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说郭敬明的电影不好,但不能说他的审美不好。”这次,郭敬明进军美妆界,继续用郭式审美“征服”大众。近日,一家叫做SHIPSPACE舍作的妆造店在网上走红,荣登大众点评上海美容/spa热门榜·第一名,在开业视频中,店铺官方账号在宣传文案中称呼郭敬明为“wuli老板”。

其实郭敬明并未直接控股SHIPSPACE舍作的主体公司,仅持有其关联公司10%的股份,但SHIPSPACE舍作打着郭敬明的旗号实实在在地火了,店里主推的色彩测试定价高达1388元,仍然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为美丽一掷千金,预约爆满,甚至出现了黄牛。按照大众点评上显示的1000+销量计算,目前色彩测试已经为店里带来百万级别的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追捧与热议的色彩测试,到底是一项怎样的服务?它是美丽投资还是智商税?名人效应带来的流量退潮后,色彩测试的热度还能持续多久?南都记者采访了资深的色彩诊断师和体验过色彩测试的消费者,试图解答这些疑惑。

色彩测试是什么?贵在哪?

今年年初,内娱刮起了一股“爆改”之风,妆造店成为了最大受益方,SHIPSPACE舍作今年年初开业,开业三个月就登上了大众点评网“上海美容/SPA热门榜”第一名。SHIPSPACE舍作主推的“色彩测试”,对国人来说还有些陌生,但在欧美国家和日韩,色彩测试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近年来,因为许多明星网红的参与带动,色彩测试发展成境外游客到韩国的旅游打卡项目之一。

色彩测试又名“个人色彩诊断”,通过细致分析肤色、脸型等因素,为个人提供更适合的服装颜色、妆容和发型建议。这一过程包含肤色分析、色彩测试、个性化建议和妆容设计,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色彩特点,提升外在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人色彩诊断分类中最普遍的“四季色彩理论”,由美国色彩专家卡洛尔·杰克逊女士发明,这一理论后来在日本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完善,并由中国的色彩顾问于西蔓女士引入中国,按照中国人的色彩应用特征习惯研发出CCS色彩系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但目前国内使用应用最广泛的是日本的PCCS色彩系统和韩国的CCCS色彩系统,广州的色彩诊断师梦君向南都记者分析道“日韩的色彩系统目前是整个亚洲使用率最高的,因为日韩这一块发展比较成熟,板块细化,整体审美水平较高,国内在这一块相对空白,但市场庞大,未来我相信会有更加适合国人的色彩体系”。

市面上的色彩测试定价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服务时长大约1-3小时之间,和彩妆相比,色彩测试的工具损耗率小,可循环使用,成本不算高,那它为什么卖的那么贵?梦君解释道“贵的不是工具,而是知识,来店里做色彩测试的客人要短时间内拿到结果,需要色彩诊断师调动所有的知识体系,不是说我帮你测出颜色就可以了,要把客户的整体风格、她喜欢的颜色、她适合的颜色结合起来,需要的专业能力比较强,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所以它的价格不会太便宜,另外,色彩测试的价格还取决于诊断师的技术、审美、服务以及店铺租金。”

据梦君透露,国内较早接触这一行的,收入都不低。色彩测试有独立工作室的模式,也有灵活多样的嫁接模式,比如将色彩测试嫁接到美妆店、美容机构、造型店、服装店、买手店等等,色彩诊断会作为“引流项目”吸引客户购买店里的其它产品,例如彩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梦君坚信色彩测试是未来3-5年的风口赛道,“现在大家更关注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任何年龄层的人都有爱美的需求,而且国内市场庞大,需求大,目前也有一些高校有这种类型的专业,虽然还不多。色彩测试是一个会让人心情变得很美的行业,这个行业的发展也会给更多年轻人提供创业和就业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色彩测试是美丽投资还是智商税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色彩测试到底是美丽投资还是智商税,不同的人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吴小姐在上海某色彩艺术工作室花费了大约一千元体验色彩测试,由于一开始就带着“痛点”前往,她对测试结果比较满意,“测完回来我重新整理了一下彩妆,根据我适合的颜色,买了一些新的,换掉一些旧的。我原来的服装基本是黑白灰,之后可能会尝试购买一些适合我的其它颜色的衣服”。吴小姐认为不同机构的色彩测试会因为测试方法、诊断师的审美和一些主观因素有所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我觉得不是通过去贵的店铺测试就能规避风险,有一点碰运气的成分。”

