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讲了辽沈战役中新5军的情况,今天来聊聊范汉杰集团旗下所有兵力的部署情况。

在辽沈战役中,锦州范汉杰集团是一个重兵集团,总人数大约是15万人,和一个满编兵团人数相当,但是实际上,这15万人里面,正规部队也就一半左右,剩下的都是后勤和保安团等。

这15万人,也不是全驻守在锦州城,而是沿着北宁线,从西到东,呈现出一字长蛇阵,淮海战役的是常山之蛇,辽沈战役的这个不知道叫什么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驻守锦州城的是卢浚泉的第6兵团之93军的两个师,60军的184师,新8军的两个师,共计5个师,此外还有后勤,保安团等。

辽沈战役开打后,卫立煌又从沈阳空运了79师去锦州,但是由于运力不足及东野火的威胁,只运去了2个团,236团没有去,79师本来是隶属于郑庭笈的49军。

所以,满打满算,锦州城的兵力也就6个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3军的另一个师在义县,就是锦州北边的一个县城,是锦州的北大门。

新8军的另一个师在高桥,高桥这个地方,可能有的人很少听过,这个地方离塔山很近,在锦州和塔山之间,当时4纵和11纵等部在塔山阻击侯镜如的东进兵团时,一纵作为总预备队,主力就在高桥,承担着定海神针的作用,101的那句经典台词:总预备队不动,就来源于此。

辽沈战役开始前,塔山也是有国军驻守的,就是暂编62师。暂编62师本来是隶属于新6军,法库战役中,大部被歼灭,残部撤到锦西重建,那段时间是隶属于李弥兵团的第9军,后来脱离9军建制,直接归属于范汉杰指挥。

不过我查资料的时候,说是暂编62师只有2个团,3团欠缺,不知道是没有重建,还是调到其他地方去了,了解的朋友可以补充下。

辽沈战役开始不久,东野4纵一个突袭,就把高桥的新8军一部和塔山的暂编62师给打跑了,新8军一部向北逃窜,跑回锦州城,暂编62师向南逃窜,跑到阙汉骞54军的防区——葫芦岛。

阙汉骞的54军在战前,驻防于锦西、葫芦岛和兴城,西南边的绥中县是新5军的防区,东北边就是塔山了,东野4纵把塔山与高桥拿下后,葫芦岛与秦皇岛等地的国军就失去了向锦州靠拢的机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就是为何,后来新组建的侯镜如的“东进兵团”还未完全到位,阙汉骞的54军已经先一步发起进攻,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离得近,不需要集结,就能直接发起进攻,更何况,暂编62师从塔山败退下来后,可以当做先锋,上去再卖一波,吸引火力。

以上就是整个范汉杰集团旗下兵力的具体情况,我们再次总结下:

最精锐的阙汉骞54军并未驻守锦州,而是在锦西、葫芦岛、兴城。

新5军驻守北戴河、山海关、绥中一线,担负着与华北“剿纵”沟通的任务。

新8军的两个师驻防锦州,1个师驻防高桥,开战后,高桥的那个师也逃回锦州了,这个师运气不太好,如果当时他们向南跑,和暂编62师一起跑到葫芦岛,和阙汉骞54军汇合,那他们的结局就大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