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时报报道,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记者问:德国外交部长表示,她不排除德国海军护卫舰从明天开始穿越台湾海峡。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表示:我要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方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一贯尊重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航行权利,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自由为名,挑衅、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亚太地区是全球和平和发展高地,希望域外国家多做有利于和平的事,共同维护地区发展,不要挑衅滋事,不要给台海和平稳定制造麻烦。

在谈到这两艘军舰的具体航行路线时,贝尔伯克表示,这不会提前公布。但是不排除这两艘军舰将航行经过台湾海峡。她强调说,德国军舰享有在国际海域的“和平通行权”,包括台湾海峡。如果此次德国军舰真的航行经过台湾海峡,德国将是继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之后,又一个允许本国军舰经过台湾海峡的国家。

但是,德国的此番举动着实反常。因为相比较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而言,德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态度一直以来都非常谨慎。2021年,德国首次派出军舰在太平洋航行时选择了避开台湾海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德国提前数月就开始高调炒作,这摆明了就是要和美国一道,在台湾问题上搞点事情。但谁要是来台湾海峡闹事,谁就是在挑衅中国。德国真有这个能耐?而且,这相隔万里的,有什么资格过来掺一腿?

而德国政府目前的处境也是挺迷惑的,上个月总理朔尔茨才率“豪华阵容”访华,好话说了一堆,可回头外长就要派军舰来台海?

不仅如此,5月3日至4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中国黄海相关海域训练期间,澳大利亚“霍巴特”号导弹驱逐舰3次派舰载直升机对中方正常训练活动进行抵近侦察滋扰,中国军队对其喊话警告、外逼驱离,相关操作正当合理、专业安全,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实践。我们要求澳方切实尊重中方主权安全关切,停止散播虚假叙事,严格约束海空兵力行动,停止一切危险挑衅行径,以免破坏中澳两国两军关系大局。澳防长马尔斯则对此表示,这是十分严重的不安全事件。

澳大利亚派遣军舰到黄海,主要是在美军的指挥下执行所谓的朝鲜制裁决议。早年,联合国因为朝鲜核试验问题,确实通过了一个制裁决议。但时过境迁,中美俄英法联合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氛围早已不存在。美国与英国联合起来,在欧洲、在亚洲、在隐蔽战线上,不断危害中国与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因此,大国联合实施对朝鲜禁运核查的外部条件,已经消失了。但是澳大利亚作为英美的仆从,缺乏起码的政治自主性和自我判断力,对美国是习惯性盲从。五眼联盟的几个国家,都参加了对朝鲜的禁运核查。

最后,美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哈尔西”号先是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继而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解放军闻警而动,立即组织海空兵力予以坚决回应。仔细观察可见,这艘屡教不改的美舰“惯犯”可谓疲态尽显,劣迹斑斑。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依规跟踪监视并警告驱离。美方行径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是其大搞“航行霸权”、制造“南海军事化”的又一铁证,充分说明美是不折不扣的“南海安全风险制造者”,是南海和平稳定的“最大破坏者”。

在这个背景下,俄方还表示,此次普京出访中国,是践行俄罗斯对中国的保证。

虽然出访的具体时间未定,但考虑到这是普京上任后的第一站,恐不会太遥远。

另有消息称,普京此次前来不止会去北京,还会去另一个城市,当然,具体细节就要等中俄官方的表态了。

总之,普京能在上任第一时刻官宣访华,足以看出,普京对中国的重视,中俄友情的升温。因俄乌冲突,俄罗斯已经和西方国家彻底闹掰,只有中国秉持中立立场,是俄罗斯打破外交僵局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俄罗斯是一个极为重视政治象征的国家,而普京也是一个尊重传统的人。在普京过去的4个总统任期,其每一个任期的外访首站都是精挑细选的,都具有强烈政治象征意味。

在正式连任之前,俄总统普京将中国列为了自己的首要访问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即将连任俄总统的普京,将自己的首访地定在了中国,更是进一步彰显了中俄两国的密切关系。毫不夸张地说,长期的友好合作,让普京对中国充满信心,中俄两国的关系,也必然会随着普京的连任,继续迈上新的台阶。

元首外交是中俄关系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两国元首一致同意继续保持密切交往,就中俄关系和共同关心的战略性问题深入交流。普京总统是主席、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方欢迎普京总统就职后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双方将以庆祝建交75周年和举办中俄文化年为契机,中俄对人类发展进步肩负重要责任。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加强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战略协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有力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除此之外,俄罗斯准备再修建一条天然气管道,可每年向中国输送3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实际上,俄罗斯这一计划完全是基于中俄双方的需求考虑的,2019年年底启用的中俄第一条天然气管道,其运输量在2023年只有220亿立方米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中国老百姓的天然气需求。俄罗斯的这一计划,不仅可以满足中国的天然气需求,还可以促进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冲突持续之际,俄罗斯对欧洲的管道天然气出口去年几乎减半。俄能源巨头天然气工业公司成为西方制裁最明显的受害者,导致其主要收入来源——对欧洲的天然气销售额急剧下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2日宣布去年亏损70亿美元,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数据显示,中俄第一条天然气管道,也就是“西伯利亚力量一号”,该管道的输送量在2023年只有220亿立方米左右,远远达不到中国的需求,也远远达不到俄罗斯出口目标。

总之,普京访华具有政治、外交、历史意义,而我们也期待普京此访能让中俄关系迈向新高度,两国能就捍卫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稳定世界局势达成更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