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w

前言

我们都知道,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风云际会的时期。面对内忧外患,满清王朝迫切需要一批忠诚耿介、魄力过人的大臣来扛起重任,维护江山。

可是你了解晚清重臣彭玉麟的故事吗?他被人称为"活阎王",一生专杀纨绔子弟,然而竟无人敢动。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在这个腐败的时代中崛起并成为不可磨灭的历史传奇?让我们一起追寻这位不世出的政治巨擘的传奇经历,一睹他如何用铁骨铮铮的正气铸就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军报国:曾国藩的得力助手

彭玉麟出身于一个世袭武职的家族,从小铁血淬炼,自然也具备一股孤高正气。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势如破竹,对于满清王朝来说无疑是一大隐患。

就在这个危难时刻,彭玉麟得到了重臣曾国藩的赏识,得以加入他所创办的湘军水师。加入湘军后,彭玉麟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很快在战场上崭露头角。1854年4月,太平军攻占了湘潭,曾国藩立即召开会议讨论对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上,彭玉麟表态支持左宗棠的意见,力主先将湘潭收复。曾国藩在实际作战中却没有按照彭玉麟的计划行事,导致前期战事暂时受挫。

好在彭玉麟领导湘军水师发起反击,连续大捷,成功阻止太平军重创湘军。这也让曾国藩对彭玉麟的军事才能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在随后的几年里,彭玉麟率领湘军水师屡建战功,一次次击败太平军的进攻。直到1865年清军最终攻克太平天国的天京,彭玉麟才被封为轻车都尉,并赏加太子少保。他在这场历时11年的鏖战中充分展现了非凡的战略谋略和坚韧意志,可谓中流砥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遭遇:与张之洞的过招

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彭玉麟也逐渐退居幕后。不过,在中法战争爆发之时,他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1884年,法国在越南的肆虐已经引发了清廷极大的焦虑,正在承担两广总督之职的张之洞奉命赶赴广州,整顿当地的海防。

年逾古稀的彭玉麟也被委派到广州,与张之洞携手合作。这两位清朝的翘楚在商议防务之时颇有互动。彭玉麟向来严格军纪,对于张之洞曾经与他不和的两广总督张树声的作为也颇有微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张之洞很快就心服口服,主动表示愿意"拜师"学习彭公的军事才能。这位年轻有为的大臣对这位"活阎王"虔诚敬仰可见一斑。在防务部署中,彭玉麟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仔细考察了虎门等要隘,认为这里应该成为重点防守区域,张之洞对他的意见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如此,为充实守军力量,彭玉麟还主张广泛发动民兵,发挥民众的反侵略力量,这种创新思路令张之洞折服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双方全力以赴准备御敌之时,局势却出现了急转直下。1884年7月,法国借谅山事件出兵台湾,派舰队直抵福建马尾水师,迫使清军遭遇重创。

这一噩耗大大刺激了彭玉麟的愤怒情绪,他亟欲调动力量反击,却遭到了慈禧太后的迟疑不决。面对法军的猖獗进攻,彭玉麟多次向慈禧太后发出"情况危急"的警示,希望能够迅速下令,可慈禧对此却视而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时候的彭玉麟,恨不得能亲自挺身而出,为国捍卫海疆。直到后来,由冯子材率领的广东军队才最终赢得了谅山大捷,扭转了战局。

这场军事失利无疑令彭玉麟深感痛心,他对张之洞也保持着密切的工作和私人关系,二人在这次抗法中一直密切配合。这对重臣之间的深厚交情,也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廉正直:狠治纨绔子弟

虽然彭玉麟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但他的为人更加为人称道。他在军中严明纪律,连自己家族的亲人也不会因此而网开一面。有一次,彭玉麟的外甥由于好大喜功延误了军情,给部队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可彭玉麟丝毫没有手下留情,依照军纪严惩不贷。

