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新中国,前进!”

对于这句话,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听过。

这是伟大英雄先烈董存瑞战士,舍身炸暗堡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过去几十年来,我们几乎没有对这句话产生过疑问,所有的关于董存瑞英雄事迹的宣传中,无一例外用的都是这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现在我们要说的是,可能过去我们都被这句话误导了。

因为英雄董存瑞最后说的,并不是这句话,而是仅仅两个字。

至于是那两个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中国人民的好儿子

2018年,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门,为了缅怀伟大英雄,激励后辈学习英雄前辈不朽精神。

特地制作了我军史上十位光辉人物挂像,毫无意外,董存瑞同志光荣入选。

其实,稍微了解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英雄董存瑞的故事,他的举手“扛炸药”的伟岸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新中国,前进”的最后一声呐喊,早已家喻户晓,代代相传。

英雄董存瑞用身体作为支点,炸掉敌人暗堡的事迹毋庸置疑。

但关于他生命最后,对战友的一声“为了新中国,前进”这句话,却引发了争议!

董存瑞,是在1948年的隆化战役中牺牲的,当时为了解放隆化县城,我军与驻守隆化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战斗。

战斗的重点战场,就位于过去的隆化中学,敌人据守这个要点。

不仅集合了当地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而且修筑有大量重工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暗堡后面隐藏有重重机关,只待我军一到,各种重火力便一起发射,势必对我军造成大量伤亡。

事实上,战斗过程也正如国民党预料的一样。

当时的我军扫清了外部障碍,大部队已经直逼隆化中学正面,只待冲锋号一响,战士们便发动总攻一举拿下敌人据点。

但敌人修筑的高大暗堡,摆明了背后埋藏有大量重武器。

为了减少战斗伤亡,已经担任爆破班班长的董存瑞主动请缨,趁大部队发动总攻之前,去拔掉对方的暗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之前,董存瑞所在的班已经立下了几次大功。

这次任务他们原本可以不上,换做别的班去完成。

但董存瑞考虑到战斗紧急,任务艰难,没有选择留给其它同志,也没有选择指派班上其它同志,而是由他自己亲自前去完成任务。

因为总攻时间已经不多了,部队首长没有选择,只能决定让董存瑞去执行这个任务。

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次的危险非同小可,稍有不慎,董存瑞就会牺牲。

但眼下,已经无路可选了,因为不仅要派人去,而且还要尽最大可能性成功。

除了董存瑞,没有其它合适人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董存瑞在战友火力掩护下,携带炸药快速向敌人碉堡前进。

尽管敌人发现了他,但好在他左躲右闪,成功到达了敌人暗堡处。

时间在一点点逝去,总攻冲锋号马上就要吹响了。

但董存瑞却发现了一个要命的问题,敌人的桥型暗堡距离地面过高。

如果将炸药放到地面根本起不到作用,但暗堡下根本就没有可供支撑炸药的支点。

眼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留给董存瑞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可董存瑞左试右试根本找不到成功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战斗冲锋号吹起了,大部队发动了总攻,董存瑞已经没有选择了。

眼看着暗堡中敌人的火力,凶猛向可爱的战友射去,董存瑞作出了一个所有人想不到的动作。

“他高高举起炸药包,身体直挺挺,用手牢牢托举住炸药,毫不犹豫拉动了引线。”

顺势喊出了生命中最后一句话。

英雄不朽,后辈当永远铭记

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

过去荧幕上、宣传书上都是这么描述的。

但董存瑞的战友们,却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就是董存瑞临死前的那句话,根本不是“为了新中国,前进!”

而是仅仅只有两个字:“卧倒”。

那么这个说法可靠吗?

我们从当时的实际环境来分析一下。

激烈的战斗,嘹亮的冲锋号,敌人凶猛的重机枪火力。

面对蜂拥而上的战友们,以及马上将要爆炸的炸药包,董存瑞极有可能对战友喊出的两个字就是“卧倒”。

因为在爆炸后,他不想自己的战友因此受伤。

因此才会极力大声提醒自己的战友,尽管这是他人生最后的一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董存瑞的战友也许并不是空穴来风,他所说的完全是符合当时情况的。

那么,为什么这个说法并没有广为人知?

即使后来宣传有误,也不可能一直没有参加战斗的战友提过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我军可能知道董存瑞牺牲前的实情,为了树立他英雄的伟大光辉形象,为了激励后辈向他学习,宣传成了现在广为人知的这句话。

可能有人会对此感到不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其实,我们仔细想想。

这么做不仅符合宣传的需要,而且对于董存瑞的英勇事迹,伟大形象确实拔高了很多,也更容易激励其他人向他学习。

要知道,董存瑞只身举炸药牺牲是真。

为了减少其它战友的伤亡,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也是真,他原本可以放弃这个任务,好好地活下来。

但为了早日赢得战争的胜利,看到新中国成立的那天,他毅然决然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最后的胜利。

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因此,“为了新中国,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到他身上并没有什么不妥,也不存在误导广大人民的意图,更不会矮化董存瑞的高大形象。

因为这句话用在董存瑞身上,恰如其分!

董存瑞牺牲的时候,才年仅19岁。

这个年龄,放到今天的人们身上,不过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但董存瑞告诉我们,19岁也可以成为伟大不朽的英雄。

就冲着他的这种大无畏精神,董存瑞入选十大光辉军人形象,当之无愧!他的精神,也必将在新时代影响一批批后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