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公元386年,前秦政权四分五裂。

鲜卑族的拓跋珪趁机在牛川自称为王,并建立起了代国,都城定在了盛乐,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

或许,他觉得这个代王实在是太不好听了,所以没多久之后就改成自己为魏王,毕竟三国时期的魏国,那可是一个相当强势的政权,而不可一世的曹操也是令人敬仰的魏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拓跋珪以此来自称,自然也有向曹操看齐的意思。

两年之后,拓跋珪正式又将国号改为了“魏”,史称北魏,并将都城迁到了山西大同,而他也在群臣簇拥之下登基称帝,即道武帝,北魏就此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高光时刻。

拓跋珪之后,北魏又出现了两位相当有作为的帝王,太武帝拓跋焘和孝文帝拓跋宏。

北魏在这两位仁兄的带领下,正式成为了虎踞北方的霸主,其中拓跋焘统一了整个北方,而拓跋宏迁都洛阳,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将自己的民族和政权进行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北魏政权良性发展。

纵观北魏的历史,拓跋宏绝对能算得上是一位极其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的带领下,北魏强极一时、风光无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令人悲哀的是,当拓跋宏握紧拳头打算将北魏的荣光带到南方时,他的后院起火了。

日理万机的拓跋宏总是没有太多的时间混迹于后宫,这就让他的皇后冯润很不满,为了解闷,冯润私通朝中宦官,被告发后却痛哭流涕替情夫向拓跋宏求情,拓跋宏怒不可遏,结果被活活给气死了。

拓跋宏去世的时候,年仅33岁,临终仍心怀“仰光七庙,俯济苍生”之志,只是谁能想到他是被自己的皇后给戴了绿帽子而悲哀离世?

拓跋宏的两位皇后

拓跋宏是一位相当励精图治的皇帝,也是为数不多的比较专情的皇帝,拓跋宏一生一共有两位皇后,她们两人都是孝文帝母亲冯太后的侄女,按照辈分来算,她们都是拓拔宏的表妹。

拓跋宏的第一位皇后,名叫冯媛,是冯太后哥哥家的女儿,长相非常漂亮,深得拓跋宏的宠爱,但是她还是被废掉了,缘由是拓跋宏的汉化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拓跋宏亲征之后没多久,便以南伐为名,将都城迁到了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族的旧俗,开始在北魏推行汉制。

可是要改革旧制谈何容易,拓跋宏的改革自然受到了重重阻挠。

但是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反而坚持改革,最先推行的便是穿汉服/说汉话,为了推行改革,他甚至还将自己的姓氏改为了“元”。

为了让全国人民看到他的决心,他率先穿起了汉服,为群臣起了一个表率的作用。

面对阻力,他还直接颁布了法律,要求30岁以下的人,一律要遵守改革制度,穿汉服说汉话,不服从的人就要被重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拓跋宏的高压之下,全国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当然也包括拓跋宏自己的后宫。

可是冯媛对于这一改革很抵触,她虽然穿上了汉服,但始终不愿意说汉话,总是坚持说北魏的方言。

这让拓跋宏很是为难,但是为了将改革推行下去,他忍痛将冯媛给废掉了,并且安排他到瑶光寺出家为尼。

后宫无主,这自然说不过去,随后他便迎娶了另外一位表妹冯润,并将她立为了皇后。

皇后私通朝中宦官

冯润此人生得十分美丽,但是脾气也非常骄纵,尤其是耐不得寂寞,这就为她后来的荒唐埋下了伏笔。

在拓跋宏将她立为皇后的前几年里,由于拓跋宏一心思索要南伐,对于后宫之事也看得很淡,再加上常年外出打仗,冯润自然时常独守后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冯润在寂寞中饱受煎熬的时候,一个叫高菩萨的官员走进了她的心门。

这位高菩萨还真是一位“菩萨”,看着冯润的孤独寂寞,他便主动嘘寒问暖,由于长得一表人才,自然也博得了冯润的欢心,趁着拓跋宏外出的时候,两人时常勾搭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