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披露,近期,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提质增效项目发布招标计划,项目投资估算13.36亿元。

根据计划,拟按实现国内国际可转换使用改造T3D,相应调整旅客流程和功能布局,新增T3D三层和一层建筑面积共1.09万平方米,新建6条中转旅客智能安检通道。

同时,拆除T3C四层办公及商业0.48万平方米和3座值机岛,新建国内国际集中安检区域,新建32条高效安检通道、4条智能安检通道,新增T3C三层建筑面积0.19万平方米,在T3C二层新建国际中转现场及中转值机区。

新增T3E核心区建筑面积0.29 万平方米。更换APM车站滑动门单元120组、应急门单元162组、固定门单元84组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配合T3航站楼流程调整,配套建设综合布线、桥架管路、机房工程等设施。

此前媒体报道显示,T3航站楼是首都机场最新的一座航站楼,但投运至今已有16年,部分设施、设备即将更新改造。T3航站楼的提质增效项目还包括将T3航站楼国际、国内安检区域调整至T3航站楼4层,以更加方便旅客过检。

公开报道显示,2023年首都机场旅客量达到5288万人次,其中乘坐国航航班的旅客接近3200万人次,占比超过60%,中转旅客贡献率更是高达90%。当前首都机场全球航点总数达到221个,其中国航的航点覆盖率超过75%。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机场T3航站楼2004年开工建设,2007年11月23日主楼建成投用,成为北京举办2008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的门户。

大楼由三个部分的航站楼和一座地面运输中心(GTC)组成,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98.6万平方米。当时是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由T3-C主楼、T3-D、T3-E国际候机廊和楼前交通系统组成。南北向长2900米,宽790米,建筑高度45米。

T3主楼地面五层和地下两层,T3主楼一层为行李处理大厅、远机位候机大厅、国内国际VIP;二层是旅客到达大厅、行李提取大厅、捷运站台;三层为国内旅客出港大厅;四层为办票、餐饮大厅;五层为餐饮。

T3-C区用于国内国际及港、澳、台乘机手续办理、国内出发及国内国际行李提取,T3-D区用于小部分国航国内的出发与到达(大部分在T3-C区),T3-E区用于国际及港、澳、台出发和到达。

T3-C(国内区)和T3-E(国际区)呈“人”字形对称,在南北方向上遥相呼应,中间由红色钢结构的T3-D(国航国内区)航站楼相连接。

按照投运之初的功能设定,T3C区域用于国内和国际乘机手续办理、国内出发及国内国际行李提取,T3E用于国际出发和到达,而T3D区域则暂时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包机保障。

T3D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曾经经过一段时期的空置,之后其在承担的功能上经历多次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