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杜先福

12岁少女哭求父母:我要读书

这是个励志的故事,但也是特别辛酸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付学能。

1976年3月,付学能出生在四川省新津县普兴镇桃园村2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付仕年、母亲李志珍都是文盲,纯粹一字不识。

付学能头上有个姐姐,一家6口(当时爷爷奶奶均在世)土里创食,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到户,付学能父母成了土地的主人,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苦耕苦作,十分辛苦。

付学能的姐姐进了学校。年仅七八岁的付学能几乎挑起了家里的家务重担,喂猪、煮饭、捡柴火,什么活儿都干。爸妈见付学能手脚勤快,完全可以独当家务,竟把付学能上学读书的事儿丢到一边去了。

付学能还是个不大懂事的孩子,那时候她并不知道读书的用处。但是,每当她早上跟着父母下地干活,看见同龄人背着书包快快活活去上学,她也十分羡慕,经常问爸妈,她什么时候上学,爸妈总是含含糊糊,不置可否。

很多次,劳累了一天、筋疲力尽的付学能看见傍晚放学归来的同龄人,她就在心里想,“他们多好耍哟!”

付学能埋怨自己家里为什么总有干不完的活,心想自己要是能读书,能去学校耍一耍,也就满足了。

付学能的姐姐学习很吃力,教师家访,总说姐姐不“展劲”。为此,付学能父母竟以她姐姐学习“恼火”教育付学能,“莫认为读书好耍,读书恼火得狠,读不走,自己都心烦!”

付学能的父母还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她,当年父母也曾进过学校,可是没有哪个读了出来。你爸进了三个月学堂,几乎是天天迟到或是逃学,一个字也没认到;你妈好一些,读了一个学期,第二个学期就整死都不去读了,读书恼火呀。爸妈都没文化,几十年还不是过来了。

爸妈还说,前几年,成百上千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些人读了那么多书,还是要来当农民。而且,莫看他们有文化,初中生、高中生,种庄稼还当不倒我们这些一个字都认不到的“睁眼瞎”。种庄稼,不在乎认不认得字,只要手脚勤快,就能种出好庄稼。

爸妈的这套说教,付学能只能默默听着。那时候,她确实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益处,她一直认为读书“好耍”。尽管姐姐认为读书十分恼火,但她还是希望读书,她认为,读书再怎么“恼火”,总比背太阳过山“好耍得多”。

然而,无论付学能怎么样要求,爸妈就是不松口。加上爷爷奶奶患病,家里经济特别特别困难,父母就更不送她去读书了。左右邻居都曾劝过她爸妈,叫送她去读书,但爸妈却总是说,“家里这么恼火,哪敢送她读书哦!”

直到有一次,一个小小的意外事件,却震动了付学能的心,使她下定了决心要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付学能与父母

那是一个赶场天,12岁的付学能背了一背小菜上街去卖。卖完菜,她要上厕所,因为认不到字,她钻进了男厕所,一个男人在里边大吼“干啥子!看不到外边男厕所三个字吗?”付学能吓得立即从男厕所跑了出来。

回到家,付学能就哭着对爸妈说,“我要读书,我一定要读书,一定要读书!”她一连哭了好多天,爸妈被她缠得实在没办法,只好答应送她去上学。这年,付学能已经12岁。

矢志不婚,不读出个人样儿誓不罢休

在付学能看来,读书并不是她姐姐说的那么“恼火”。相反,她觉得读书太轻松、太好耍了。

坐在教室里,不晒太阳,不受雨淋,还没有蚊叮虫咬,读书确实比爸妈“背太阳过山”要舒服十倍八倍。

付学能非常懂事,从进学校第一天起,她就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堂上就弄懂老师讲的作业,凡是学校布置的作业,她总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完成,从不拿回家去做。而回到家,她则忙里忙外,做家务,帮爸妈收种庄稼,十分勤快。左邻右舍都说,这娃娃,太勤快,太懂事了。而在学校,付学能学习一直都很认真,从小学一直到初中,她的成绩都在全班前三名,很得老师器重。

转眼间9年时间过去了,付学能初中毕业了。按照她的学习成绩,她完全可以读高中。

可是,已经21岁的付学能,却遭到爸妈乃至姐姐的极力反对。爸妈说,两个老的年龄大了,做农活已感到比较吃力了,付学能已经21岁,早该替爸妈出力,担起家庭的担子了。

爸妈的意思是,付学能的姐姐已经出嫁,21岁的付学能应该找个上门女婿,以便爸妈有个依靠。为此,爸妈积极张罗,四处托人,给付学能介绍男友。

然而,一心想读书的付学能却表示,她坚决不嫁人,更不愿招女婿上门。她对爸妈说,她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山沟里,她要读书,即使不读书,她也不愿把自己困在山沟里!她把自己要读书的愿望告诉了初中的班主任付淑蓉老师,付老师很同情她,也帮她向她爸妈做工作,希望她爸妈满足她的愿望 。

然而,付学能爸妈的态度却十分坚决,就是不让付学能读书。姐姐也表示:如果付学能继续读书,就断绝姐妹关系!

