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蓝天野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表演艺术家,他在《封神榜》里所塑造的“姜子牙”一直被观众颂为经典。

不过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位和蔼善良的老人,年轻时还曾是我党的一名地下交通员。

蓝天野老先生当初所中爱的事情也并非是话剧表演,而是绘画。

那么,蓝天野老先生究竟是如何走上话剧表演这条艺术道路的呢?他又是如何参加革命事业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关于“姜子牙”的传奇故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出生才刚满一个月的蓝天野,在睡梦中被家人抱上了前往北平的马车。

那一年,蓝天野的爷爷决定带着一家人离开家乡河北饶阳县,到“天子脚下”的北平定居生活。

当时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动荡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大多很困难,但蓝天野一家因为祖上积攒下来的一些家业,在北平生活还是过得相对安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蓝天野的母亲经常带着他去看京剧。

看着舞台上那形形色色的脸谱,以及演员们五颜六色的服饰,年幼的蓝天野当即对戏剧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

从那之后,在和小朋友们一块玩耍的时候,蓝天野总是有意无意地模仿戏里角色的动作,举手投足之间还真有几分“练家子”的味道。

晚年的蓝天野在回忆起这段时光时不禁感慨:

“我这个人天生跑调,要不然我年轻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进科班学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因为自身条件受限,蓝天野没能进入科班系统地学习唱戏,但出于对京剧的痴迷,蓝天野对武术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五岁那年,蓝天野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了位于胡同口的武馆学习武术。

得益于戏园里的耳濡目染,蓝天野在武馆里练得风生水起,他虽然是武馆里年纪最小的学员,但天赋却出最为出众的一个。

无论是其他学员还是武馆师傅,他们都认为蓝天野是练得最好的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有了这段经历,使得蓝天野在日后话剧表演中对于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他不仅借鉴了传统京剧的身段,将人物塑造的神形兼备,儒雅大方;

同时也结合了很多戏曲表演的精髓,将角色演绎的更加活灵活现,生动饱满。

诸如《蔡文姬》里的董祀、《茶馆》里的秦仲义,甚至是后来《封神榜》里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姜子牙,都是蓝天野塑造出来的经典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儿时的蓝天野对表演有着强烈的爱好,但他青年时期所学习的专业却并非表演,而是绘画。

小时候的蓝天野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就是逛庙会,因为在庙会上不仅能够看到形形色色的大人,还能看到许多五颜六色的年画。

年画和戏剧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色彩斑斓,同样有很多的人物,不同人物之间同样有着鲜明的个性。

儿时的蓝天野被这些年画深深吸引,从而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小学时,每当上绘画课的时候,蓝天野的表现总是最突出的那个,经常得到美术老师的赞扬。

而正当蓝天野的学习成绩蒸蒸日上的时候,他们家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入侵。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日本人就占领了北平,刚满10岁的蓝天野就此变成了只能生活在侵略者铁蹄之下的“亡国奴”

在那段时期,蓝天野人生当中第一次感受到“身不由己”的滋味。

在侵略者的统治之下,个人的命运已经完全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的一切行动都要受到他人的限制,一切合法的权益都不被法律所保护。

没有了国家的庇护,“亡国奴”就像牲口一样被侵略者们压迫、剥削、虐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蓝天野老先生总是会这样感叹道:

“那时候的北京,老百姓的生活是很难过的,就是命运已经不是你自己的了。这就是‘亡国奴’的滋味。”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北平沦陷后不久,蓝天野的父亲、爷爷和奶奶,突然在两个月内相继离世,蓝天野一家的生活条件从此急转直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家道中落,生活条件大不如前,但蓝天野始终保持着对于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上初中时,蓝天野得到了专业学习国画的机会,当时,蓝天野的绘画老师是齐白石的弟子陈玄厂。

陈老师看出了蓝天野的绘画天赋,所以对他格外看重,特许蓝天野在课后到教员室学习、看画。

得益于陈玄厂老师的悉心教诲,蓝天野的国画技巧日益精湛。

到15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第三中学,并和日后的中国话剧艺术家——苏民成为了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北京三中,苏民比蓝天野高一个年级,但因为二人都是班级里负责设计壁报的美术编辑,所以他们经常在一起工作。

经过一段时期的相处,蓝天野发现苏民与自己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

他们都非常的热爱艺术;对待工作非常的认真且充满干劲等等。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蓝天野与苏民因为共同的兴趣渐渐成为了挚友。

但与蓝天野不同的是,苏民除了是一名优秀的美术编辑之外,还是一个强烈的话剧爱好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沦陷区内,青年学生的课余生活非常单一,学生们的心情非常苦闷。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一些优秀的青年学生因为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开始尝试在校园里展开一系列的进步运动,而在这其中话剧演出则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当时,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几乎北平的所有学校里都有自己的剧团。

一次偶然的机会,蓝天野在学校的话剧演出中忽然发现了苏民的身影!这一发现令蓝天野十分意外,但同时也令他感到十分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天野与苏民是挚友,生活中的苏民是个什么样子他简直再清楚不过了。

可眼下,舞台上的苏民却俨然是另外一个样子,他换了服装,画了眉毛,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丝毫看不出他生活中的影子。

蓝天野忽然意识到,原来话剧就是由一个人去演另外一个人。

他不禁思索,如果换做是我去演会发生什么呢?到了那个舞台,我是不是也可以变成另外一个人了呢?