彭玉麟的清正威严远扬四方,连一些权势滔天的官僚也难以对他造成任何影响。他曾经在安庆处决过一个名叫胡开泰的候补副将,此人平日酗酒作乐,还残害了自己的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案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当地的官员都不敢多言。彭玉麟闻讯后,直接将胡开泰拘捕,并当场斩首示众。此后,在湖北又发生了一起劫婚案,一名武将谭祖纶劫持了好友张清胜的妻子。

张清胜愤怒之下四处告状,但由于谭祖纶势力广大,竟连州县官员都望而生畏。直到这件案子被反映到彭玉麟那里,他才真正出手解决。

彭玉麟首先以正当途径准备弹劾谭祖纶,可谭祖纶竟然变本加厉,直接杀害了张清胜。这下彭玉麟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亲自赶到武昌,当场逮捕了谭祖纶,最终将其处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善恶必报,不仅震慑了当地的恶霸,也让百姓们对这位"活阎王"刮目相看,纷纷为之欢呼。不过,彭玉麟的正义之举并非仅仅止步于此。

在合肥巡视时,彭玉麟又一次出手惩治了一个纨绔子弟。这个人正是李鸿章的侄子李秋升,凭借自己的身份在当地为非作歹,欺压百姓。地方官员个个惴惴不安,没人敢真正制止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当彭玉麟得知此事后,立即亲自处置了李秋升,并给李鸿章写信说明了缘由。李鸿章虽然愤怒,却也无可奈何。

可以说,彭玉麟就是以这种非常手段,在晚清这个腐败不堪的时代中,维护着一方的正义。他不惜得罪权贵,也要为民除害,这种正气令他成为当时无可撼动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洋务先驱:"师夷长技"的开拓者

虽然彭玉麟出身久负盛名的武职世家,但他的思想并非固步自封。正相反,他在中法战争期间的表现,展现出了一个开明大臣的样子。

在海防事务上,彭玉麟明确认识到掌握一支强大海军的重要性。这与曾经他对西方的"天朝上国"式轻视态度相去甚远。他也逐步意识到,只有"求强必须求富",才能为国家谋取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彭玉麟大力支持洋务派改革中的一些有益做法,比如李鸿章创办武备学堂,以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他还敏锐地指出,中国资源丰富,应该大力发展近代矿业,可以由官方主导,也可以鼓励商人投资。

不过,彭玉麟并非毫无保留地接受洋务派的所有做法。他曾经批评过左宗棠创办的马尾船政局和李鸿章的上海机器局,认为这些举措虽有创新,但最终都没能发挥作用,暴露出了守旧思维的局限性。

可以说,彭玉麟虽然也是一名守旧派出身,但他并不拘泥于陈旧框框。相反,他善于吸收西方先进之处,并与时俱进地融会贯通。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思想开放和行动力,无疑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辉煌一生:英勇无畏的悲剧英雄

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正气凛然的为人,彭玉麟在清廷中独树一帜,享有极高的声望。即使是李鸿章等当时的权臣,也都对他另眼相看,不敢轻易招惹。

当张之洞奉命赴任两广总督时,还特意来与彭玉麟辞行,并表示要虚心"拜师"学习。面对年轻有为的张之洞主动亲近,年迈的彭玉麟也不由得备受感动。

二人在抗法斗争中密切合作,形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即便彭玉麟最终离开广州,张之洞仍多次专程送去礼物和药品,表达对这位前辈的崇敬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尊崇和友谊,足以说明彭玉麟在清廷内部的地位有多么重要。不仅如此,晚年的彭玉麟还被清廷追赠为太子太保,这足见朝中对他的高度评价。

然而,英勇无畏的彭玉麟最终还是难逃凡人的宿命。1890年,他在衡州病逝,时年73岁。这位跨越两代人的政治巨擘,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人世。但他为国奋斗的铮铮铁骨和正气,却至今仍在久久回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彭玉麟一生行事如风,无论是在战场上凯旋而归,还是在清廷中纠正歪风邪气,都彰显着一个正直之士的守正不移。

面对种种艰难险阻,彭玉麟都能坦然应对,不因权贵而改变初心。这才是真正的铁骨铮铮,这才是值得后人仰望的楷模。那么您对这位晚清的传奇人物有何感想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