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0年的一天,三十八军一个位于保定的下辖机构,迎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老人。

刚一走进秘书处,老人就开始了自我介绍:

“我叫李玉安,是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的一名老战士。”

说罢,他还拿出了自己的残疾证,以及一本印有《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小学课本。

负责接待的谢干事听后竟一时有些不敢相信,他又扭头看了看老人的残疾证,直到片刻后才不确定地开口说道:

“您就是四十年前牺牲在松骨峰阻击战中的那个李玉安?”

随后老人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课文里描述我牺牲了,可我当年没死,是有人救了我。

那么,李玉安当年是如何死里逃生的呢?时隔近40年,他再次找到部队又是为了什么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铮铮男儿,勇于报国

李玉安,1924年出生在河南省台前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中,一家9口人因遭受地主乡绅的压迫,长期都过着食不裹腹的生活。

为求生计,李玉安在16岁那年离开了家乡,来到了东北黑龙江讨生活。

可彼时的东北是日寇的天下,他们常常以白饭馒头的名义,来诱骗中国劳工给他们修建堡垒以及其他军事设施。

初入社会不久的李玉安,也遭到了这些侵略者的欺骗。

日寇的蛇蝎心肠远远超出了世人的想象,李玉安与一众中国劳工在这里经受了非人的折磨。

好在这些痛苦都是短暂的,英勇的中国人民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但是好景不长,国民党在不久后撕毁了“双十协定”,战火又在中华大地上重新燃起。

李玉安虽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在东北闯荡的那些年里,曾不止一次地接触过我党,深知我党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老百姓谋福祉。

于是他带着对和平的向往,毅然决然地参军入伍,踏上了解放全中国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战场上李玉安身先士卒,当司号员吹起冲锋号的刹那间,他总是第一个跑出战壕,向着敌人冲去。

据相关统计,在解放战争期间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立功十多次,是三十八军著名的战斗英雄。

1949年,随着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一声庄严宣誓,新中国在此刻迎来了新生。

李玉安怀揣着对家人的思念,也在此时向上级提出了退伍申请。

然而接踵而来的朝鲜战争打乱了他的计划,这使得他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2.十死无生的松骨峰阻击战

1950年10月,李玉安以三十八军三三五团三连副班长的身份踏出国门,远赴朝鲜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李玉安再现身为一名老兵不畏困难的优良作风。

在第一次战役期间,他带领战士们趁着夜色多次袭扰美军,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予他的作战任务。

而让李玉安真正一战成名的战役,则发生在第二次战役中的松骨峰阻击战,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人民口口相传的那个“最可爱的人”之一。

11月29日晚17时30分,三连连长接到了新的战斗任务,上级要求他们连夜急行军,在美军到来之前以最短的时间抢占松骨峰。

松骨峰海拔288米,虽然地势险要,但实际上却是个小山包,距离龙源里仅有一公里,且往东120米就是公路。

三连只有区区一百多人,想要在这里阻拦住美军南逃的第二师第九团,其难度可想而知,更何谈还要面对美军源源不断的炮火支援。

所以在接到作战任务后,三连全体官兵都意识到这是一场十死无生的战斗。

可即便如此,三连也没有一人选择后退,他们连夜急行军,于30日拂晓时刻赶到了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士们还来不及修筑工事,就看到了前方不远处溃逃的美军汽车。

三连连长见状,迅速指挥战士们抢占公路两侧的有利地形,战斗很快打响。

当美军汽车行驶到距离阵地约几十米的距离,机枪手杨文明瞄准第一辆汽车果断开火,随后数不清的手榴弹在美军车队中爆炸,现场顿时燃起一片火海。

此时,美军以一个连队的兵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向我方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同样的,三连也展开了顽强的反击,另一位机枪手徐才一口气消灭了十多名美军,战士邢福禄的一颗手榴弹也同样放倒了多名敌人……

经一番激战,终于打退了美军第一次进攻。

但稍作休整之后,美军又出动了八辆坦克以及数十门榴弹炮,对松骨峰展开了狂轰滥炸。

同时还投下了大量的燃烧弹,松骨峰顿时犹如人间炼狱。

三连一时躲避不及损失惨重,美军在此之际又重新向我军发起了进攻。

陈宝贵排长这样鼓励战士们:

“共产党的队伍是经得起考验的!”

