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张罕见老的照片被公布出来,立刻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照片上有一张熟悉的面孔,最右边是核物理学家杨振宁。而他的左侧,赫然站着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其中一位竟然是前国民党陆军中将杜聿明。

了解了三人的关系不仅让人大吃一惊,杨振宁的妻子竟然是杜聿明的大女儿杜致礼,这背后究竟是怎样一段曲折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起杜聿明、曹秀清、杨振宁)

一、一张合照背后的曲折故事

这张拍摄于1971年的合照,如果认识照片上的几人,一定会觉得三人同框不可思议。

1971年正是中美关系紧张时期,身为顶级物理学家和美籍华人的杨振宁却来到北京,而原本是国民陆军中将的杜聿明,与从台湾归来的妻子曹秀清也出现在照片上。

其实早在1950年,杨振宁就迎娶了杜聿明的长女杜致礼,两人一直在美国生活。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杨振宁第一次回到祖国,这次破冰之行在杨振宁心中酝酿已久,他很早就萌生了归国任教的想法,只是碍于当时环境和身份特殊,一直未能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振宁及家人、朋友)

有了此次回国访问的良机,杨振宁多次向国家提出建议,致力于推动国内高校和世界名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并于1977年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利用自身影响力推动中美建交。

而岳父杜聿明也早在1959年成为第一批特赦战犯,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成为了政协和文史研究单位的工作人员。

杜聿明早早获知了女婿回国的消息,周总理邀请他和夫人曹秀清一同出席宴会,他满口答应。在宴会上,面对多年未见的岳父杨振宁略显拘谨,还称杜聿明为“杜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聿明)

周总理和曹秀清在一旁打趣,还让杜聿明主动坐到杨振宁旁边,现场气氛相当轻松融洽。也正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久别重逢的一家人,在北京的住所拍下了这张难忘的合影。

在北京访问期间,翁婿二人谈起过往都唏嘘不已,原本毫无关系、门第悬殊的两家人。因为一场婚姻走到了一起,也开启了他们半个世纪的情感牵绊。

二、浪漫的邂逅,才子佳人的奇妙缘分

1927年,山西米脂的杜家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一个可爱的女婴降生了。欣喜若狂的父亲给这个长女取名为杜致礼,这位父亲正是蒋介石手下赫赫有名的大将杜聿明,这个幸运的将门虎女也即将展开她传奇般的人生。

1944年,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杜致礼,顺利考入位于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大附中。这位家世显赫、容貌出众的青春佳人很快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成为校园风云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振宁)

很快,这个高贵优雅的小公主就要邂逅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杨振宁。

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的杨振宁,和杜致礼同年进入西南联大。不过此时的杨振宁并非学生,已经成功取得公费留美资格的他,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利用等待出国的这段时间来到联大教授高中数学。

杨振宁和杜致礼的命运在此刻交汇,杜致礼正是他所教班级的学生。

一个是秀外慧中、出身高贵的校花;一个是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才子,两人对彼此都一见倾心、芳心暗许。但此刻的杜致礼并不敢表露心意,课堂上的杨振宁非常严肃,不苟言笑,对学生的课业成绩要求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振宁与同学合照)

两个人都陷入了不能言说的苦闷中,直到1945年离开中国远赴美国留学,杨振宁都没向杜致礼表明感情,他已经决定将这份感情深埋心底。

谁曾想缘分如此奇妙,在1949年,他竟然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心上人。此时的杨振宁已经取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准备前往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深造。

而杜致礼也完成了高中学业前往美国深造,心疼女儿的杜聿明一路陪同,远渡重洋将爱女安全送达纽约。此时杜致礼的弟弟杜致仁正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学位,姐弟两在异国重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振宁与杜致礼夫妇)

在一次用餐时,杜致礼见到了杨振宁,两颗年轻的心很快贴在一起。此时的杨振宁不再掩饰自己的感情,他大胆地对杜致礼展开了热烈追求。

1950年两人在普林斯顿举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婚后就定居在美国。

三、杜聿明和曹秀清夫妇的冷暖人生

此时在大洋彼岸的祖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全面失败,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杜聿明也成为了功德林中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振宁与杜致礼夫妇)

刚进入管理所的杜聿明心灰意冷,以消极的方式逃避改造,甚至心心念念国民党在美军的带领下能重返大陆。

但是不久杜聿明的思想就发生了松动,开始认真审视眼前的新生活。当时杜聿明身体状况很差,可以说是百病缠身。多年不愈的胃溃疡、肾结石等顽疾让他苦不堪言,有时被折磨得整夜失眠。

管理所的干部了解到他的情况,便花重金为他请来名医诊治,为了缓解他的脊椎炎,还专门给他制作了一副石膏板。经过长期精心的治疗和恢复,困扰杜聿明多年的病痛竟然奇迹般被治好了,这让他欣喜异常,逐渐敞开心扉,认真开始自己的改造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俘前的杜聿明)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身在台湾的妻子,为了逃避责任的蒋介石将战争失败的原因全部推倒杜聿明身上,种种冷遇和误解一时间全部集中到家人身上。

当时在美国的杜致仁即将从哈佛大学毕业,但还有学费未缴清,他便写信向家中求援。曹秀清向国民党当局请求帮助,结果如石沉大海。她又向银行申请贷款,但连银行都拒绝了她的申请。

走投无路之下,曹秀清想到蒋介石对杜聿明的承诺,会善待他的家人。于是直接找到蒋介石希望能借三千美元救急,哪知蒋介石言而无信,竟然百般推脱,最后只给了一千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聿明和曹秀清)

这点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杜家的困境,面对自己即将取得的学位可能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就此断送,杜致仁的精神垮了,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1957年,女婿杨振宁和李政道因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双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蒋介石又看到了杜家的利用价值,于是厚着脸皮带着宋美龄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曹秀清住处,打着祭奠杜聿明亡母的名头,威逼利诱让曹秀清劝杨振宁来台湾效力。

早就看透蒋介石虚伪面目的曹秀清心生一计,于是假意答应下来,她提出需要自己亲赴美国才能表现台湾当局的诚意。借此机会,曹秀清终于逃离了台湾这个伤心恐怖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和宋美龄)

来到美国联系上杨振宁和女儿杜致礼,她立刻表明自己想要返回大陆和杜聿明团聚。于是杨振宁辗转联系到了周总理,在他的安排下,曹秀清于1963年顺利返回大陆,见到了阔别多年的丈夫杜聿明。

一张老照片成为了历史的有力见证,杜聿明的转变、杨振宁的归国,都是国家发展和强大的写照。

回国后的杨振宁来到清华大学担任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他倾尽毕生所学,为中国的核物理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值得一提的是,他在2015年时放弃了美国国籍,成为了中国公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杨振宁.[OL].
百度百科.杜聿明.[OL].
新华网.杨振宁给中国的“血浓于水”的爱国情怀.[OL].200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