消费者姜姜做了两次色彩测试,第一次是在韩国,花费了800元人民币,第二次是在最近爆火的SHIPSPACE舍作,花费1388元。她告诉南都记者,她觉得在韩国的体验感更好,“韩国那边给了详细的建议,包括衣服应该怎么根据身材搭配,妆容上应该使用的颜色,推荐的眼影盘、唇釉等,但在韩国推荐的都是韩国彩妆,参考的明星也是韩国的。所以我想在舍作测一下,买些国产彩妆,参考一些国内的明星。舍作的前台和化妆师的服务态度是好的,但是测试和介绍的不一致,没有给我妆容指导,也没有明确说我应该参考哪个明星,只是给了个特别大的范围,比如说我穿衣,要适配大量感,不要短发,不适合秋季颜色,然后就没了。我最介意的是他们给我化的妆容,我从来没卡粉,她给我化卡粉了,我原本没有眼袋,居然化出了眼袋。我奔着郭敬明的噱头去的,也很喜欢《云之羽》的电视剧,对这次测试很期待,但结果很失望。”

色彩测试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师的专业水平。相比化妆,色彩测试是一个高效复制的过程,入门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短,色彩诊断师的课程可以通过1- 5天的高强度专业培训完成。门槛低、收益高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入局,也滋生了一些行业乱象。日韩有专业的色彩培训课程和规范的诊断师考级制度,色彩测试行业还得到了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监管,国内尚且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没有全国统一认证的组织,色彩诊断的培训费普遍上万,庞大的市场吸引了一批韩国培训机构涌入,不同培训机构的学员可能会收到不同协会颁发的证书,证书的有效性存疑,消费者难以确认诊断师的资质,能够参考的只有社交媒体账号的发布内容或者其它消费者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有的情况下,消费者该如何避免踩坑?梦君给出了几点建议,“你要看诊断机构发的内容是单一的还是综合的,是原创的还是搬运的,他服务的客户是怎么样的,如果没有社交媒体账号,你可以通过他个人形象和沟通话术来判断专业度,如果你觉得这位诊断师的形象都不OK,很邋遢,你觉得他能把你打扮好吗?另外,如果价格过低,也可以考虑 pass 掉,色彩测试需要巨大的研习成本,我说一周内培训完就可以实践实操,并不意味说一周结束后就可以接待客人,中间你可能需要1- 3个月的实操,老师的带练,还有一个审美的统领。”

色彩测试还能火多久

过去几年受到疫情影响,在韩国大火的色彩测试在国内传播受阻,发展相对缓慢,目前色彩测试在国内依然“小众”。搜索广州的大众点评,提供色彩测试服务的入驻商家屈指可数。这是为什么?梦君提到“国外会有很多自媒体或者企业去扶持美妆产业的发展。包括很多爱豆会去工作室帮忙打call,国内这方面的资源相对匮乏,做这一行需要用到的资源很多,要很好的发型师、化妆师、色彩诊断师,每一个板块都是一个大的行业,要把大的行业整合起来相对困难,而且要保持大家的审美一致,这是一个漫长的需要努力的过程。”

今年以来,因为“明星爆改”和“郭敬明妆造店”的话题爆火,推出色彩测试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模仿者众多的情况下,从业者如何突围?梦君说:“色彩测试从国外传到国内有一个时间差,我们都在抢时间差。没人做的时候,你做这个,你的内容就没有被同质化,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机构没有自主研发能力,互相抄袭比较多。自主研发能力主要是指根据线下的一些流行色做出相对应的工具布颜色,你可以想象是一个彩妆产品,你现在测试的这块布就好像一个新的粉底液,它需要新的配方、新的参数和技术支持。我们做的工具是一系列的,除了色布,还有唇卡、铜卡、发卡,我们要设计这些工具的颜色,考虑它的色差、材质,能不能很好地为客户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色彩测试动辄几百上千,对普通工薪族来说价格不菲。未来色彩测试的价格有没有可能被“打下来”?回归到一个稳定、合理的区间。梦君认为,“和包包一样,上百万的有,上百块的也有。受到消费者青睐就是一个好的品牌,不能去规定别人,你卖那么便宜不行,你扰乱了市场。事实上,收一两百块钱他也做不下去,因为还要成本,高价还是低价,市场会给出答案。当然,做这一行的人多了,总有一部分人愿意“卷价格”,以低价吸引更多客户。那时候行业均价一定会降下来,老师的整体水平也会上升,未来这一行会朝着越来越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色彩诊断师一定要具备中高水准的综合实力才有竞争力。”

名人效应带来的流量退潮后,色彩测试的火热还能持续多久?当消费者拿着详细的测试报告离开后,她还会再回到店里吗?色彩测试是不是一次性生意?吴小姐认为,色彩测试做一次就够了,“除非后面自己有一些外观上的变化,比如肤色,如果没有太大变化的话,没有必要做第二次”;姜姜说,她在国内国外做的两次色彩测试结果没有太大差异,“诊断师推荐的颜色都差不多。”但也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做了三次色彩测试,每次结果都不一样,而且测试的时候不化妆,对于平时的妆后穿搭参考价值不大。

采写:南都记者 蹇玥 实习生 吴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