姐姐的意思是,一旦付学能读书,肯定会增加家里经济负担,爸妈没钱,就会把负担转嫁给当姐姐的。如果付学能要读书,就断绝姐妹关系,父母也与其断绝关系,一切都由付学能自己管自己。

为此,一家人闹得特别僵。

爸妈为了不让付学能读书,竟托新津城里的一个远房亲戚,在新津建材机械厂找了一份学徒的工作。付学能不愿去,爸妈就给付学能下跪,叫付学能赶快去学徒 ,早一天找个“饭碗”。为了不伤爸妈和姐姐的心,付学能只好哭别了学校,进了新津建材机械厂当了一名学徒工。

付学能学的刨工,每月工资70元。人在机器边,心却一直在想读书的事。不让进学校读书,她就读函授。她参加了四川省会计大专自考学习。每天下班后,她就把自己关在出租房里,一门心思啃书本。

只有初中文化的付学能,要啃大专课本,难度可想而知。但她知道,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付学能认为,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没有足够的知识,就会被社会淘汰。她来到这个世界已属不易,她要珍惜自己,她不能做被淘汰的人!

进了工厂,有年轻小伙子见付学能待人热情大方,处事和达,就主动和她交朋友,想和她谈恋爱。

可是,当他们知道付学能除了上班却一门心思读书,好像除了读书再没什么使她感兴趣,小伙子们觉得她“脑壳有乒乓”,一点没有人情味,只好远离她。付学能也懒得分心去谈什么恋爱,她始终把读书放在第一位。

函授首次考试,她的语文成绩便过了关。这给了付学能极大鼓舞。她决心继续下去,努力完成学业。

然而,后来的状况却令她越来越吃力。由于基础较差,没有上过高中的付学能,对大专教材的许多东西都很感吃力。先后学了5年,考试了不知多少次,虽然已有4门功课过了关,但除了语文,其它每门功课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考不及格。

付学能想,照这样下去,要把大专十几门功课全部攻下来,不定要十几二十年。人生苦短,她耗不起这个时间。学习为什么,不就是为了使用吗,等过了十年二十年把文凭拿到了,那时候她就老了,学到了东西已不会有太大的用处了。她想,不能这样“老牛拖慢车”,得加快学习速度。

她认为,加快速度的最好办法,就是去读高中,坐下来读几年高中,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回头再来“自考”,这样将会容易得多,拿到大专文凭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读高中的心思一经萌发,付学能心里就一直躁动不安。她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妈,因为爸妈肯定会反对。她对自己最要好的工友透露了自己的心事,工友却劝她说,她已学徒出师了,眼看就是熟练工了,以前工资200元虽然低了点,但出师了,3年后马上就会增加工资。你再去读什么高中,就意味着放弃工作。退一万步说,读出书来,一旦找不到工作,岂不两头失掉了吗。工友劝付学能现实一些,别东想西想把自己耽误了。

工友不理解她,苦闷的付学能想到了初中的班主任付淑蓉。她找到付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付老师为她的求知精神所感动,决定帮她圆了她的读书梦。付老师分析认为,付学能已停学5年,没有中考成绩,一般高中学校肯定不会收她,唯一的希望是读职高。就是读职高,也要做一些工作。因为付学能毕竟已经27岁,怕的是学校不收她。

为了达到读书目的,付学能和付老师商量,隐瞒付学能的实际年龄。付学能身材比较单调,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三四岁,付老师去职高联系付学能读书的问题时,就给付学能报小了7岁。学校要给付学能买保险,叫付学能出示身份证以便登记,但付学能却以家里穷、舍不得花几十元买保险,自己表示不买保险。学校相信了她,她就这样把自己的真实年龄掩盖过去了。

就这样,实际年龄27岁的付学能,却以20岁的虚假年龄坐进了职高的教室里。因为她的年龄在同学中仍算是大的了,而她看上去又比较成熟,入学后,她便担任了班上的团支部书记,成了班上的骨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隐瞒再隐瞒,打工求学,30岁村姑终登大学殿堂

