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光荏苒,转眼我在崇法工作已逾半年;然而回首这段日子,却仿佛与这片热土相伴已久。

这份感觉,或许正是源于司法工作的独特魅力,看似日常琐碎,实则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努力。我深感自己身处其中,收获良多,倍感充实与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进法院的我,是立案庭速裁团队的一名书记员,我的任务是确保一系列的排期、送达、调解等工作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一开始,每天我都告诉自己:“时间紧、任务重、抓紧干。”

但是确保每一个环节顺利进行对于初入法院的我来说并不容易,疏漏时有发生。我想,还是因为我对工作的理解不到位,各项工作没能达成协调统一。

于是我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思考实体与程序的内在逻辑。在理清思路之后,很多工作开始顺利了起来。

以前我给当事人打电话时,经常还没说两句就被挂断了。我想顺畅的沟通需要信任的支撑。于是,我将问候语从“您好,请问您是……”转变成“您好,我这边是崇明法院”,果然电话的挂断率大大降低了,这也让我意识到及时表明身份更有利于取得对方的信任。

工作离不开富有探索精神的学习,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工作繁忙不是怠于思考、懒于学习的理由,只有沉浸式地走进每一个案件,把握每一个细节,才能做好审判辅助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曾向我的带教老师周老师追问:“一些当事人拒不配合、拒不签收,我们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地向所有可能送达的地址寄送文书呢?”

周老师郑重地回答我:“穷尽所有办法向当事人送达文书,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一开始,我不能完全体会这句话的份量。

直到有一次,我向一位金融借款纠纷的被告送达开庭传票,按照户籍地址多次寄送都没被签收,原告也说被告已经失联已久,我本想启动公告送达程序,但又尝试通过其他方式找到被告的另一个地址,寄送后被告签收并且出庭应诉,最终双方还达成了调解协议。

我终于明白了周老师的话,每一份可能性都应该被重视,每一次送达都是在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后,见识到当事人之间的各种纠纷与矛盾,我不禁会想,解决这些纠纷的法官需要承担怎样的压力呢?

但我发现,我的带教法官们、同事们总是保持着平和的状态,我想可能正是因为他们不仅具有专业的审判业务能力,还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一开始的我,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后,容易陷入焦躁不安、自我怀疑的情绪,难以冷静地去解决问题。

一次调解工作中,经过与原被告的多次沟通,双方终于达成了初步的调解方案。我本已觉得大功告成,一场纠纷即将化解。

然而原告突然情绪激动地来电表示拒绝调解。正当我觉得无奈又挫败的时候,我的带教老师庞法官接过了电话。

庞法官先是耐心地了解缘由,抓住了当事人之间的核心矛盾,继而想出了新的解决办法,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促成了纠纷的化解。

我顿时意识到,我不仅需要增强工作技能,还需要修炼平和乐观的工作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月前,在接到突然的岗位调动时,我也是一下子不知所措,既有了“断舍离”的难过,又有了“从头越”的忧惧。

在不断地调整和摸索中,我逐渐适应了立案窗口的工作常态:昨天有个步履蹒跚的老太太来请求恢复她与养子之间的收养关系,今天有个中年人一脸生无可恋地来起诉离婚,明天……

在工作中体察人生百态是难得可贵的学习机会,不同类型的纠纷能锻炼我的综合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 源 | 立案庭

责任编辑 | 何瑞鹏 陈雨丝

编 辑 | 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