一想到这些,蓝天野的心中就生出了一丝丝的激动,他也想试一试演话剧是什么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蓝天野又与苏民看了一次由专业剧团表演的话剧。

专业剧团的演出和学生剧团的演出简直不在一个层次上,专业剧团无论是演员的演技,还是服化道的精细程度上都远超学生剧团。

当时,坐在观众席上的蓝天野甚至好奇:

“这个剧团到底是从哪找来了这么一个谢顶的人来演戏的呢?”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那是演员专门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演员本身并不是秃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酷爱美术的蓝天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跳过高三直接报考当时中国美术界的最高学府——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凭借出众的绘画天赋以及优异的绘画水平,17岁的蓝天野成功被这所学校录取,同时也和比他高一个年纪的好友苏民做了同系的同学。

进入北平艺专后,蓝天野对待学习非常的用功,每日天不亮就出家门,走一个半小时到学校后便一头扎进画室开始练习素描,一练就是一天。

但当时的蓝天野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不久之后的自己,竟然会主动放下手中的画笔,走上一条与之截然相反的艺术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抗日战争迎来了重要转折。

在四万万中华儿女的不屈抗争下,日本侵略者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抗战胜利的到来已经指日可待。

在战略反攻的浪潮之下,沦陷区的青年学子们也决心活跃起来,为救国运动献出一份力量。

这其中,像苏民这样的艺术青年便有了组建剧团、表演进步话剧的想法。

当时,苏民邀请好友蓝天野出演一部话剧,要他饰演一个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天野本身就对话剧有着强烈的兴趣,在苏民的盛邀之下他欣然接受,与剧组成员排练了两天就登台演出了。

虽然是首次登台,但蓝天野的表现特别出色。

从那之后,蓝天野对话剧的兴趣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为自己所饰演的角色编撰小传,在房间里研究剧本。

就这样,凭借过人的表演天赋以及不断的经验积累,蓝天野逐渐成了剧团里的骨干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蓝天野的三姐突然从解放区回到了北平开展地下工作,这对蓝天野的人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那段时期,三姐经常给蓝天野一些进步书刊,蓝天野从这些书看中接受了进步思想,从而有了帮助革命,甚至是参加革命的想法。

从那之后,蓝天野主动帮助三姐分担一些革命工作。

当时,三姐从解放区带回来了一部短波收音机。

每当三姐用收音机收听解放区电台的信息时,蓝天野就坐在一旁负责记录并将记录下来的信息雕刻成蜡板进行印刷。

之后三姐再将这些信息散发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党的政策,发展更多的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负责宣传工作,蓝天野还成为北平地下党的一位交通员。

那时候的蓝天野经常骑着自行车游走于国统区与解放区的交界之处,向解放区传递一些资料文件或物资,或者将一些资料文件带到国统区去。

后来,许多人都曾问过蓝天野这样一个问题:

“干这样的工作到底有没有风险?”

蓝天野想了想,回答说:

“那时候的我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只是觉得,我这么年轻,其他的事情我也做不了,我做这点事就算是为党尽了我的一点力量了。”

在当时那种残酷的革命斗争中,蓝天野能够将生死置之度外,毅然决然地加入到革命工作中去,确实令当许多同龄人感到敬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年逾九旬的蓝天野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礼堂中,在众人的瞩目下,接过了那枚象征着至高荣誉的“七一勋章”。

这枚勋章就是对他革命贡献的最好嘉奖。

解放战争爆发后,蓝天野、苏民等人所在的剧联被国民党当局怀疑是地下党组织,为了保护剧联成员的安全,党组织命令所有剧联的骨干成员立刻隐蔽转移。

在这之后,蓝天野被组织派到了演剧二队参加工作。

演剧二队名义上是一支国民党军演剧队,但实际上这支演剧队是由地下党所领导的组织。

从那之后,蓝天野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的少校军官,并成为了一个专业的话剧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光荏苒,转眼间七十多个年头过去了,蓝天野在话剧工作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刻画出来的经典角色也越来越多,他的名字也逐渐被观众所熟知。

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知道,蓝天野的真名其实是“王润森”“蓝天野”这个名字是他当年转移到了解放区之后临时想出来的名字。

75年来,蓝天野一直隐姓埋名地活跃于舞台、荧幕与现实生活之中,喜欢他的观众越来越多,称呼他“大师”“泰斗”的人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蓝天野一直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从来不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了“大师”的境界。

他甚至有过这样一个想法,在家中养上两条小狗,一个取名“大师”,一个取名“泰斗”

如此一来,日后要是再有人称呼他“大师”或者“泰斗”,他就可以指着小狗对那人说:

“你说的‘大师’在这趴着呢……”

这就是蓝天野,一个诙谐幽默、云淡风轻的表演艺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