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19日伦敦工艺周“和韵华夏”中国馆开展,手工艺减贫板块引人关注。中国的手工艺减贫是一种通过发展传统手工艺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的方式,也是美丽乡村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是一项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精神的重要举措。如何使中国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助力精准减贫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其应有价值,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始终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在推进“和美乡村”的同时,手工艺这一古老的产业,发挥了联农带农作用,拓宽了群众收入来源。目前,中国开展的手工艺减贫,已成为文化减贫和文化治理的着力点。刺绣、雕刻、泥塑、编织、漆艺、瓷器等县域独特的文化资源,在今天的价值正在被人们重新认知、界定,甚至一些品牌也从中寻求创意和灵感。
“和美”概念的明确,提出了对乡村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和”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好的手工艺能促成和美乡村的诞生。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土地上,留存着大量生发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手工艺,这些手工艺原本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安身立命之本,但随着城镇化发展及大量乡村人口的流失,这些宝贵的手工艺逐渐淹没于乡村。而这些手工技艺的基因却深深植根于这片沃土,只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这些技艺不仅可以重新焕发活力,更有可能成为贫困地区精准减贫的重要抓手。
中国绝大多数手工艺都遵循设计生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振兴传统工艺步伐正在加快,“乡土制造”创新风尚形成。随着“生产性保护”理念不断深化,上百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应运而生,众多传统工艺工作站陆续设立,乡村技艺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同时,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发挥领军作用,不仅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积极助力乡村建设。还有一些地区制定有关政策、采取积极措施,推动非遗对接现代生活,彰显非遗新魅力。
在贵州,有的企业采取“公司+农户”运作模式,以农民为创作主体,让刺绣、蜡染等传统手工艺成为生活时尚,部分产品还登上时装舞台,带动了当地就业。布依族世代生息繁衍于中国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是贵州的土著居民之一。布依族聚居区安龙县保留着浓郁的布依族传统习俗。为了让布依族妇女能在家门口就业,中国民主促进会帮扶了贵州安龙的一家布依族手工艺企业——蓝布谣。“蓝布谣有150多个绣娘,通过培训后,把产品带回家绣,让她们用自己的手艺绣出美好新生活。”贵州蓝布谣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韦光芬说。在伦敦工艺周“和韵华夏”主题展预展上,蓝布谣的产品被订购一空。贵州蓝布谣对发展有了规划,将继续致力于带领更多绣娘把布依非遗文化发扬好、传承好,用勤劳的双手绣出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让布依文化走向世界。
蓝布谣公司的绣娘在刺绣
中国平安集团和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等单位实施的“妈妈的针线活”是一个绿色减贫项目。该项目主要通过对回收旧衣物融入彝族传统非遗设计元素进行二次艺术加工设计,并组织当地妇女手工制作成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对外销售,还组织手工艺技能培训及寻找专业团队帮助项目进行手工艺品开发设计。项目通过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帮助四川越西县的妇女实现手艺的现代化转型,为她们打开了新的增收渠道。如今,一群彝族妇女借助彝族刺绣技艺,找寻民族文化内核,并以此脱离贫困过上更好的生活。几家单位共同建立的“妈妈的针线活”项目,为当地妇女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通过专业培训和指导,彝族绣娘们的传统彝绣技艺得到提升,同时学会了将传统工艺运用到市场,制作出更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产品。这些变化不仅提高了她们的生活水平,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伦敦工艺周“和韵华夏”主题展展出了彝族设计师雷雯雯带来的作品《雪中鹤》,其运用家乡的两种非遗刺绣工艺,利用现代数码打印制作的黑白渐变百褶袖,刻画出了仙鹤的鸟羽,在雪中缓缓展袖宛如仙鹤,体现了彝族刺绣的高超技艺。
