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儿八经的武侠剧,好久不见。

别误会。

Sir说的不是仙气飘飘的仙侠,不是你侬我侬的古偶。

而是真正发生于民族危亡的乱世,以个人之力斡旋宏大叙事的英雄传说。

本来今年已经快要过半,感觉没啥指望了。

没想到来了个空降兵。

等不及给国产武侠,续上一份新的答卷

天行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剧白一骢,网剧老熟人,代表作《三体》《老九门》《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暗黑者》。

但这次稍有不同,相比其他大多改编自经典IP的武侠剧,《天行健》却是老老实实的原创,背景又设在清末民初,主打一个考验编剧文史功底。

卡司豪华。

许多熟面孔,一波情怀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哎,多少90后的童年记忆啊。

阵容这么下血本,质感稳了?

别急。

要知道武侠剧最不能缺的除了好演员,还有最重要的:故事。

真正的江湖和武林,永远都是人类欲望的想象共同体。

01

“一件藏宝图引发的血案”

许多武侠故事都逃不开“老三样”:

宝物、大侠、江湖。

就第一样而言,可以是兵器,是秘籍,是宝藏:

比如金庸笔下的倚天剑屠龙刀,《鹿鼎记》里的四十二章经,或是《雪山飞狐》的李自成宝藏,串起整个武林躁动的导火线。

《天行健》也是如此。

清朝末年。

光绪帝和慈禧驾崩之后,一份传说中的宝藏,浮出水面。

某个夜里,清廷发现文渊阁被盗,藏宝图不翼而飞。

这可是笔足以救国的大财富。

国库告罄

我也曾经打过净坛密藏的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缺钱的清廷不得已放下面子,紧急摇人。

谁来?

他们从牢里捞出了人称“清代狄仁杰”的门三刀(秦俊杰 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武双全,根正苗红,高干子弟。

顶配人设自带超强破案buff

结合“大清要变天”的民间流言,门三刀一眼就看出了关键:

这个贼不是想偷图,是想窃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要造反?同盟会的革命党吗?

恰巧。

此时天津的一个小镇里,出现了一桩特大杀人案,九人被害。

△ 老邢:亲娘嘞,影响仕途啊

死者,是一群穿西装的人,疑似同盟会回国人员。

而凶手,则是异族打扮的棱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和藏宝图又有什么关系呢?

门三刀经过调查发现,这群棱西人实则是当时江湖上的一大剑派,掌门卓不凡(刘宇宁 饰演),他们受人指使,偷窃藏宝图,杀掉了知情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九个人就是为了

要和一个持有宝藏线索的人交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钱吗?

不。

他们渴望一个来自于权威的正名。

无论我们在武学上取得多大的成就

始终还是被人看做异类,难成正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个“正名”。

只有他们倚靠的大清王爷淇亲王能给到他们。

没错。

这个故事说到现在,终于清晰了起来

淇亲王是当时少有的激进派,坚持罢黜皇帝,将中央集权制改为君主立宪制,是个不折不扣的野心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剑派自命不凡,但仍需要官方背书,不得不屈居人下。

而淇亲王呢?

他虽然需要资金发动政变,但打心眼里不相信这些草莽之辈。

于是一方求变,一方求名,表面上合作寻宝,实则心思迥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卓不凡手持藏宝图,先发制人。

门三刀螳螂捕蝉,伺机而动。

别忘了。

还有只黄雀

天津命案发生地有个叫王家洛(庞瀚辰 饰)的小捕快,他死死地跟着卓不凡等人,试图将其捉拿归案。

不信奉任何权威的他。

成了各方势力间,唯一的变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守旧派,野心家,革命者,清道夫。

甚至还有虎视眈眈的日本人。

一场藏宝图引发的血案,就此拉开帷幕。

02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或许你也意识到了,在这个故事里,时代背景异常重要。

武侠小说热衷于将背景设置于乱世,因为只有在“巨变”的年代,才能体现出侠义精神的“不变”。

这也是武侠小说在清末民初期间流行的重要原因。

而武侠的第二层意思。

便是在武林争锋的表象下,讲述着乱世里的人

社会巨变。

侠义不变。

但,《天行健》不同的是,它说的,却是“变”。

什么意思?

