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机关事退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1还是按照3计算呢?

在2024年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因为养老保险的制度已经改革了,所以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也是会随之改变的,比如在十年过渡期之内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是按照新老办法对比的方式计算的,而在十年过渡期之后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就完全按照新办法计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和平均缴费指数等数据也都是需要确定的,比如平均缴费指数就包括视同缴费指数和实际缴费指数,因此,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就非常关键了。

根据规定来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都是按照职务或者岗位确定,那具体的确定方式却是由3项数据确定的,比如机关单位的退休人员,视同缴费指数就是由职务、级别和调节指数确定的;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视同缴费指数则就由岗位、薪级和调节指数确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就可以看出,在2024年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视同缴费指数并不是按照1或者3计算的,而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的,简单来说,就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职务或者岗位不同,那么办理退休手续后的视同缴费指数也是有高有低的。

比如在2024年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各地退休人员可计算的视同缴费指数也是因人而异的,其中,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都是在1.2以上的,少部分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都能达到2以上,但也有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是在1左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就可以得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并不是按照1或者3计算的,而是根据个人的职务或者岗位确定的,但具体的视同缴费指数却是因人而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