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

从2021年10月起,本公号开设“深耕•微分享”专栏,主要刊登两级法院法官在日常办案中通过思考、摸索总结出来的审判思路、规律、经验、技巧等,以期对其他审判人员或办理同类案件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同时欢迎法律共同体及法律爱好者留言参与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惠山法院刑庭副庭长

一级法官

顾溶熔

如何将庞杂“案件库”

变为优质“信息库”?

在撰写调研信息时,“动笔”便“头疼”的现象在我们年轻法官和助理身上普遍存在,但这又是法院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际上,一篇好信息能对司法审判工作进行提炼总结,也能从法治角度反映出一定的社会问题,为相关部门决策作参考,因此撰写调研信息应成为我们每名法官、助理都应具备的“技能”。个人有几点心得想与大家分享:

01

做素材积累的有心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头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高质量信息。因此,素材积累是信息的基础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信息的质量。

实质上,信息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关键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在办案过程中提高敏锐力,将信息工作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就一定能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泉。

基层法官办理的案件库就是信息素材的源泉库,如有的部门根据专业的不同、案由的不同划分合议庭,办理类型化案件的过程就是素材积累的过程。可以密切关注自身案件的审理,同时参考合议庭讨论案件时聚焦的新论点、难点。

02

做信息选题的思考者

信息选题的过程就是对素材总结、思考、再挖掘和提炼的过程。确定信息选题,我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关注新类型案件,如近年来刑事案件中帮信罪的犯罪类型和法律适用;二是关注一般案件中的新问题,如《网络毒品交易呈新趋势》就是在毒品案件中发现的新问题。

信息和论文、案例的不同点在于它的受众和希望达到的目的,信息主要是希望被上级录用后呈报作为参政的参考,所以信息选题除需立足于案件中发现的问题,还要向外有所延伸拓展,才能与当下热点、时事碰撞,通过案件审理发现苗头性、趋向性社会问题。

从选题到成稿,我自己总结出两种模式:一种是用实例推问题。将审理的案件分类后,就某一方面找出一些典型案例,着重分析上述案件反映出的同一方面的不同问题,进而总结提炼信息点。另一种是从问题到案例,当发现案件问题比较新颖但案例比较少,便需要将案件和实践进行融合,先考虑除了我们案件中存在的问题,还可能存在其他什么问题,再去找案例加以佐证。

03

做信息报送的勤勉者

信息多写、多练、多报送,被录用的概率也必然会增加。综合多年来撰写、报送信息的经验,想同大家分享几点小技巧:

一是信息的标题要重点突出,能迅速通过标题了解信息所表达的重点内容;

二是信息的语言要简明扼要,信息不需要刻意追求华丽的语言,而是需要用精炼、朴实的文字反映问题、介绍案例并提出意见建议;

三是信息报送要抓住时间点,要把握好信息报送的节点,比如在禁毒日前夕报送涉毒案件中的问题,六一儿童节前夕报送未成年人保护相关信息,这样信息被录用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四是及时沟通报送,发现具有价值的信息点后,要及时完成信息的撰写报送工作,以免错过报送时机。

来源:惠山法院

编辑:赵伟

审核:李思红

BREAK AW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