剧集的背景,设置于宣统二年。

也就是说。

在第二年,清帝便会发出退位诏书,大清王朝正式结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看这几股势力,会发现,其实没有人真的因循守旧,试图做那个腐朽的王朝追随者。

他们都在求变。

只不过是“路线”不同而已。

比如门三刀。

其实剧集一开始,就已经交代完了门三刀的政治倾向。

1898年,光绪帝发起百日维新。

大清朝摇摇欲坠,天子站在简陋的龙椅前,向群臣诉说本朝如今的惨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之世势

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危局

因循守旧

固步自封

只会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衰弱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希望在座诸君

能够以强盛国家为己任

正视现实 发奋图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有个绝妙的镜头。

光绪逆光而立,面前是跪倒一片的朝臣。

他形同光源,看似是意见领袖,实则呢?

模糊不清。

似乎暗喻着变革的困难,与他本人所代表的皇权,早已盛极而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站在他身旁的是门三刀。

维护皇权的御前侍卫,是他的第一重身份。

光绪言辞铿锵,字字入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戊戌六君子被杀,光绪帝被慈禧幽禁于中南海瀛台。

三年后,辛丑条约签订,李鸿章割地赔款。

门三刀入狱的十二年,也是大清朝不见天日的十二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就决定了。

门三刀在接手藏宝图任务的时候,他心中的信念更多来自于曾经。

他相信清廷的新政定能成功。

再加上表面上国际的看好,这使得他记忆中的大清朝,并不是眼前的破败样,言犹在耳的回忆坚定了他求变的心。

属下定破楼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是求变。

其他人呢?

淇亲王代表的是不破不立的新观念。

身为和硕亲王,女婿身在北洋军阀之内,自己本身又是亲英派,从实权到思想上都铁腕铮铮,有激进的资本。

这里有个小彩蛋。

亲王的家私通常以古玩珍宝为主,但淇亲王的府里还放了另一件宝物。

一副完整的中世纪骑士铠甲,搭配背后的十字形窗格。

相较其他的布置,有些格格不入。

但哪怕如此,淇亲王仍旧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进一步坐实他欧化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有趣在于

淇亲王作为皇权的既得利益者,却又禁不住被外来的民主思想所感染。

他看不起皇族的懦弱,却又否定基层力量,本质上还是老一套的血统论。

并没有多少考虑到百姓。

那些头脑发热的革命党,能成伟业?

贩夫走卒之辈,他能明白怎么勤政爱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种“变”是反武侠吗?

不。

不如说,这是一种武侠故事特有的不确定性。

今天的我们在看历史剧时,总不免会带有些上帝视角,因为知道发生了什么,借此估量每个人的命运、生死。

但武侠不同。

侠,是夹在朝堂与黎民之间的那层不确定。

侠,是乱世之中唯一的变数。

比如,除却紫禁城内的两股势力:以卓不凡为首的剑派也好,理想主义者的小捕快也好,他们的存在,其实是一种“暧昧”。

没人知道他们会变成什么样,也就无人预知他们的结局。

面对国破人亡。

所谓的武林正义将是如何?

大清将亡。

那些习惯于侍奉朝廷的蝼蚁,又是如何?

如果说,此刻的他们或许还停留在对身份的执意。

那么未来的某一刻。

他们是否会褪去属性,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重新审视自己之于时代的意义?

读圣贤书有什么难的

难的是

把圣贤之声说给人去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底。

一张藏宝图,看上去是一笔人人争先,主导乱世浮沉的财富。

实际上呢。

正与邪,善与恶,内忧与外患。

世间大小。

都将成为时代的一抹残影。

而这样的结局,无论好坏,已经是一个人,一位侠,所能做到的极限。

因为就像那句台词说的。

人的命短。

命长的,终究还是王朝。

03

“十万头颅血”

徐浩峰曾说过,武侠的魅力之一,是里头有中国人的样子。

因为说到底。

武侠的视角从来不会停留在庙堂,而更多地,是从底层的众生相出发。

而这。

也是武侠的第三层:江湖。

“以武犯禁”的江湖。

生机勃勃的江湖。

所以对于Sir来说,这会是考量一个武侠故事,究竟是落在实处还是空中楼阁的关键要素。

在《天行健》里。

我们能看到不少场景,试图去贴近清末民初的真实中国。

比如一个细节。

片头曲内,时不时闪过一些黑白影像。

这就是历史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会使枪的民兵,抽大烟的胡同子弟,光绪二十九年创刊的《商务报》……

种种画面,堆叠成20世纪的北京旧象。

没错,相较于传统武侠更多将笔触留给各类扫地僧式的角色,近代武侠的特点,便是更多地着眼于小人物。

乱世之中还能做什么呢?

