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故事一直颇受人们关注,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能以女子之身成为九五之尊,着实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封建帝制时期,皇帝掌控着整个王朝,是最为显赫的一种职业,或许有人会说,有些皇帝过得也不好啊,被权臣耍来耍去,毫无自尊而言,但是可不要忘了权臣即便在厉害,也得打着皇帝的名号。

就好比三国时期的曹操一样,他能耐再高,也得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实际上已经在行使皇帝的权力了,但他终究没能迈出称帝的那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则天是一位强势的女子,她当上皇帝之后,也开始行使皇帝的权力,但她毕竟是一介女流,当她骑在男人头上作威作福时,自然有很多人不满意,尤其是李氏皇族中的那些有机会掌权的人,他们更是时时刻刻想要推翻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自此也是极为清楚,为了震慑这些人,武则天亮出了大宝剑,只要谁不服,便会让他脑袋搬家,保准让他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当武则天坐稳了皇位之后,她自然也得享受一番,不然她这个皇帝岂不是当的没有任何意义?

为了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势,她处处向前朝的皇帝看齐,只要以前男皇帝们拥有的、做过的、享受过的,武则天也都想着试一试,当然也包括设立后宫。

武则天在后宫自然不会养女妃子,她养的是男宠,为了显示与众不同,还为后宫起了一个很别致的名字:控鹤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则天后宫的男宠有不少,他们仗着武则天撑腰在朝廷中胡作非为,狄仁杰看不下去便劝武则天戒色。

武则天听到狄仁杰的劝谏之后,并没有发怒,而是慢悠悠地亮出了两样东西,使得狄仁杰顿时哑口无言。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一起来看。

武则天赏识狄仁杰

狄仁杰出身豪族,他的高祖名为狄湛,而狄湛的祖父与曾祖都曾为北魏略阳公,狄仁杰自幼十分聪颖好学,有一次家中有门人遭遇歹人陷害,官吏便来狄家盘问,可是狄仁杰只顾看书,根本不理睬县吏。

当县吏责问他时,他头也不抬地说道:

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思是,我正在与书中的圣贤说话,哪有时间理会你们这些世俗间的官吏,不如哪里凉快就去哪里呆着。

等到狄仁杰长大之后,他参加了科举,进而走上了仕途,在阎立本的推荐下,狄仁杰升任为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唐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为大理寺丞,当时大理寺积压了很多案件,其中涉及近两万人,经过狄仁杰的重申断案后,没有一人申诉,狄仁杰巧遇断案的名气也在朝廷中广为传播,后世还为他起了一个很贴切的外号:神探。

狄仁杰不仅断案厉害,他的腰板也挺得很直,唐睿宗李旦在位时,越王李贞起兵反抗武则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宰相张光辅率军平叛,却纵容部下大肆抢掠,狄仁杰般斥责张光辅,并且直言他的罪责比李贞还大,张光辅气急败坏,将狄仁杰贬了官。

武则天即位之后,她对于狄仁杰的事迹早就有所耳闻,她觉得狄仁杰是个人才,便启用他当了宰相。

而狄仁杰确实没有辜负武则天对他的器重,将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此后两人也共同谱写了君臣相知的美好篇章。

狄仁杰险境求生存

虽然武则天很信任狄仁杰,但并不意味着他能在朝廷中横着走,尤其是他的正直得罪了不少小人,其中最受武则天信任的酷吏来俊臣便是其中之一。

来俊臣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只要有人落在他的手里,几乎没有人能毫发无损,后来看狄仁杰不爽的他,便诬告狄仁杰等人谋反,进而将他们全部抓进了大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俊臣本以为让狄仁杰承认谋反需要废一番功夫,可是没成想,还没来得及动刑,狄仁杰便认罪了,这让来俊臣很是意外,进而放松了对狄仁杰的看管。

可他没想到,狄仁杰此举就是为了麻痹他,进而将自己的冤情传递给了家人,并让家人去找武则天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