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国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作为中国的邻国,沙俄不仅派兵加入联军,走海路登陆天津,进而直取北京。与此同时,沙俄还在远东集结20万兵力,准备一战占领整个东三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俄军渡过乌苏里江,大举南下,而黑龙江自然首当其冲。虽然经过奋勇抵抗,但清军依然寡不敌众。黑龙江将军寿山见大势已去,国土不保,于是愤而吞金自尽,年仅41岁。而此时,他的小女儿寿懿才仅仅只有3岁。寿山,虽然是满人,但却是抗清名将袁崇焕的后裔,传到他这一辈,已经有八世了。

寿山有一个外室,名叫王松岩,生下小女儿寿懿。寿山死后,寿懿母子饱受主母和兄长的歧视。此处不留姐,自有留姐处。刚强的王松岩二话不说,直接带着女儿就回了奉天的娘家。此后,寿懿随母改姓为王,视为王雅君。

为了让寿懿能够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王松岩重操旧业,在一个戏班子登台演唱,供女儿上学。而寿懿也很有出息,她刻苦读书从而知书达理、品学兼优,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

1917年,她在奉天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毕业,并作为毕业生代表宣读答谢词。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的她,很快就受到正在台下作为嘉宾的东北大帅——张作霖的注意。典礼结束后,张作霖立即向寿懿提亲,并将之纳为自己的五姨太。

一个知识女性,却为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大军阀做小,在世人看来这是十分可惜的。然而即便如此,寿懿却出人意料地,做出了不凡的业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张作霖来说,娶一个知识分子,实在是倍有面子的事情。与此同时,寿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干练,也让他惊讶和佩服不已。

一次,张作霖带寿懿去驻地视察。到了军营,数千士兵列队迎接。按照惯例,张作霖对士兵们作了训话。由于张作霖没读过什么书,还当过土匪,其言语自然是粗俗不堪,“妈拉个巴子”不绝于口。讲到最后,张作霖突发奇想,竟让寿懿也给士兵们说几句。

面对数千持枪士兵,寿懿毫不怯场,大大方方地赞扬张作霖如果体恤士兵,还说要给官兵们赏赐。寿懿短短几句话,激起士兵们的齐声喝彩。她大方的发言,为张作霖的鸡头续了个豹尾,也让他挣足了面子。

张作霖先后有6个夫人,8个儿子和6个女儿。为了约束家庭主要成员,他严令妻妾不得干政,也不许请托以及安插亲信。但这条规矩,对于寿懿却是个例外。

一次在营口,寿懿发现一个叫栾贵田的人颇会算账,于是将他举荐给张作霖。而张作霖二话不说,就将栾调往奉天,担任军需处长。

还有一次,张作霖检阅部队,发现队伍中有个矮个子士兵。于是他大怒道:“妈拉个巴子,这个小不点是怎么进入部队的?”正当张作霖准备责问时,有人告诉他:此人是寿夫人举荐的。谁知张作霖的态度立即来了个180°的大转弯,转口夸赞道:

“你又很有精神,做个班长吧!”

元配赵春桂去世后,凡是需要夫人出面的场合,张作霖都会带寿懿出席,即使她的年纪在当时众多姨太太中是最小的。除此以外,张府的大小事务,张作霖也将之交给寿懿打理。

然而要管好张作霖的一大家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张作霖的事业发展到了顶峰,在北京就任海陆军大元帅,长期驻留北京和天津。因此大本营奉天的事务,都交由寿夫人处理。然而寿夫人持家有方,将张府上下管理得井井有条,张作霖的儿女、妻妾都对她佩服备至、言听计从。而仆人,也为寿夫人的宽厚和公平所折服。

1918年,张作霖曾特意为寿懿修建了一座独立小楼,同时又先后在和平区和沈河区修建了两栋别墅,只差没有给寿懿建一座金屋。这种待遇,是其他妻妾所难以望其项背的。然而寿懿情商颇高,她没有将这些房产独吞,而是将其他夫人所生的5个女儿邀来住在自己公馆的二楼。而她则带着自己所生的四个儿子——森、学俊、学英、学铨住在一楼。后来,女儿们陆续出嫁了,她才与儿子们住到楼上来。

除了治家有方,寿懿还御夫有术。1923年,有人给张作霖介绍了一个戏子,名叫马岳清。算命先生给她看了相后,认为马岳清贵不可言,是旺夫相。一向迷信的张作霖听闻此事后非常高兴,但是要将其纳为外室,却着手有些踟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张作霖已经年过五旬,他担心自己再纳妾,寿懿恐怕会不高兴,还会落个老不羞的名声。

然而张作霖的想法,哪瞒得过寿懿的眼睛。她得知消息后,立即登门拜访马岳清,并将她迎入府中,暂时以丫鬟名义处之,并提供条件,让张作霖与马岳清发生实质性的关系。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成功入关、大获全胜。而就在此时,马岳清刚好产下一女。因此,马岳清愈发为张作霖所看重。于是,庆功宴办成了正名宴,马岳清成为了张作霖的六姨太。

从现代的角度看,寿懿的不骄不妒以及“成人之美”,着实令人作呕。但从寿懿自身的角度看,实际是巩固自己地位的妙招。她很清楚,在张作霖的世界里,娶一个美人,就像是添了一件锦袍,加一餐美味佳肴,对自己并无实际性的威胁。

或许相比于爱情,寿懿更重视的是自己的事业。她清楚地明白,张作霖可以舍弃所有的妻妾,但唯独不可能舍弃她。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正所谓盛极必衰,就当张作霖的事业到达顶峰之时,厄运却随之而来。

首先在1928年4月,蒋介石发动“二次北伐”,奉军一触即溃,主力受到重创。因此,张作霖有了退出华北,据守东北之意。而与此同时,张作霖与他的后台——日本人也闹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