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可,英文谐音是“faker”,意思是伪造者、骗子的意思。

从李泽瑞变费可,就是一个天才少年的黑化之路。

《新生》还剩最后一集,以费可为代表的全员恶人是不是能获得“新生”,得到救赎,就看导演和编剧咋想了。

《新生》开头其实平淡无奇。

五个貌似不相干的人同时接到参加费可葬礼追思会邀请函,从而引发故事推进。

当时一看,这特么不是阿加莎《无人生还》的剧本吗?

但直到第九集,除了追思会幕后邀请人、煤老板陈树发捅了费可一刀外,参会者除了谎言和忏悔外,都还完整地活着。

《新生》借了密室逃脱和荒岛求生的壳。

直到八、九集在众人口的自我叙述中拼出了费可的画像:高智商的天才少年、思维缜密的诈骗大师、无法选择的悲剧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李泽瑞成长之路上,他还是无法逃出“原生家庭”这个核心因素。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出轨,继母带着身孕来到家里,赶走了他和他的母亲。

母亲去世后,父亲接回他,饱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凌辱。

他始终住在杂物间,极少和父亲一家吃饭,即使在被成江大学提前录取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继母拿给他的是一次性筷子。

此时的李泽瑞是人人羡慕的天才少年,有一个充满美好前程的少年。

可是,继母提出了一个邪恶的方案,让李泽瑞顶替同父异母资质平平的弟弟去高考。

这其实就是李泽瑞黑化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的屈辱,对父亲和继母的怨恨让他答应继母的请求。

前几科考得不错,但在考文综时所有的委屈和愤怒都爆发出来,他用笔涂花了考生信息,这科高考零分。

这是杀敌1000,自伤800的报复方式。

他被人举报替考。

继母丢掉工作,弟弟外出打工,他也从提前被录取的天才少年变成入狱一年的犯人。

这就是他愤怒的代价。

一年后,李泽瑞独自来到成江大学对面的小禾开的小旅社住下,白天在附近打工给成大送货,晚上注册成大校园网混迹于数学系贴吧。

一个偶然机会捡到成大金融社社长的学生证,由此他也用小禾制造的假学生证开启在成大的蹭课之路。

于是,曾经的李泽瑞变成了成大“学生”费可。

原本他可以这样悄悄的学习,有了欣赏他的老师和同学,重新做人,走好人生之后的路。

但,不行。

小禾因为赌博欠债找费可借钱,不然暴露他的身份。

这是一个定时炸弹。

此时,他又参加了金融社的野外探险活动。但意外失控,导致学生受伤,学校追查参加活动的学生。

他失去了学生身份,也失去了内心可以依靠的老师和同学。

这是他黑化的助推剂。

他举报了做假证的小禾。

这个重大变故,他看到了人心险恶,他又成了无依无靠的人。

他要活下去。

他选择的路径不是搬砖打工,而是利用高智商诈骗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原著《费可得晚宴》到影视化的《新生》,导演想赋予费可和其他被骗或主动上套之人多副面孔,至于是不是都能获得重生,过上新的人生,很难说。

“你看到的并不一样是真的,下一秒的反转让人不忍快进。”

按照导演申奥的话说,“费可是骗子,但被骗的人,也恰恰对应了贪、嗔、痴、慢、疑”。

受骗的每个人,各有自己的心机和隐瞒。

没人是绝对好人,没人是绝对坏人。

好与坏或许是你的际遇和处境决定的。

在骗与被骗中不停转换,这就是费可的人生,或许是我们大家的人生,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最后只剩一集,导演和观众如何给费可和其他五人定位、定性,就见仁见智了。

“并不是每一个有悲惨遭遇的人都会走上歪路,而这个人物为什么会变坏,恰恰是需要去探讨和反思的。”

原生家庭你无法选择,但成长的选择权是握在我们手中的。

好与坏,一念之差,瞬间的冲动,就会彻底走上人生不同的岔口。

因果循环,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