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南海西花厅中流传着许多传奇的故事,尤其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婚姻令人无比羡慕,甚至人们将他们奉为婚姻的楷模。

然而,人们之所以对他们的婚姻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他们的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只有爱情足够牢固,婚姻自然也会变得美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和邓颖超

可鲜为人知的是,一开始周恩来和邓颖超对于爱情和婚姻都持以“冷漠”的态度,青年时期的他们奉行的是“独身主义”。

第一次见面没有浪漫,没有一见钟情

20世纪19年代,15岁的周恩来进入了天津南开学校,此时还是少年的他,正值思想性格形成最关键的时刻。因此,周恩来和大多数人一样,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对于恋爱和婚姻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南开学校,周恩来成绩优异,文采斐然,更重要的是人品极好,深受老师、同学们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在南开时期的照片

学校创办人严修看中了周恩来,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件事不论放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因为以严修的名望和地位,若娶了他的女儿,前途一片光明。

这是周恩来人生第一次正式面对婚姻大事,可他的反应却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因为他辞却了这门亲事。

事后,周恩来对自己的好友解释说:“我是个穷学生,现在上学的费用都是靠伯父支持,以我这种情况,假如和严家成了亲,日后前途必定不能自己做主,我不希望过那样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周恩来(左一)

虽然年纪尚小,但周恩来已经看透了生存本质,如果心中有宏图大志要发展,就不能因贪图一时的好处而受制于人。

1919年,“五四”运动后,周恩来从日本回到中国,仍到天津入南开大学,并参加天津的学生运动。他被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的代表,四处进行演讲。

在一次集会上,周恩来和邓颖超第一次见面。后来,邓颖超提起当时的场景说:“第一次见面既没有什么浪漫,也没有什么特别,更没有一见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周恩来

的确,周恩来与邓颖超初次见面十分平淡,当时邓颖超只有15岁,只知道台上演讲的周恩来在学生界很有名气。

之后,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周恩来和当时天津学生界中最前进的二十多个男女青年组成了“觉悟社”,邓颖超也加入了里面。两人常在一起开会、办刊物,接触逐渐多了起来。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之间也依旧没有产生爱情的火花,因为当时“觉悟社”的青年男女都奉行“独身主义”。他们互相约定:不恋爱、不结婚,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造中国社会的斗争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和邓颖超

所以,两人的交往虽然频繁,却都是处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阶段。

关于周恩来是从什么时候改变独身主张的,没有人能确切给出时间。不过,从之后周恩来在法国留学的经历来看,独身主张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

很多人都知道周恩来是在法国与邓颖超通信,才有了后来两人的爱情。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与邓颖超表白之前,周恩来还曾有过一个女朋友。

关于女朋友的事,周秉德有幸亲耳听伯父周恩来讲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与留法同学

那是1955年,周秉德与一位年轻的派出所所长谈起了恋爱。为了让侄女有对恋爱的基本认识,周恩来便决定用现身说法来启发教育周秉德。

他说:“秉德,你知道吗,我在和你七妈结婚之前,在巴黎曾经有过一个女朋友。”邓颖超也笑着说:“那个女生叫张若名,那时觉悟社的同志们都说你七伯和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

在巴黎留学期间,周恩来和张若名先后加入了中国少年共产党,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也曾有过共同的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留法期间的照片

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周恩来发现张若名并不是他理想的结婚对象,因为她仅仅是同情革命,而他需要的是与他志同道合,经得起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战友。

周恩来告诉侄女:“就是这样,我选择了你们的七妈。”

用最吓人的话,表达最深情的爱

在经过两个阶段对恋爱、婚姻的理解之后,周恩来对待感情愈发成熟起来。确定自己的想法之后,周恩来便开始与正在国内的邓颖超通起信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和邓颖超

婚后,邓颖超一直不知道当初周恩来是从什么时候对自己有感觉的。直到有一次闲聊,周恩来才突然说:“还记得当年在天津开大会吗?你第一个登台发言,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或许是冥冥之中缘分已经将他们绑定在了一起,周恩来一眼就看出邓颖超就是他心目中那个与他共同经历风雨的人。

在浪漫的法国巴黎,周恩来情之所动,向邓颖超发出了一封封信件。据邓颖超回忆,周恩来虽然没有挑明,话里话外却已经有了追求她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时期的邓颖超

但邓颖超那时不知道周恩来已经分手,所以并没有仔细考虑周恩来在给自己的信中字里行间表达出的爱意。

当时邓颖超也考虑到自己到了结婚的年龄,可她并不确定自己要找什么样的人,只是觉得结婚大事要慎重。

或许是感受不到邓颖超的回应,周恩来逐渐有些着急,一封封信不间断地追得越来越紧。到后来担心邓颖超误会他与张若名的关系,还特意解释他们因政治观点不合,已经分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时期的邓颖超和同学们的合影

面对周恩来强烈的爱意,邓颖超羞红了脸,从未遇到此类事情的她,只好求助于自己的母亲。考虑到周恩来还在国外,现在确定感情太早,母亲建议邓颖超还是等他回国后再答复。可周恩来却等不及了,他一封接着一封地催问,迫不及待地想要赢得邓颖超的心。

1923年,邓颖超再次收到了周恩来寄来信封,她小心翼翼地打开,却见里面是一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像的明信片。周恩来在上面写道:“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邓颖超看后愣住了,良久才反应过来,紧接着感到心中一股暖流经过,这是多么英勇的革命誓言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和邓颖超

经此一事,邓颖超决定与周恩来确定恋爱关系,她将自己的意见告诉了母亲,母亲默许了。就这样,周恩来用最吓人的话,表达着最深情的爱,赢得了最美的心。

1924年,周恩来从法国回国,第二年,他与邓颖超在广东举办了婚礼。此后,这对恩爱夫妻携手走过了半个世纪。

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婚姻是美满的,尽管婚后有数不清的磨难,但他们的爱情始终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和邓颖超

一次,延安开三八妇女节座谈会,到会的女青年起哄让邓颖超讲述当年与周恩来的恋爱故事。邓颖超站起身,很干脆地背了一段周恩来在法国时给她写的信。

此时,距离写信已经过去了20年,大家都惊叹邓颖超有如此惊人的记忆力。邓颖超却说:“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心里想着他。”

还有一次,周恩来也遇到了“盘问”,对方一直让他讲述是怎样恋爱的,周恩来幽默地说:“我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好多同志都配上对了,我啊,就掰起指头算,就算到了你们小超大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和邓颖超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多年,但晚年邓颖超回忆起来,脸上总是洋溢着只有年轻人恋爱时才有的幸福的表情。从1923年确认恋爱关系,到1976年周恩来去世,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他们的感情一直没有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