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河南5月15日报道(杨昆龙 郭勇睿)5月13日,漯河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发出提醒,要求各县区教育局(直属分局)和市属中小学校禁止“烟卡”进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漯河市教育局在提醒中说,近期,发现一种名为“烟卡”的物品在在未成年人群体中迅速流行,并受到部分学生的追捧。这种“烟卡”通常以卡片形式存在,由香烟盒制作而成,学生可以通过自制、购买或与他人进行拍“烟卡”游戏获取。根据香烟价格,“烟卡”被划分为不同等级,其中利用“高档烟”制成的卡片甚至成为学生炫耀的资本,进而引发有学生为了搜集“烟卡”,不仅向抽烟的家长索要,还在路上、垃圾桶里捡拾烟盒制作。更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学生拍“烟卡”已脱离游戏层面,正在升级为“赌博”,输的同学要么把相应数量的“烟卡”给赢的一方,要么直接给现金或其他物品。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而且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诱导学生沾染赌博陋习。

对此,漯河市教育局提醒各县区教育局(直属分局)和市属中小学校在三方面杜绝“烟卡”蔓延。

一是严格校内管理。各中小学校要立即开展全面排查,确保校园内不存在任何“烟卡”携带和使用现象。同时,要明确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携带和使用“烟卡”,并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二是强化教育引导。“烟卡”上的香烟标识可能引发学生对香烟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望,进而增加他们尝试吸烟的风险。学校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版面等渠道,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明确告知吸烟对身体健康的严重损害,帮助学生树立拒绝烟草、珍爱生命的健康意识。同时,要加大“烟卡”危害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烟卡”的潜在危害和不良影响,从而自觉远离。学校教职工发现学生携带和使用“烟卡”时,应及时予以制止并进行沟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是加强家校共育。各中小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通过家长会、家校沟通群等途径,引导家长充分认识“烟卡”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并督促家长及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共同营造家校共育良好氛围。同时,家长要多关注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不良诱惑。若学校或家长发现有沉迷于收集、交换“烟卡”的苗头,要及时相互告知,共同进行教育引导,及时纠正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