:教书

这显然也与周浩父母当初的期望不谋而合,而幸运的是,周浩可以做到两者兼顾,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成为了父母希望他成为的人,并且是自己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教学经历增多,周浩也在老师这一领域发现了另一片天地,原来可以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别人分享是这么快乐的事情。

原来当老师是这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周浩乐此不疲,慢慢地,他对教师的兴趣愈发浓厚,但并没有因此荒废了自己的专业。

职业危机

2018年,周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职工职业能力比赛,并荣获一等奖。

此时的周浩本来应该感到开心,但没多久,周浩就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当时北京市政府的政策要求,机械类的行业要慢慢地搬出北京,职业人才要服务于区域发展。

如此一来,周浩所在的数控行业也势必会受到巨大影响,因为北京市政府已经不再重点支持这一行业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周浩将面临转型的严峻问题。

转型意味着周浩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而就在这时,周浩当初选择离开北大的弊端也相继显现出来。

面对政策的突变,周浩可以选择进入学校的教学管理岗,但是他出身于技校,根本不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因为学校里的老师大多是高学历,而他们要做管理岗也都需要经过层层选拔考核。周浩虽然曾经就读于北京大学,但是他的学历上却只有一个技工学校的标签,因此也就意味着他没有资格,即便是领导,也没有这样的特权。

眼见周浩面临如此困境,开教育公司的同学主动邀请周浩加入。其实周浩心中一直对教师这个职业心存敬畏,同时也渴望通过教师授课的这种方式将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全部教授给学生,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之后周浩顺利地成为了一名职业教育咨询师,为了做好这份职业,周浩也在系统地学习教育学的相关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像周浩这样抛开世俗眼光走自己的路的人,他们之所以优秀,就在于他们非常地清楚自己内心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这一辈子的最终使命在何处。

而这样的人,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未必能找到自己心中真正热爱的事情。

人这一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愿意为了心中的那团热火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而这样获得幸福的权利更不应该被父母剥夺。遵从孩子的意愿,或许才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