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我听说你在军衔申报表上填写了中将?是怎么回事?以你的资历,评个上将完全不是问题啊?”

1955年首次授衔前夕,陈奇涵将军的老首长、老战友陈赓找到他,当面向他问出了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奇涵

“老首长,您是知道我的,我从来都不计较个人得失,现在的新中国是无数同志和老百姓共同努力换来的,我区区一个陈奇涵,还计较什么?”

面对老首长的提问,陈奇涵大笑了几声,随后用平淡的语气回答道。

不过,陈奇涵没有想到的是,尽管他自己申报的是中将,但毛主席在得知后特地嘱咐有关同志:

“陈奇涵是位老同志,贡献也很大,理应授予上将。”

就这样,在不久后的9月27日授衔仪式上,58岁的陈奇涵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57位开国上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运动的“代表旗帜”

陈奇涵早年曾在赣军中待过几年,22岁时考入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并转入了广州护国第二军讲武堂。

毕业后随即进入赣军,先后担任过排长、连长等职务,也算得上是一名小有成就的青年。

然而,在军阀部队中待得久了,陈奇涵越发地对军阀内部的腐朽感到厌恶,如此作风低俗的军队又怎么能够给百姓带来幸福?

恰巧此时国内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各地军阀为了利益开始混战,陈奇涵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了一副明志楹联:

“戡乱定中原,万国衣冠朝我族;揭竿除暴政,千秋事业著丹青。”

看到军阀的胡作非为后,陈奇涵就此彻底对军阀失去信心,在这年转而投奔了广东革命政府,投身于革命事业中来。

加入革命政府后,陈奇涵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参与了北伐战争,不久后进入黄埔军校深造,也正是踏出的这一步,他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

在黄埔就读期间,陈奇涵积极表现,被选为学员队队长以及政治队长,也借此结识了一大批我党人士,其中就包括他的入党介绍人陈赓。

不仅是陈赓,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也对陈奇涵青睐有加,很是看好这个年轻人,曾和他深入交谈过几次。

1925年,28岁的陈奇涵在陈赓的引荐下,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斗士。

翌年六月,党组织为在赣南一带发动群众并建立中共组织,决定挑选一位同志前往赣南地区进行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奇涵得知后主动请缨,他本就是江西人,前往赣南工作对他来说得心应手,组织也顺势同意了他的请缨。

这年仲夏,陈奇涵带领几名同志来到赣南地区开始工作,为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革命工作中来,陈奇涵决定创办期刊读物,将党的思想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这便是《贯彻日报》。

报刊创立后,陈奇涵亲自审阅并外出派发,积极在一线宣传革命思想,使得赣南一带的群众对于我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为日后赣南起义的发展和赣南苏区的建立奠定了群众基础。

在陈奇涵的工作下,赣南一带许多青年志士纷纷加入我党,投身于革命事业,为我党招揽并培养了一大批革命人才。

在赣南深入工作半年后,陈奇涵被组织调往南昌,担任第三军官教导团参谋长,这个团的创办人正是朱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陈奇涵是我党中较早和朱德同志搭伙共事的同志之一,无论是从参加革命的时间还是贡献上来讲,陈奇涵都是元老资历级别的。

这之后,陈奇涵的主要工作地方依旧是在赣南一带,负责赣南地区的革命活动和领导工作。

1928年年初,赣南起义爆发,2000余名农民为了反抗土豪劣绅的压榨,决定举行起义,陈奇涵就是领导此次起义的人之一。

起义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迅速赶到支援,钱大钧奉老蒋的命令,率领国民党第二十师抵达赣南“清共”。

为了彻底消灭赣南地区的革命党人,国民党军队打出旗号:兴国县共党之首陈奇涵,毋庸审讯,就地枪决!

不仅如此,国民党军队还发布了悬赏令,以5000元的高额赏金悬赏陈奇涵的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大钧率军队抵达兴国后,迅速来到陈奇涵的住处,二话不说便放了一把火,将陈奇涵的房屋彻底焚毁。

好在陈奇涵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事先已经转移,因此并无生命危险,但是面对国民党军队铺天盖地的通缉和搜查,陈奇涵仍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为应对国民党的镇压和暴行,陈奇涵指挥兴国农民武装进行游击斗争,用“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方法,将钱大钧和他的部下耍得团团转,最后气得国民党军队在一个人都没有抓到的情况下,对着天连开数枪发泄。

一段时间后,国民党军队毫无所获,只得悻悻离去,而陈奇涵则继续带领着农民进行起义斗争。

4月中旬,陈奇涵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带领农民成功击毙当地一名为非作歹的恶霸地主。

之后几个月中,陈奇涵指挥兴国农民武装联合红二团攻打兴国县城并一举成功,但由于敌军之后迅速反击,农民武装被迫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此次失利后,陈奇涵意识到仅凭农民武装很难取得革命的胜利,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壮大队伍,增强革命力量,才能更好地进行革命斗争。

故此,陈奇涵开始改造、壮大农民武装,并和红二团相互配合,在赣南一带进行游击战。

队伍壮大后,陈奇涵决定再次攻打兴国县城,这一次武装部队迅速占据县城,随后彻底摧毁反动政权,使得兴国县城成为了他的“大本营”。

不久后毛主席率领红四军转战赣南一带,在听取了陈奇涵的工作汇报后,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

“做得好哇!今天兴国红了,明天整个江西就会红!后天整个中国都会红遍!”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次会面后不久,陈奇涵曾和毛主席有过一次“饭局”,这次饭局也留下一桩美谈——“四星望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