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谈到章含之,大家肯定不陌生。

她的养父章士钊与毛主席渊源颇深,她本人也被称作“末代名媛”,曾经当过毛主席的老师,经历堪称传奇。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奇女子,却被毛主席当着周总理和乔冠华的面批评“没出息”,这是怎么回事?

其中到底蕴藏着怎样的隐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毛主席还钱

章含之能够为毛主席所知,和她的养父章士钊有着密切的关系。

章士钊不仅是文化界名人,而且还是毛主席的故交,曾经帮过毛主席大忙。

那么章士钊帮过毛主席什么呢?两个字:借钱

彼时,李石曾和蔡元培答应给湖南青年办三个留法预备班,这样一来,湖南青年就可以去法国留学,汲取知识养分、借鉴革命经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问题是出国留学太“烧钱”了,一个人最起码得准备五六百元,这对当时广大青年学生来说是一笔巨资,大多数人要靠资助才行。

资助一两个人还没用,在1919~1920年间,光是新民学会74人中,就有19人选择赴法留学。

放开“学会”这条限制,当年去法国留学的湖南青年更是有300多人。

留学规模能达到这种地步,私下当然有人负责筹措经费,而毛主席就是其中一员。

他苦思许久,最终去找了恩师推荐的章士钊,请他帮忙。

章士钊本就十分关心家乡动态,又很欣赏毛主席,最终欣然答应帮他筹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章士钊的号召下,上海各界进步人士很快就凑出了两万银元!

这笔钱解了毛主席和留学生们的燃眉之急,章士钊也从来没想过要毛主席归还。

结果到了1963年冬天,毛主席突然“旧事重提”,对章含之说道:

“四十多年前你父亲借了我笔钱,到现在还没还,就从今年开始还吧,一年两千元,十年还完!”

章士钊得知后,自然不愿意要,不过在毛主席的坚持下,他还是收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十年后毛主席又找到了章含之,认真同她说道:

“本金还完了,现在该还利息了,具体多少已算不清,只要你父亲还在一天,我就还一天好了。”

听到这话,章含之愣住了。

因为这事怎么看都透着古怪,首先按理说这钱的确不用还,其次要还一年结清便是了,何必按年来还,徒增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章含之实在不解,毛主席才笑着解释了起来:

“章老对党和国家的帮助,哪里是钱能还完的?这不过是换个由头,拿我的稿费给他发些补助罢了,明着说章老肯定不要,也只能出此下策……”

听完这番话,章含之才了解毛主席的良苦用心,也更加钦佩毛主席的智慧。

而此前,毛主席给她的最大感受是“亲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学生”与“老师”

章含之与毛主席第一次见面,是在1950年国庆节的招待会上。

彼时应邀的章士钊等人带了孩子,毛主席看孩子在大人聊天时有些拘束,于是笑道:

“小孩子同我们在一起,很没意思吧?出去耍吧,吃饭时记得回来。”

就这样,15岁的章含之好奇地看了毛主席一下,就和其他孩子一起出去了。

此时的她很难想到,十几年后她会以另一种身份站在毛主席的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3年,章含之备战高考,原本她是想考水利专业的,毕业后能够投入一线经济建设。

可在高考前学校却找到她谈话,希望她能报考英语专业。

原因有二,一是她的确有这方面的天赋,二是国家当时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年轻的章含之难做决断,于是找到了父亲。

章士钊想了想说道:

“这要看你,工科不一定适合,学外语或许也不错?”

就这样,章含之下定了决心,她高考的分数很高,清华北大任她挑选。

不过她最终选择了北京外国语学院,并在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章含之自己说,她是有“教育情结”的,那时候能留在学校当老师,对她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实际上,这种想法一直到她退休的时候都没变过。

章含之退休后,专门花了两年时间筹划与大学合作,开办英语教学改革、引进全新课程和管理模式,也算是延续了年轻时候的梦想。

年轻时,章含之当老师的时间并不长,但很有名气,因为她教过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3年末,毛主席70岁生日的时候,又请了章士钊,章含之也随行了。

只不过这个时候她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孩子了,而是个快30岁的英语老师。

毛主席得知她的情况后,像开玩笑般的同她说道:

“章老师,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当我的老师?我想同你学英语。”

章含之听到这愣了一下,不过还是赶忙说道:

“主席,我哪敢当您的老师,您是我们大家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话,主席神色认真了许多,他同章含之说:

“在英语上我可当不了你的老师,要向你多学习。”

这时候章含之真不知该如何回答了,既激动又有些迟疑,这件事情最终还是定了下来,一周后章含之就接到了毛主席外事秘书打来的电话。

别看事前显得有些紧张,真开始教学了,章含之仿佛变了个人似的,有时候面对毛主席都不退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说教材问题,毛主席觉得应该用政治题材,而章含之则坚持文学题材效果更好。

直到最后毛主席都没能说服她,只能感慨道:

“你这个章老师厉害,不让步,还蛮讲策略。”

这样的教学工作,持续了半年左右。

教学工作结束后,章含之同毛主席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直到1971年章含之进入外交部工作。

不过,这时候的章含之已经不是英文教师了,主要给毛主席当英文翻译。

从晋升速度上看,章含之在外交部的工作明显干得十分出色,那么后来,她又为什么会被毛主席当着周总理和乔冠华的面批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章含之两次被批评

