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老一辈革命家之间建立了坚固的友谊,王稼祥与毛主席就是一对有着深厚情谊的老战友。

在历史上,王稼祥曾多次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支持毛主席,尤其在遵义会议上投出的关键一票,让毛主席铭记了一生。不仅在政治上王稼祥支持毛主席,在生活感情上也无微不至地保持着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王稼祥在延安

1946年,王稼祥到莫斯科治病,痊愈出院后,他听说毛主席前妻贺子珍的境况,心中十分伤感,就对妻子:“我们必须把贺大姐带回国,这关联到毛泽东同志,我们有责任处理好这件事。”

解救贺子珍遇阻,王稼祥据理力争

王稼祥19岁参加革命,经历过无数风雨,建立了无数功绩,但同时也得了一身病。为了他的身体健康,1946年,党组织决定将他调到北平军调处,到当时的“中和医院”检查身体。

在医院进行X光检查后,王稼祥就回到了北京饭店,然而没多久,他忽然发觉后肠骨脊的皮肤发红,继而疼痛,不几天就生疮溃烂,难以忍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稼祥

就在这时,叶剑英找到了王稼祥,对他说:“毛主席知道了你的情况,来电叫你马上到聂荣臻司令管辖的张家口医院治疗。”

王稼祥听后十分感动,毛主席对干部如此关心照顾,百忙之中也不忘关心他,这让王稼祥在心理上减轻了不少痛苦。

于是,在毛主席的关心下,王稼祥来到了张家口医院,可由于他的病情实在太严重,解放区的医疗条件太差,实在无法治疗。王稼祥担心给组织添加负担,一直隐忍不说,但妻子朱仲丽心疼丈夫,思来想去还是给毛主席发了电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稼祥

毛主席非常关心老战友的病情,得知国内医疗条件有限,便想方设法为王稼祥打通了去往苏联的路。

到达莫斯科后,在高级医护人员的治疗下,王稼祥的健康逐渐恢复,不久就痊愈出院了。

当时在苏联一同治病的还有罗荣桓和夫人林月琴,王稼祥出院后便前往探望。他乡遇故知,双方见面后十分亲密,聊起过去就有说不完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荣桓和林月琴

之后,罗荣桓夫妇带着王稼祥夫妇看望了正在苏联留学的烈士遗孤,以及刘少奇、朱德等同志的子女。

然而,就在与朱德女儿朱敏谈话时,王稼祥却得知了一个无比难过的消息:毛主席曾经的革命伴侣贺子珍被送到了精神病院,其女儿娇娇正独自一人在国际儿童院生活。

贺子珍在井冈山时期就与毛主席结为了革命伴侣,共同度过了十年的艰难岁月。

1934年红军长征,贺子珍跟随部队一起出发,不料在行军路上被敌机炸伤,体内留下了17块弹片。这些弹片时常折磨着她,令其痛不欲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子珍(左一)

红军到达陕北后,贺子珍再也无法忍受伤痛,来到苏联治病。哪承想,她刚来不久苏德战争爆发,她与女儿娇娇每天艰难度日。

更加不幸的是,贺子珍因耿直的性格惹怒了儿童院的负责人,负责人一气之下将她送到了精神病院,从此贺子珍和娇娇母女二人被迫分离长达4年时间。

听闻这个消息,王稼祥十分震惊和愤怒,他与罗荣桓商量后,认为让贺子珍这样一位老同志长期孤身寄居国外甚至被关在精神病院中,实在不应该。他们决定向苏方发出请求,将贺子珍接回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稼祥

这原本是合情合理之举,但令王稼祥没有想到的是,解救贺子珍之事竟然受到了苏方的阻碍,这让他愤怒非常。

王稼祥去世,贺子珍泣不成声

得知贺子珍艰难的境遇时,王稼祥便通过苏方联络员向有关方面正式提出:应该让贺子珍到莫斯科治病,如果没有发现精神问题,就应该送其回到祖国。

谁知一周后,苏方通过联络员送来了回信,上面写着:“经过上级考虑,贺子珍同志患的是精神分裂症,不便来莫斯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稼祥和朱仲丽

请求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王稼祥并不罢休,他与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让学过医的朱仲丽给贺子珍做检查,看她是否真的存在精神疾病。因此,王稼祥再次向苏方申请与贺子珍母女见面。

又过了十天,联络员找到王稼祥,一见面就耸着肩膀摊开手,仍表示苏方不同意。

一向和蔼、谦和的王稼祥一下子收起了往日的笑容,非常严肃地用流利的俄语对联络员说:“请你们以我们的名义,再次向有关领导提出,我们有权利看望自己的老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稼祥和朱仲丽

王稼祥十分愤怒地告诉联络员,若贺子珍确实病情严重,中方将请示国内,来决定她是否应该继续留在苏联治疗,或去中国医疗条件更好的大城市治疗;若贺子珍没有病,苏方更没有理由长期将其关在精神病院。

朱仲丽也极力要求为贺子珍重新检查,联络员答应一定将话带到。

或许是王稼祥的话起到了作用,苏方最后不得不派人将贺子珍和娇娇一起送到了莫斯科,使母女俩终于迎来了自由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子珍和娇娇

贺子珍在暗无天日的精神病院一待就是好几年,初见王稼祥,她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等情绪慢慢稳定后,才向众人诉说了这些年的遭遇。

经过朱仲丽的一番检查,她发现贺子珍根本没有苏方所说的“精神分裂症”。贺子珍的病情其实只是由于情绪上的苦闷而形成的一种忧郁症,加之苏联有关人员不分青红皂白对她的迫害,使她精神上受到了折磨。

于是,拿着朱仲丽的检查报告,王稼祥再次向苏方正式提出,将贺子珍留在莫斯科,等待或被指示,再决定她的去留问题。苏方没有继续关押贺子珍的理由,只好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稼祥

王稼祥对朱仲丽说:“我们必须把贺大姐带回祖国,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这都关联到毛泽东同志,我们有责任处理好这件事情。”

于是,他们将贺子珍母女的情况用电报发回到了国内,详细向毛主席做了报告。

贺子珍出院后,罗荣桓夫妇十分高兴,邀请她和娇娇到自己的休养地休养。

贺子珍和罗荣桓是老战友,他们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已经相识。长征时,贺子珍挺着大肚子走得很慢,经常掉队,罗荣桓负责殿后的部队经常遇到贺子珍,一见到她,罗荣桓就立即安排她的宿营、警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老战友的关照下,贺子珍的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充分地调养。就在这时,一个好消息也悄然而至,关于贺子珍的回国问题,毛主席亲自复电:“完全同意!”

就这样,在1946年夏季即将结束的时候,贺子珍和娇娇在王稼祥夫妇的陪同下,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一行人由东北入境,到达哈尔滨,东北局和东北军区热情招待了贺子珍母女,将她们安置在一处楼房内。

将贺子珍母女妥善安置后,王稼祥夫妇这才松了一口气。1949年,王稼祥夫妇到达西北坡时,将贺子珍母女到达国内的消息汇报给了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稼祥夫妇

之后的许多年,贺子珍一直想要当面感谢王稼祥夫妇,但由于一些原因,自哈尔滨分别后,他们再没能见面。

直到1974年,王稼祥逝世,不久朱仲丽来到上海看望贺子珍。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贺子珍泪如雨下,感叹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在北京,我只能在上海。要不是他,我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未能当面感激王稼祥的恩情,是贺子珍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