《雪中鹤》设计师:雷雯雯
“和韵华夏”伦敦工艺周中国馆还展出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的设计成果。章莉莉担任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负责人,积极促进上海对口援建青海果洛非遗减贫项目,探索上海老字号企业与非遗传统工艺跨界创新合作。为切实了解传承人的迫切需求,解决非遗减贫中遇到的难题,她多次回访海拔4200米的青海果洛,推进相关手工艺减贫工作。《上海小囡·格桑缘》系列将牦牛绒编织非遗技艺和上海的海派钩针非遗技艺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一种创新的尝试。
“格桑缘”果洛牦牛绒与上海钩针技艺跨界合作项目作品《上海小囡·格桑缘》设计师:林花、章莉莉、叶青
来自四川若尔盖草原的牧民扎琼巴让,被当地人视为“治沙英雄”,他耗费7年时间,组织当地牧民植树种草,用本地研发的“土方法”将1万亩黄沙变回了绿洲。若尔盖沙化最严重的地方就是巴让的家乡麦溪乡。藏族有这么一句谚语: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而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的身影。巴让治沙的好伙伴就是牦牛。牦牛不仅可以把草种更深地踩到土里,还会提供最好的肥料——牛粪。同时,巴让也是一个手工艺人,这次展览展出了他制作的牦牛绒拖鞋,材料来自牦牛的原色绒毛,进行不同色度分选后,全程无染色制作。这些手工艺品保留了纤维本身最原生态的物理状态和色泽,既符合大健康的诉求,也是低碳环保理念的落实。
治沙中的扎琼巴让
扎琼巴让治沙的副产品:用牦牛绒制作的拖鞋
粉墙黛瓦错落,青石板路蜿蜒,小溪缓缓流淌。深澳村怀素堂内,杭州亚运会的印记犹在:桐庐马术比赛主题灯彩悬挂于堂内古老的梁木上。“这是我为杭州亚运会专门设计制作的灯彩,来往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深澳村的非遗。”杭州市级非遗深澳灯彩制作技艺传承人申屠飞东说。申屠飞东从小跟着外公学习灯彩制作。“小时候,灯彩就是我的玩具。”他说,从搭骨架、刷油漆、装彩灯,到铺绸布、画造型、上颜色,灯彩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现在,每逢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人们非常喜欢用这些非遗工艺品营造节日氛围。在申屠飞东的带动下,深澳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灯彩制作。看得懂图纸的搭骨架,会裁剪的铺绸布,古老的手工艺在这些村民手上又重新焕发生机。
华夏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热心手工艺减贫的人们,在湖南浏阳,手工艺人们将油纸伞的传统技艺与现代手绘创意、手工艺市场需求相结合,探索打造“互联网+减贫”模式、“村集体+企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新模式,创新发展纸伞产品15类,年销售额接近600万元,带动5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湘西,人们通过传统技艺研究、苗绣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非遗生产性保护、“非遗+农业+旅游”等,直接帮减贫困户1272人,间接带动3000余人从事相关产业,300多个孩子的母亲返乡就业。
手工艺减贫考验着自己平衡各方诉求的能力。对于设计师或手工艺人来说,用手工艺改变乡村,尤其是打造“和美乡村”,不仅是在政策和商业资本的逻辑下完成一个被委托的项目,也是动员一切可能调动的社会资源,创造性地为地方寻找更多的可能性。手工艺减贫不能消解村民的主体地位,一定要调动村民参与手工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村民是乡村的主体,也是手工艺的主体。手工艺的落脚点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最终目的是增强村民的文化自觉,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打造一支生机勃发的乡土人才生力军,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活力。为此,必须调动村民们参与手工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山河锦绣,华夏和韵,见微知著,伦敦工艺周“和韵华夏”中国馆将中国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事业以“手工艺”的视角浓缩进安龙、浓缩进越西,浓缩进广袤的华夏大地,展现出中国手工艺真情暖意的一个侧面。中国手工艺不仅有助于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还能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贡献。(作者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联络委员会副主任、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伦敦工艺周“和韵华夏”中国馆策展人 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