战士李玉民先后6次负伤,仍“轻伤”不下火线。

当再次打退美军,他在生命垂危之际向排长说道:

“我兜里有个信封,胜利了,就向毛主席报个喜吧。”

李玉安也同样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弹药打光了他就和战友们一同拿着刺刀,向敌人顽强地冲去。

有的战士抱住敌人纵身跳入了火海;有的战士死死掐住敌人的脖子;有的战士冲进敌群拉响了最后的手榴弹……

而李玉安冒死抢占了敌人的制高点,他用仅剩的手榴弹炸死多名敌军,以及一名美军军官。

凭借着悍不畏死的勇气,在用刺刀先后解决3名敌人后,李玉安被一颗子弹贯穿了胸膛,昏死过去。

松骨峰阻击战,三连面对二十倍于己的敌军,先后击退敌人五次集团冲锋。

硬是在不可能中顽强阻敌长达八小时,消灭了600多名敌人,为主力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战斗结束后,作家魏巍赶赴现场,他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这样描述此战:

敌人投放的汽油弹都将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子弹打光了,他们就向敌人冲去,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同时还写下了包括李玉安在内的十多位烈士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死里逃生,成为人民的勤务员

实际上,李玉安中弹后并没有牺牲,他只是因伤势过重昏迷了很长一段时间。

当重新醒来后,求生的意志支持着他爬行了一段距离。

好在一名朝鲜人民军的司号员及时发现了他,在简单处理了伤口后,把他安置在附近的一间民房中。

即便脱离了险境,但李玉安还是因失血过多,接连昏迷了几天几夜。

后被途径此地的某团战士用担架将他送到了卫生所,这才保住了性命。

由于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李玉安的伤情曾几度恶化,长期昏迷不醒。

直到在1951年初被送回国内接受治疗,先后历经八次手术,经受后续的长期治疗身体才缓慢恢复。

李玉安在恢复行动能力后,仍屡次向首长请战,希望能再赴朝鲜一线参加战斗。

不过,首长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多次婉言相拒。

就这样,李玉安拿着一份《残疾证》,离开了他奋斗多年的部队。

毛主席曾这样说过:

“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而这句话也被李玉安牢牢记在心中,更是成为他今后工作的准则之一。

1952年7月,李玉安转业回乡来到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粮库,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因为伤势没有彻底好转,粮库领导给他安排了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让他担当粮库警卫。

在兴隆粮库,李玉安从事最长时间的工作就是检斤员,粮库领导曾多次夸赞他:

“老李就是一杆公平的秤。”

1960年,李玉安升任检斤组组长。

这一职位每年把关数亿公斤重的粮食,他深知使命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下定决心一定要管好这杆秤。

一天深夜,一名老板驱赶一辆马车前往兴隆粮库运粮,当过秤后李玉安在无意间发现,粮库的院内多了几块大石头。

李玉安见状叫回这名老板重新过了秤,果然少了不少粮食,他当场就对老板进行了一番批评。

为了不再出现此次状况,此后每当粮食运抵粮库,他在过秤时总会细心的记下车辆的各种特征,任何的弄虚作假都逃脱不过他的一双法眼。

但是,李玉安坚守原则的行为,也使他招来了某些人的怨恨。

一次,有位司机驾驶货车前来运粮,在过秤之际司机暗示他做做样子即可,可没想到李玉安毫不退步:

“别来这一套,你下来,想坑没门儿。”

司机心生怨恨,趁李玉安经过时用力打开了车门,李玉安当场被撞得头破血流。

在兴隆粮库工作的二十多年里,李玉安身体力行,经他手入库的粮食从未出现任何问题。

除此之外,他还用自己为数不多的薪资多次帮助经济困难的人,一家人长期住在破旧的草坯房中。

后来,一家人的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了,家人委托朋友多次劝解李玉安给自家改善生活条件,但他总说:

“想想牺牲的战友,我知足!”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1980年,直到李玉安退休。

4.为小儿子的入伍,选择“出山”

正当李玉安想要隐姓埋名度过余生时,随着一件事情的到来,令他不得不重拾昔日的身份。

小儿子因长期受李玉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就把参军报国作为自己此生最大的志向。

但由于名额上的限制,小儿子接连数年都没有被选中。

为了帮儿子圆参军梦,也为了让他延续自己的报国理想,李玉安破例找上了原部队,紧接着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部队首长很快就接到了这个消息,军史办公室主任李淼生接待了李玉安,并从他的口中得知了当年的详情。

后经进一步核实身份,这名昔日的战斗英雄,就这样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而魏巍得知了这一消息后,亲自邀请李玉安去往北京,见到了这位“最可爱的人”

两位老人促膝谈心,临别之际魏巍还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礼物,自己所著的一篇长篇小说和一本《魏巍散文集》。

后来,李玉安的事迹传到了全国各地,鼓舞了无数青年学生。

1991年,小儿子转业回家等待分配工作,有人问他为何不愿意给小儿子找个好单位?

李玉安则这样说道:

“当初小儿子当兵,逼得我找老部队出了名,这次说什么也不要再给政府添麻烦。”

1997年1月,李玉安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巴彦县逝世,享年73岁。

参考资料:

李玉安 百度百科

《谁是最可爱的人》 百度百科

松骨峰阻击战 百度百科

他永远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英雄活烈士李玉安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李玉安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