怀揣在建材机械厂打工积蓄的1000多元现金,付学能成了职高的一名学生。交了1100元书学费后,付学能手上已没剩多少钱了。

学习并不是什么难事,最困难的是吃饭。没有钱,饭菜票都买不起。她必须解决吃饭问题。她到城里住宅小区去打听,有没有人请家政服务。作为女人,一般家庭她不敢去。比如,家有大男人却没有妇女的家庭,即便有男有女但因工作上的原因男女经常分别不在家的家庭,她都不敢去。她是女孩子,而且又只能下午放了学晚上去做家政,为自身安全考虑,她必须选择比较安全的家庭。跑了很多住宅小区,经过很多曲折,她终于找到一个母女俩的特殊家庭,说好每周去两次,每月工资80元。

为了这份家政工作,付学能一直保守着秘密,既不让同学知道,也不向老师透露。因为她每周都有两个晚上离开学校,久而久之,班主任黄兴还是问起了她,她解释说,她姨父30年前就因工致残了(注:其姨父系邮电局职工,因工致残右臂右腿均已切除),姨妈很忙,她每周都要去帮姨妈做做家务。

班主任经了解,得知付学能的姨父确实是残疾人,也就相信了付学能的话,却压根没想到付学能是在为生存而打工。

隐瞒了做家政,最难隐瞒的是读书这件大事。付学能最怕爸妈知道她在读书而责怪她,她离开了机械厂,爸妈终究会知道,于是她给爸妈撒谎说,机械厂工作太恼火,工资又低,她的同学在成都做生意,叫她去帮工,每月工资 400多元。她的谎话骗过了爸妈,很久很久,爸妈都不知道她的真实情况。

爸妈那里骗了过去,最难骗的还是自己的肚子。肚子每天要用食物填充,做家政每月80元工资,根本不够生活费。为此,她每天只能节约了又节约,一天三顿就着咸菜、辣子酱送饭,一周两周也难得买个晕菜。

就是这样,80元也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这个实质性的问题便是每学期的学杂费。而且,既然说是在成都打工,逢年过节、父母生日等等还得回家“孝敬孝敬”父母,这都要钱。

为此,除了做家政,付学能想尽千方百计,希望找到一个挣钱的工作。

可是,找工作很难,万般无奈,付学能想到了在新津县城做小菜生意的姨妈,她决定利用每周星期六、星期日跟姨妈做两天小菜生意。

付学能硬着头皮找到姨妈,把自己读书的情况以及自己的难处原原本本告诉了姨妈,姨妈在城里生活了20多年,知道知识的重要。姨妈觉得付学能是个苦命的孩子,非常同情她,不仅答应带她一起做小菜生意,而且还表示为她在她爸妈那里保守秘密。

就这样,新津县中心菜市场经常便出现了付学能的身影。凡是星期六、星期日,凌晨四五点钟,付学能就跟姨妈骑着三轮车去批发蔬菜,然后拉到中心市场菜摊上零卖。生意好时,一天可赚三四十元,这样一来,一个月也就可以赚个二三百元。

到后来,付学能除了做家政的两天和星期六、星期日,其余三天时间的凌晨四五点钟,也都跟着姨妈去大市场批发一定数量的蔬菜放到菜市场,然后,付学能再骑着拖蔬菜的三轮去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则赶快骑着三轮赶到菜市去卖菜,卖了菜多数时间晚上就住在姨妈家里。

为了把学习赶上去,从学校到菜市,付学能总是要把书本带回来,有空就看书学习。

但是,付学能却不能大明其白的带着书包,怕的是周围的人另眼看她,她只好把书包用塑料袋装起。然而就是这样,她在读书的情况还是被菜市上很多人知道了。

人们用各种各样的眼光看她,认为像她这种年龄的姑娘,早就嫁人了,早就生儿育女了,她却还在读书,而且读得这么艰难。很多人根本不理解她的追求,都认为她“脑壳短路”,认为她“脑壳有病、有乒乓”。

有好心的人认为她是想通过读书跳出农门,就给她介绍城里的男朋友,这些男朋友年龄都比较大,有的是离了婚的,有的是死了妻子的,但他们都很有钱,介绍人说,付学能跟到这样的男人,保证她过上好日子。但这些好意却遭到付学能断然拒绝。

也有几个年轻人,主动要和付学能交朋友谈恋爱,但一经知道付学能还是高中学生,赶快就“拜拜”了。他们把付学能看着“异类”,根本不敢和这样的“异类”恋爱成家。

除了在菜市卖菜,寒暑假时间比较长,付学能还去成都打工。每年寒假,她都到成都进一批年画、对联等,拿到新津去摆地摊,每个春节都可赚四五百元。

付学能有几个初中同学,在成都盐市口做饮料生意。每年暑假,同学就把付学能叫去“帮工”。说是帮工,实际上是帮付学能克服经济上的难关。夏天饮料特别畅销,生意特别好,同学包吃住,每月固定工资800元还加提成。

