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方大炭素时隔三年再推出利润分配方案,计划开展一季度分红,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32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27亿元,占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的74.29%。同时,方大炭素还提出了2024年后续分红规划,在满足当期盈利、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现金流满足经营发展需求等条件时,2024年度共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预计超过2亿元。

此前,方大炭素在2021—2023年均未进行利润分配,与其分红表现相背的是,该公司连续多年盈利,近三年归母净利润超过23亿元,2023年末持有货币资金61.9亿元。因连续三年不分红却欲拿40亿元买理财产品受到市场质疑后,方大炭素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分红方案,计划拿出1.27亿元回馈投资者。

随着新“国九条”及证监会、交易所相关配套文件的发布,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框架逐渐形成,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方向日渐清晰,其中分红是重点。推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资本市场政治性和人民性的充分体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公司发展成果。

上交所在尊重公司自治的基础上,更好发挥监管的引导约束作用,推动上市公司不断增强分红意识,健全常态化分红机制,促进沪市整体分红水平稳中有升。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同样隶属方大集团的钢铁上市公司方大特钢,是沪市2023年度第一家由“不分红”调整为“分红”的公司。3月29日,上交所就方大特钢多年盈利背景下连续两年未进行现金分红事项发出了问询函,要求结合近两年盈利水平、资金使用情况,补充说明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较高且多年盈利的背景下,连续两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的原因及合理性。

方大特钢在收到问询函后,及时调整了分红方案,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10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为33.84%。

在监管政策引导下,沪市公司2023年度分红氛围更盛,安德利、吉林高速等公司纷纷提高分红比例或调整利润分配方案。据统计,约70家已经连续两年不分红的沪市主板公司,推出了2023年利润分配方案。例如,淮河能源、赤峰黄金、金开新能等近年持续盈利的公司,积极响应强化分红回报的号召,助力打造公司质量提升与股东回报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目前,沪市公司分红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2023年度共有1290家公司宣告分红方案,年度累计分红合计1.70万亿元,截至2024年5月14日,已有近百家沪市主板公司发布权益分派实施公告,现金分红陆续“到账”。沪市公司通过高比例分红、一年多次分红等,充分传递出公司盈利能力稳定、财务状况良好的信号,也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