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BACH

《英国组曲》&《法国组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组曲》与《法国组曲》是巴赫于18世纪创作的两组重要的古钢琴组曲。在音乐史上,二者常被并列提起,前者的结构更加完整,优雅精妙的曲风展现巴赫抒情温柔的一面,后者则短小精致,可听性极强

据考证,《英国组曲》应该写于巴赫服务魏玛宫廷时期,各曲都充满协奏曲的华丽精神,具有典型的德国风格,因为巴赫将乐谱献给某英国贵族,故得此名。

《英国组曲》共有六号,在规模、表现力以及情感上都比巴赫同类键盘作品《法国组曲》要庞大。这些组曲有的短小但意境广博,有的具有浪漫的气息,有的清新内敛,有的庄严肃穆。

用现代钢琴来演奏这部巴洛克的复调作品更有一番迷人风韵。第一号明朗、快乐又清澄;第二号华丽却流露出女性般的柔美与优雅;第三号有着阴暗感伤之韵味,第四号流露着牧歌气氛的华丽组曲,第五号的作曲相当用心,有着庄严肃穆之感;第六号则是最堂皇、最庄严的一部。

巴赫《法国组曲》为第二任妻子安娜而写,其中前五首包含在《为安娜.玛格达莲娜的键盘曲集》,第六首是后来追加的。

从调性上看,《法国组曲》前三首为小调,后三首则是大调,大小调平分秋色,既不像六首“小无”那样小调占多数而略微显得宛转而伤感,也不像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那样,清一色的大调而显得无比光辉灿烂,总体上比较中性,具有一种平衡的美感。

和英国组曲每首都有一个Prelude不同,六首法国组曲没有前奏曲,而是直接由Allemande开始,因而相对篇幅较小,所以也有人将《英国组曲》称为“大组曲”,而将《法国组曲》称为“小组曲”

这几首法国组曲,规模较为小巧玲珑,感情较为纤细,具有法国风的洗练感,这也被认为是曲题得名的重要原因之一

曾获俄国钢琴教育家涅高兹高评道:“古尔德复活了巴赫的音乐”,以他对巴赫作品的研究与独树一格的诠释,足以被称为“巴赫键盘作品最佳诠释者”,后代无人能出其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尔德非常自我的表现方式,呈现出干涩、机械化到放松、渐次歌唱的丰富层次感。他的乐声中有一种探索、旁人所没有的新发现”——BBC杂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索尼古典·大师系列】

古尔德《英国组曲》&《法国组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套于1971-76年间的《英国组曲》与《法国组曲》是分时、分段、也并非依照作品编号依序演录完成的,而是以其心之所至而为之,古德尔的特立独行,在此充分展现。这种跳跃式的录制方式,更显示了古尔德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

其中,《英国组曲》第1号完成于1973年的三月与十一月、第2号完成于1971年五月、第3号完成于1974年六月,第4号与第5号完成于1976年十二月与五月、第6号完成于1975年十月与1976年五月。

《法国组曲》第1号完成于1972年十一月、第2号同样完成于1972年十一月、第3号完成于1972年十二月与1973年二月、第4号完成于1973年二月、第5号完成于1971年二月与五月、第6号完成于1971年三月与五月。

《法国风格序曲》BWV 831则录制于1971年一月、二月与1973年十一月。

古尔德的演奏方式真诚无伪,完全投入音乐中,并随着情绪、呼吸而起伏。所有乐段都一气呵成,并不会因为分时分段的录音而有所减损其独到的音乐表现。

其所诠释的巴赫作品,绝对不会因为那是三百年前的音乐而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反而表现得流畅生动、处处充满新意,展现了巴赫高度迷人的作曲技巧与艺术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在这套【索尼古典·大师系列】《古尔德6张专辑组合套装》中还有两张CD收录古尔德演奏的巴赫《帕蒂塔》组曲,前奏曲、赋格曲等其他作品作为补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索尼古典·大师系列】

古尔德《帕蒂塔组曲》全集Ⅰ&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打破陈规,有着早熟的洞察力,他机智,富有活力,可怕而又蕴含着令人愉悦的欣赏感受。”用以形容古尔德演录于1957至1963年的《帕蒂塔》组曲再合适不过,其他作品则录制于1979至1980年。

于此,其技巧表达与节奏变化可能是他录制的所有巴赫键盘作品中最好的一套。专辑母版经过SBM超级数码映像(Super Bit Mapping)技术处理后,录音品质卓越

巴赫《帕蒂塔》组曲BWV825-830 又称“德国组曲”,其实Partita是意大利语,本是变奏曲之意,17世纪才有组曲之意。意大利风格的组曲,是对各类舞曲的组合,Partita的键盘作品于17至18世纪间在德国发展,由巴赫推向高潮。

这套《帕蒂塔》组曲,跨出了舞曲的范畴,甚至包括了托卡塔、幻想曲、谐谑曲,相对于《法国组曲》和《英国组曲》而言,《帕蒂塔》组曲变化更丰富、 舞曲乐章更加自由,它突破了传统的美学机构,同时又将英国、法国、意大利的个性完美融合,因此极具聆赏与研究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碟友评价:

1.古尔德无疑是理性的,每个断句都是有力而简短,可以疯狂地感受到他的那种烂漫又克制的情绪表达。

2.另类的演奏方式,特异独行的艺术风格,古尔德就是f小调,因为那是有点忧郁、介于复杂与稳定、 正直与放荡、灰色与彩色之间的调子。

3.帕蒂塔的美妙是介于明亮和晦暗、活泼与忧郁之间的,一种快速流动、转瞬即逝的灰色。

4.古尔德的巴赫《帕蒂塔&前奏曲&赋格》,听它时听得到的只有自己的呼吸,于是它变作在你前面飞奔的白马,你在梦中的工作就是全力追赶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索尼古典·大师系列】

古尔德6张专辑组合套装

扫码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