实际上,无论是周总理还是毛主席,在工作方面都有着十分严格的一面,被他们批评很正常。

不过章含之受到的两次批评,性质并不一样。

周总理对章含之的批评,是为了督促她提升自己的能力。

某次章含之给周总理当翻译,结果说到“越俎代庖”的时候,章含之顿住了,因为这个她不会。

于是周总理半是玩笑半是批评的说道:

“章老是大学问家,怎么他的女儿连越俎代庖都不知道?还得好好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说起这桩糗事,章含之都感到很羞赧。

因为她是大学问家的孩子,却没能继承父亲宝贵的学问,而且还在周总理面前闹了笑话。

其实对于翻译官来说,偶尔的失误是很难避免的,尤其刚入行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周总理又表现得比较宽容。

当年尼克松访华,过了两三天突然要求换翻译。

周总理让翻译们自己商量,冀朝铸决定请章含之代替自己,可章含之对自己的经验和水平不自信,好说歹说才说服她临时顶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太紧张,章含之翻译尼克松的话时犯了个小错误,把中美之间的17000英里翻成了1700英里。

周总理一下就听出来了,抬头笑道:

“才1700吗?没这么近吧。”

章含之听到这话,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不过这点小问题无伤大雅,章含之的整体表现是非常出色的,最后结束时还得到了尼克松的大力夸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毛主席对章含之的批评,就不是能力问题了,而是个人思想问题。

彼时,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刚离开,完成了一份工作的众人顿觉轻松不少。

没想到大家在一块聊天的时候,聊着聊着毛主席突然提到了章含之。

“章老师,今天我要批评你,你没有出息!”

章含之一开始以为毛主席在开玩笑,也不辩解就笑着应了下来,没想到毛主席紧接着就了解了她的情感问题,这让她的眼里逐渐蓄起了泪水。

原来,当时章含之与丈夫的感情很不好,分居了好几年,说是名存实亡也不为过。

可是章含之思想比较传统,她不想被议论,于是始终没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这次“批评”她,其实根本不是批评,而是一种关心,是希望能够把她从那种痛苦的状态中拯救出来。

本来“好面子”的章含之,眼看着毛主席当着周总理、乔冠华等人的面把话给说开了,仿佛卸下肩上的一块巨石。

大哭一阵后章含之才向毛主席说道:

“我知道了,主席,我回去就办,一定解放自己!”

没过多久,章含之就结束了那段婚姻,这令大家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后来她同乔冠华才会走到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 、感情、事业与信仰

在工作过程中,乔冠华和章含之对彼此比较欣赏,不过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往感情方面想。

直到后来乔冠华知道了章含之的故事,才对她展开了追求。

前面也提到,章含之比较在乎外界的看法,所以一开始她并没有答应,毕竟两人年纪相差不小。

后来,或许是乔冠华用真情打动了章含之,又或许是当初经过毛主席的开导,章含之下定决心要追求幸福,两人最终还是成为一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照顾家庭,章含之甚至放弃了成为中国首位女大使的机会。

后来有人问章含之是否后悔,她坚定地摇了摇头,只是笑着说道:

“我这一生的决定,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受到情感的支配。”

乔冠华和章含之虽然一开始并不被外界看好,但他们是幸福的,在乔冠华去世后章含之始终没有接受另一份感情,理由令人万分感慨:

“经历过大海后,不会再去小溪中游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没有开始一段新的感情,但章含之始终没有虚度时光,在外交部工作的时候兢兢业业,退休后又将目光转回了当初的梦想。

章含之当时觉得,外语教育方面依旧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所以她才会计划实行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改革,甚至想过办小规模高校。

亲自办校不容易,章含之最终在2004年成了一所酒店管理学校的首任校长,她想做的事情很多,培养口译人才、介绍西方文化等。

在她看来:

“人只要还活着,有点精力,就很难想象什么都不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含之的人生是充实的,不过在她看来依旧有遗憾,因为她“似乎在哪个方面都不够出色”

她很羡慕林徽因,懂诗歌,懂建筑,且都很擅长。

其实,在这方面章含之太谦虚了。

因为作为新中国著名外交家,她已经做出了许多卓越贡献,是同样值得钦佩的人物。

章含之曾经想当过演员,曾经想过学水利,也曾想安静地在学校里当老师。

不过在那颗炙热的爱国心面前,这些梦想都退让了。

她选择了自己原先不感兴趣的英语,选择了走到台前,成为一名外交官、翻译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含之这一生,写了很多文章,有关于章士钊的,有关于乔冠宇的,可偏偏关于她自己的少之又少,因此她晚年一直想写一本自传。

令人惋惜的是,那本自传还没有完成,章含之就离世了。

她死后被葬在了八宝山,和她的养父章士钊葬在了一起,也算是完成了一个夙愿。

了解完章含之的故事,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学习毛主席的智慧与关怀,学习章含之的爱国与奉献。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像毛主席劝告章含之时所说的那样,打破枷锁解放自己,不要被他人的眼光桎梏,勇敢走出自己的幸福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章含之:守候岁月的本真》 解放日报

《毛泽东“还钱”》 人民网

《末代名媛章含之的传奇人生》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