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前草的药用价值

简介:车前草又名车轮菜,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也称当道、马舄,牛遗、牛舌草、车轮菜、地衣、蛤蟆衣。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等地。

治痛风依据:

《药性沦》中指出,车前草“能去风毒”;

《本草汇言》认为,车前子“同舒筋药用能利湿行气,健运足膝,有速应之验也”;

《药品化义》认为,车前子能治“周身湿痹”。

从这些历代本草可以看出,车前草和子是能够用于防治痛风的。(车前草饮:取干车前草30~60克,鲜者加倍,水煎2次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服药后分别于用药12~15天内症状缓解。)

车前子的食用价值


车前草性寒,味甘,归肝、肾、肺、小肠经,具有利湿通淋、凉血解毒、清热祛痰的作用。

利湿通淋

车前草最早出自药物著作《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说它“通癃闭止疼痛,利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车前)草及根,气味甘、寒,无毒,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

车前草擅长利湿通淋的功效确切。凡因尿道炎、膀胱炎等尿路感染所引起的尿急、尿痛、尿黄、尿赤、尿血等,均可使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增加钠离子、氯离子的排泄,从而达到利尿祛湿的效果。

凉血解毒

《本草汇言》: “车前主热痢脓血,乳蛾喉痹。能清、能散、能利”。《本草备要》中云:“车前草甘寒,凉血去热,止吐衄,消瘕瘀,明目通淋”。《名医别录》中记载车前草: “主金疮,止血,鼻衄,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频、下气、除小虫”。

由此可知车前草具有凉血解毒之效,治疗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其中鲜品清热解毒效果更佳,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车前草具有抗炎、抗菌、抗溃疡的作用。《湖南药物志》中记载车前草用于治疗痄腮、火眼。《圣济总录》记载车前草中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疮疡溃烂、喉痹乳蛾等。

清热祛痰

中医学认为,车前草入肺经,且清热解毒,故具有清热祛痰的作用,适合咳嗽、痰黄稠、咯吐不爽、舌红苔黄腻的痰热咳嗽。

现代药理学发现,本品所含车前苷有镇咳祛痰作用,能使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加,痰液稀释而容易排出,所以日常如果身体出现了各种支气管炎或者是肺炎属于痰热壅肺证者,也可以服用车前草治疗。

幼苗可食。4-5月间采幼嫩苗,沸水轻煮后,凉拌、蘸酱、炒食、做馅、做汤或和面蒸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药理作用

1.有利尿作用,并能增加尿素尿酸的排泄。

2.能作用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呼吸运动变缓而有祛痰止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