百姓们汲汲营营,但求温饱。

不同地域,搭配不同菜系(给道具组加个鸡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煎饼大葱、松鼠桂鱼、清蒸黄花鱼、大闸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间杂艺。

糖画、喷火、皮影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似乎看不到任何兵荒马乱的迹象,所有人都如常生活。

但。

这里有一个不说,你都很难注意到的细节。

清兵过境。

本来赶路的人也好,路边支起摊子做生意的小贩也好。

他们都趁官兵没走到身前就自发避开,生怕有所冲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姓们的应激,悄悄揭开了武侠故事的最深层。

原来无论多么宏大的叙事,多么沸腾的变革,究其根底,仍旧是以民生的多艰为代价。

人们看似平和度日。

实际上。

他们面对清兵,面对洋人,面对不知道哪天就会冒出来的“新权威”,只有时刻自危的份。

江湖的险恶不仅在于朝堂。

更在于将小部分人的欲望弥散开来,临摹出大多数人的悲苦。

目前剧集只播出了几集,我们尚无法一窥全貌,但可以看到的是,创作者其实有意于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并试图打造出众生相来。

比如。

这样的众生相,除了百姓,还有片头中,取消科举后,郁郁而终的文人。

写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白幡,成为他们自戕的上吊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反派的杀人机器。

是被昏庸的清政府与炎凉的晚清世态,共同造就。

钱七本不在江湖

其实他是内务府培养出来的杀人机器

慈安太后暴毙后

就在那年他从内务府逃走了

-还能继续杀人吗?

-能杀

而且更贵

不过他收到的所有钱

会直接烧给他的妻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把大清朝的式微比作一盘残局。

那么显然弃子,更是无人问津。

果不其然。

钱七作为杀手穷尽半生,最终的宿命同样是被杀死,形成一道轮回。

这里的镜头,更是为他的结局注入一丝悲凉

钱七死前,望向天空。

树叶飞舞盘旋,扑簌簌落下,耳边只剩昏鸦嘲哳的鸣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

Sir还想聊一个人,唐雨。

一个戏份只有几分钟的小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作为剑派里为数不多念过书的人,空怀有一腔热血,却无处施展。

好不容易发现了同盟会。

他的梦想是参加革命,救国报国。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结局呢。

因为藏宝图事件,剑派被门三刀和捕快两股势力一并对付,终究是寡不敌众。

唐雨。

人如其名,死在一个下雨的夜晚。

注意这里的镜头:溅上鲜血的绿叶,与雨水里流淌的红色形成鲜明对比,体现生命于方寸间的流逝。

以及属于他的最后一幕。

那句诗,那个未酬的壮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的武侠是什么样,无人可以咬死定论。

但最起码。

《天行健》在试图给出自己的答案。

它直白地告诉你

无论是武林人士也好,庙堂官僚也罢,还是你出身草根,都可以怀揣对未来的畅想,并在乱世中求索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宝藏后续如何?

重要,却也不再重要。

因为武侠的魅力从来不在于一个单调的结果。

它向内,是展现几代人的得意与失意,天下熙熙攘攘,皆生根于时代并作用于时代。

但向外呢?

是一股留给今天的后坐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轨于如今的现实。

如今的年轻人,又有多少记得这份忠义,这份豪情?

说到底。

武侠的存在,或许不在于其本身到底如何纠葛,如何奇情。

而在于它永远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一种模板,一种面对问题,面对现实波澜不惊的姿态。

所以哪怕消失千百年,无数的英雄豪杰都已沦为时代车轮的硝烟粉尘。

但只要有武侠。

这些中国人自照的镜子,便永不会褪色,缺席的勇气,也能重新在场。

在一个哪怕往下走的世界,坚定不移地向上走。

哪怕命运无常。

哪怕世事难料。

依旧齐头并进,不止不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