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群岛的繁星之中,菲律宾如一串珍珠般散落在南海的东侧。在中世纪末期,该地区的宗教和政治版图开始经历剧烈的变化,苏禄和吕宋等伊斯兰王国陆续成立,标志着菲律宾多元文化的初步形成。

但是,1521年,这片岛屿的宁静被西班牙探险家麦哲伦的到来打破。麦哲伦带着传教与征服的双重任务,试图将基督教的光辉带到这片土地上,未料却在这一过程中引发了土著居民的激烈反抗,最终在当地的一次冲突中身亡,这一事件象征着西方列强对东方世界冲击的开始。

44年后的1565年,西班牙帝国重新组织力量,正式开始了对菲律宾的殖民征服,1571年占领马尼拉,正式确立了其在菲律宾的统治。这一时期,明朝也解除了长期的海禁政策,开放福建月港进行对外贸易。这一决策无意中促成了一条横跨太平洋的国际贸易线路——大帆船贸易路线,西班牙通过这一路线将从美洲大陆掠夺的财富运往菲律宾,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宝贵商品,并继续运往欧洲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双赢贸易实际上给在东南亚定居的华人带来了威胁。在明朝海禁时期,大量华人为了逃避限制而南下至东南亚,其中许多人在菲律宾落地生根。这些华商不仅从事正规贸易,有些人甚至发展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海上力量,被明朝官方称为“倭寇”,而现代史学家则倾向于称他们为“海商”。

1574年,一位名叫林凤的海商领袖,率领着62艘战船和4000名士兵,发起了对西班牙在菲律宾的军事挑战。尽管林凤的舰队英勇作战,但由于装备和战术的差距,最终未能成功。此后,西班牙为了彻底消除华人在菲律宾的势力,于1603年在马尼拉发动了残酷的屠杀,导致约2.5万华人死难。

在17世纪的东南亚,华人社区常受到西班牙殖民势力的摧残。1639年,西班牙在马尼拉不幸再次屠杀华人,华人社群几乎在吕宋岛被彻底根除。消息传至远东海域,引发了郑成功的强烈不满。然而,那时的郑成功尚未在台湾或其他地区建立稳固的基地,因此他无法立即采取行动。

到了1662年,再次传来西班牙屠杀菲律宾华人的消息。此前的一年,郑成功已经成功从荷兰人手中夺回了台湾。他计划向菲律宾进军,惩罚西班牙的残暴行为。可就在筹备之际,郑成功病逝,使得这场远征计划戛然而止。随后郑氏家族陷入了继承权的纷争,使得对外的军事行动暂时搁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察郑成功的军事力量,我们可以从他对抗荷兰的战役中得到一些线索。17世纪中期,荷兰虽然在全球海上贸易中占据领先地位,但随着英国《航海条例》的颁布和英荷战争的爆发,荷兰的海上霸权受到了严重挑战。特别是在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崛起,意图在欧洲建立霸权,这使得荷兰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进一步削弱。

郑成功攻占台湾时,荷兰在台湾的军力已大不如前。他们在台湾主要有两个防御据点:热兰遮城和普罗文蒂亚城,总兵力约2800人。而郑成功动员了大约25000人的主力和6000人的辅助部队,兵力和战舰数量远超荷兰。

在17世纪中叶,台湾岛上的台南城与赤嵌城成为了郑成功与荷兰殖民势力对峙的核心战场。台南城的围攻漫长而艰难,持续了九个月之久。在这场战役中,郑成功的军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损失了9000多勇士,相比之下,荷兰防守方的损失则相对较小,约有600人死亡。在长时间的对峙后,双方终于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荷兰的900名士兵撤离了台湾岛。

这场围城战之所以如此艰苦,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荷兰军队占据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他们修建的城堡在当时的军事建筑中颇为著名,难以攻破。其次,双方的武器装备存在差异,郑成功虽然装备了从欧洲购买的火炮,但在技术和数量上与荷兰人仍有差距。最重要的是,郑成功的军队面临严重的后勤补给问题,他们在台湾的后方支持薄弱,粮食短缺迫使士兵们一边开荒种地,一边进行围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郑成功决定进攻菲律宾,他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战略挑战。虽然当时的西班牙海上力量已不及荷兰、英国和法国,但其殖民版图仍然庞大,尤其在中南美洲。在菲律宾,西班牙的根基深厚,驻军虽仅有1500人左右,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更何况,西班牙有能力从其广泛的殖民地调集援军。

对于郑成功来说,最大的难题仍旧是补给线的维持。尽管收复了台湾,但岛上的开发程度有限,大片土地仍旧荒芜。郑军的主力需依靠开垦农田以自给自足。一旦脱离农业生产投入战争,将直接影响军队的粮食供应,可能导致新建立的政权动摇甚至崩溃。因此,虽有野心及能力,郑成功的实际行动却受限于现实条件,显示出17世纪东亚地缘政治复杂性与军事行动之间的微妙平衡。

在17世纪的海洋冒险与征战中,距离与自然环境往往是决定战役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当郑成功考虑进一步扩展他的势力至菲律宾时,面临的不仅是敌人的防御,更有自然界的无形挑战。巴士海峡宽达370公里,对于当时以帆船为主的舰队来说,这是一条极为考验航海技术与耐力的距离。不同于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缺乏中途停靠的岛屿,使得长途航行的风险大幅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菲律宾的热带气候与台湾截然不同,更为炎热且疾病猖獗。郑成功的军队虽然在攻占台湾时已逐渐适应了岛上的气候,但菲律宾的高温和湿度,加之瘴气的威胁,可能会导致大量士兵病倒,这对于没有现代医疗支持的古代军队来说是致命的。

再考虑战略角度,郑成功的基地在台湾尚未完全稳固,清军的威胁日益逼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郑成功将主力远派菲律宾,不仅可能因战线过长而导致补给线断裂,还可能让清军趁虚而入,一举攻占台湾。这对于郑氏政权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

由此可见,虽然郑成功有扩张的雄心,但实际情况却远比预期复杂。最理智的策略应当是巩固台湾的治理,提升本土农业与经济的自给自足能力,而非冒险投身于一场可能的海外战争。这样的选择不仅可以为他的政权带来更为稳定的发展,也能避免无谓的军事损失和战略风险。通过这种方式,郑成功可以更好地为未来潜在的冲突做准备,同时也为他的人民提供一个更为安定的生活环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