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上,常听到家长反映:
“我家孩子大便总是软塌塌的,不成形!”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感冒?”
“我家孩子就是不长肉,真是急死人了!”
其实,孩子们的很多健康问题,都和脾胃虚弱有关。那么,家长们怎么判断孩子是否脾胃虚弱呢?
首先,观察消化情况:孩子是否总觉得肚子胀、食欲不振、吃一点就饱、大便稀溏、经常消化不良、积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观察孩子的体型:面色是否发黄、没光泽、身体瘦弱、肉质松软、气池是否青紫、有眼袋、走几步就喊累。
最后,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安静内向、少说话、不愿活动、没啥精神。
通常,脾胃虚弱的孩子在消化、体型、精神状态上都会有一些表现。家长们平时多注意观察,就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儿脾胃虚弱,最影响的就是生长发育。孩子们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都要靠脾胃来消化吸收。脾胃功能不强,营养容易供给不足,还可能引起一些慢性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所以,如果孩子有脾胃虚弱的症状,应尽早调理。有些家长认为能吃就是脾胃好,有的则认为多吃营养品身体就壮。其实,孩子健康的根本是脾胃强,吸收能力好。
脾胃弱,不吸收,即使吃再多,也无法吸收,而且吃得越多,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伤害脾胃,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这种情况,李兰铮教授建议家长们按照下面的三个方法坚持慢养,就能看到孩子体质的改善,真正能长高长肉,少生病:
第一,用食疗方消积。在孩子积食不太严重时,可以试试这个方子:焦三仙、炒鸡内金。熬水给孩子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3味药。焦山楂可以去肉食之积,焦麦芽和焦神曲可以清谷面之积,炒鸡内金有化瘀消积的作用,对促进孩子脾胃功能非常好。
日常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小米粥、五指毛桃炖汤、白扁豆、山药、莲子肉、芡实、四神汤等等。这些食材药食同源,适合日常健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适当让孩子饿一饿。首先,引导孩子饮食有节,少吃或不吃生冷甜腻的食物。
甜腻生冷的食物,在中医看来,都是瘀滞难消,耗损脾阳的。如果父母不加以制止,孩子吃多了,肯定会对脾胃造成负担,时间长了,就会害了孩子。
当然,忌口不是万能的。如果忌口后,孩子的积食依旧严重,舌苔厚腻,大便还是不好,那就需要更对症的调理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合理运动。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内在脏腑的虚弱,可以从体表反应出来。
脾虚的孩子,通常肌肉都是松垮的。所以,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锻炼一下,当一个人肌肉有力量了,内在也会跟着好起来。
可以在天气适宜的时候,选择像爬山、跳绳、跑步等舒展开放的运动,都很适合孩子们。
小一点的孩子,比如刚学走路,也可以进行户外活动,接触土地,多得土气,脾胃五行属土,对于健脾也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