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是一种主要由免疫系统异常激活,而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此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与雌激素有关。长期的阳光曝晒、特定药物使用、感染、以及口服雌激素均可能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加重。此病易发于育龄女性,尤其是10到40岁的人群,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约9: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学者认为是人体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攻击自身组织引起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可能与遗传、环境及雌激素有关。阳光曝晒、服用特定药物、感染、口服雌激素可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加重。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雌激素水平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导致T淋巴细胞减少、T抑制细胞功能降低、B细胞过度增生,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并与体内相应的自身抗原结合形成相应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关节、小血管、肾小球等部位。

在补体的参与下,引起急慢性炎症及组织坏死(如狼疮肾炎),或抗体直接与组织细胞抗原作用,引起细胞破坏(如红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壁的特异性抗原与相应的自身抗体结合,分别引起溶血性贫血、淋巴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从而导致机体的多系统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干细胞是治疗红斑狼疮的新希望

随着糖皮质激素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患者预后明显改善,但仍有部分SLE患者效果不佳,该类患者被定义为难治性SLE,即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多种细胞毒药物诱导治疗后,在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上,病情仍持续不缓解甚至恶化。

近年来,在探索SLE治疗新方法的路途中,研究人员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巨大潜力,其强大的组织再生、抑制炎症及免疫调节等特性能精准靶向SLE的多条发病机制,可在治疗红斑狼疮(尤其是难治型)中所展现的巨大潜力。能有效减缓该病的进程,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多向分化潜能,具有造血支持,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

专家表示MSC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诱导免疫耐受、抑制自身免疫反应, 发挥治疗作用。MSC移植治疗SLE有以下优点:

1. 异基因移植不发生排斥反应, 移植成功率高且安全;

2. 移植前无需清髓处理, 无感染、死亡等并发症;

3. 治疗效果好,MSC移植后可长期发挥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项研究表明,MSC移植可以有效地改善活动性和难治性SLE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SLEDAI评分;降低蛋白尿、自身抗体和补体的水平;以及逆转多器官损害。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凭借其强大的免疫调节特性被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并产生了许多成功案例。干细胞移植可有效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症状,控制和减轻患者自身免疫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为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