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充公安

“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

今天是第十五个

全国公安机关

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

从2010年公安部确定第一个

“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以来

“5.15”已经从一个简单的日期

变成一张全国公安机关

经侦宣传活动的响亮名片

守好国家和百姓的“钱袋子”

是“5.15”不变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线下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工作力度,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和社会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关注,并参与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工作,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统一部署,南充市公安局组织各分、县(市)局在辖区繁华场所设立宣传站点,集中开展了以“与民同心,为您守护”为主题的“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岳剑出席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公安局、顺庆区分局在体育公园广场设立主宣传站,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税务局以及驻市各银行、保险等19家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01

NANCHONGGONGAN

发放宣传手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当天,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重点围绕非法集资、网络传销、假币犯罪以及非法证券、银行卡诈骗、合同诈骗等常见多发性经济领域违法犯罪的犯罪形势、特点和手法,向广大群众剖析典型案例,传授防骗知识、自救技巧。

02

NANCHONGGONGAN

参观宣传展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NANCHONGGONGAN

接受群众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区两级公安经侦民警就当前打击传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老年人保健品诈骗等热点问题,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

送法进企业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企业主动用法捍卫自身利益意识、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提升企业员工的法律认识水平。近日,南充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深入辖区六县三区为近千名企业职工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活动主要就企业发展相关的涉企违法犯罪、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开展普法宣讲,与企业负责人共同研究探讨目前存在困难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分析企业在债务履行、合同执行、安全生产、内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现场民警结合公安机关实际和法律法规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精准开展法治服务。

活动中,针对部分员工反映不明电话、陌生包裹等现象,经侦民警细致耐心地进行反诈和网贷知识普及,深入讲解防范技巧,让企业员工提升识骗、防骗能力。

集中观影活动

为深刻揭露传销犯罪的作案手法,提高市民识别传销、拒绝传销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牢牢守住“钱袋子”。4月10日-12日,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联合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交通银行南充分行、南充交通音乐广播FM91.5,共同开展警银同心反传销•全民筑牢安全网系列宣传活动,并邀请群众走进影院共同观赏电影反传销电影《草木人间》。

经济犯罪看似遥不可及

其实陷阱早已埋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经济犯罪的常见类别包括哪些?

如何有效防范经济犯罪?

01

画大饼的非法集资

为引诱群众,不法分子往往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编造各种虚假项目,以签订合同、投资理财、投资入股等名义,承诺高额固定收益;为了骗取社会公众信任,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采取明星代言、发布广告、刊登专访文章、广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点击观看视频)

02

裹糖衣的传销犯罪

传销的本质是“庞氏骗局”,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传销也披上了迷惑人的外衣。那么“什么是传销呢?”以及“从事传销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点击观看视频)

03

冲昏头的洗钱犯罪

不法分子常常在网络上发布兼职诱惑在校大学生参与,这类兼职门槛低,而且工作内容简单,仅需缴纳保证金并提供个人的收款二维码即可参与。缺少风险防范的参与者获得了利益以为做兼职很容易,天上掉馅饼了,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了“跑分平台”的一员。

(点击观看视频)

04

玩概念的传销犯罪

混淆投资理财概念,让群众在眼花缭乱的新名词前失去判断。不法分子有的利用元宇宙、区块链、虚拟货币、电子黄金等新名词迷惑群众,假称为新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有的利用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消费增值返利、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欺骗群众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层出不穷的新概念骗局,通常都冠以“高回报投资”、“边玩游戏边赚钱”的名号,其实他们的本质与其他诈骗没有太大差别。只有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慎投资理财产品,细心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不被“高回报”迷惑双眼,才能不给“新概念”诈骗留下可乘之机。

最后

蜀黍给大家划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要擦亮双眼

看清骗子的套路

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传销陷阱路不通,竹篮打水一场空

若发现相关经济犯罪线索

请拨打110积极举报

编 辑:江贞蓓

审 核:刘 柳

审 定:张文敏

鸣 谢:国家反诈中心、央视网、反诈联盟

来 源:市公安局经侦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