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了杜素娟老师的一个视频,她聊到家里爸妈给钱这事儿,感觉特别贴心,真的懂咱们年轻人,尤其是还在上学的孩子心里想啥。

有人留言说了这么个事儿:

她跟妈要生活费,妈给了之后,她开心地说:“妈,你真好,我又有钱花了!”

结果妈回了句:“也就你能笑得出来。”

然后发了个截图,银行余额只剩下一分钱。

还有人说,以前找爸妈要钱,要是家里紧巴点儿,爸妈会给少点,但都会解释一下。虽

然知道爸妈是好心,可心里还是忍不住觉得特愧疚,感觉自己成了爸妈的累赘。

这种感觉就是“情绪代价”,有的是爸妈故意的,有的可能他们自己都没察觉到。

遇到这种情况,人往往会这么选:

要么硬着头皮接着要;

要么为了面子,干脆不要了。

杜老师给了个建议:要是你能自己搞定,当然最好。但你现在实在没办法,那就别不好意思,继续找爸妈要。

为啥?因为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要长大成人,学本事!

这会儿赌气放弃,以后可能一直都弱弱的。

得强大自己,这才是正事儿!

以后你有能力了,这些钱还能还回去。

老师还讲了自己的遗憾,本来都要去国外读博士了,一问得花不少钱,想到爸妈,心里那个愧疚啊,结果就不去了。后来才明白,那真是没必要。

所以,特别是正在长大的朋友们,别因为太懂事或者心疼爸妈,就在该用家里帮忙的时候退缩,或者因为跟爸妈拿钱心里过不去就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至于爸妈为啥给钱时会带情绪,

一来呢,老一辈人多多少少有“养儿防老”的想法;

二来呢,这想法让他们觉得像是在做投资,但又担心这“投资”不保险,所以给钱时可能就带着点怨言。其实啊,他们抱怨的不是你,是担心将来能不能靠得住。

总之,别让这些阻挡你前进的脚步,你变得更好,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