就这样,三年高中,付学能不仅解决了读书的学杂费用,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而且逢年过节、生日往来还不忘回家“孝敬”父母,父母则一直认为她确实在成都打工,根本不知道她在读书。

然而,就在付学能临近毕业了,她读书的事情还是被村里人知道了,而且也传到了她爸妈耳朵里。爸妈气急了,找到付学能,要付学能退学,赶快去打工,而且,爸妈有病,要求付学能拿出几百元钱来给爸妈治病。付学能不愿伤爸妈的心,被逼“退学”,去了成都。

在初中同学那里打工的付学能,连续几天情绪极为低落。每天夜里都做噩梦,梦见自己要读书,要考试,却老是有人阻拦她,不准她进考场,她急得哭,并从梦中哭醒。

同学非常理解她,鼓励她回学校去。付学能却极为为难,因为照这样下去,即使高中毕了业,能考上大学,她也没办法读,因为大学的书学费不是小数,她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么多钱。

她自认命苦,抱着同学,痛哭大哭。

同学很同情她,说借给她钱,先回家看望看望父母,然后再回学校,就一两个月的冲刺时间了,一定要坚持,要通过考试证明你的水平。如果真的考上了大学,大家再来想办法,不信没有过不了的桥,不信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在同学的支持下,付学能怀揣借来的几百无钱回到家,她把钱交给爸妈,一头跪在爸妈脚下,哀求说,她已经努了三年的力,马上就要考试了,她希望爸妈支持她考试,不管考得好与不好,她都要拼命去考。她希望爸妈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不要给她压力太大了,压力太大她可能真就要垮了。

爸妈对付学能无可奈何,只好说,你的事,我们不管了,随你自己便吧!

付学能一咬牙,又回到了学校。

最后的冲刺不需细述。三年来,付学能除了打工挣钱克服难关,她也克服了学习上的一个又一个难关,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学习成绩由最初的中下渐渐跃居班级前几名,学校组织的数学比赛,她还曾拿过比赛第一,获得了一等奖。

2005年高考,她在成都市(新津县属成都市管辖)职高财会专业参考的4519人中,排名第四,考出了656分的优异成绩。

成绩出来后,付学能为自己的高分激动得痛哭不已。

新津职高破天荒出了这么一个“高材生”,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都为付学能感到骄傲,纷纷为付学能出谋划策填志愿。

因为要上大学了,付学能的年龄问题终于暴露了出来,校长、老师、同学都感到万分惊讶。谁也没想到,这个高中毕业生,居然已是30岁的“老姑娘”了。人们为付学能的求知精神所感动,认为按付学能的成绩完全可以填报清华、北大等等重点大学。但是,大家的好意付学能却不能接受。她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填报四川农业大学。

原来,在付学能看来,填报重点大学,不仅每年的书学费、生活费等等十分高昂,而且离家远,往来车旅费都不是小数。而四川农业大学,不仅离家较近,而且收费不太高。根据她读高中的经历,她完全可以一边打工一边读书,用不着欠太多的债就可以把大学读出来。从自己的年龄考虑,如果欠债太多了,毕了业被债务压着,后半生生存艰难,那就不是读书求知的初衷了。

所以,权衡再三,她填报了四川农业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年8月2日,四川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付学能手中。付学能再一次激动不已,那晚,她躺在床上想了很多很多,泪水几乎流了一个通宵。

大学的梦实现了,付学能将来的路还很长很艰巨。4年大学,她必须自力更生。因为,家里太穷,经济上爸妈实在无能为力。而今父母虽然认可她读大学,但经济上却一点儿也支持不了她。

最为不幸的是,她爸爸竟患了乳腺肿瘤。接受采访时记者看到,付仕年右边乳房肿大,明显比左边高出许多。付学能给爸爸买了160多元钱的药,她爸却拒绝服用,说是太贵了,要付学能退掉。付学能知道肿瘤是什么概念,她不敢把自己的担心告诉爸妈,没文化的爸妈确实也懂不起肿瘤的厉害。考上大学的付学能深感内疚的是,无能孝敬爸妈,爸爸目前的状况,令她特别担心,可是她却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没钱,不能送爸爸去医院,从内心说,她真的很内疚。

但是,无论前边的路多么艰难,付学能决心一如既往地走下去,一定要走出个人样,一定要学有所成。记者十钦佩她,心里暗暗赞扬她:付学能,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