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妈妈检讨,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进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养废的。这件事对于很多家长都有借鉴意义。

1、她是一位用力过猛的妈妈

她说中考必须冲进重点高中,否则不可接受!这种没有退路背水一战的心态,让她格外焦虑。殊不知,这会让自己的孩子更加焦虑。

于是,这位妈妈把这件事当作一个项目,分析路径,盘点条件,制定方案,开展工作。比如孩子没有学习动力,她就带女儿探校;她谎称自己没学好物理,让女儿教她;她帮助女儿整理错题……在临近中考前,孩子各科成绩还差很多,女儿经常抱怨不想去学校。但是,最终还是被重点中学成功录取。

这位妈妈说:结果掩盖了问题,我觉得这证明了我的方法是有效的。所以,她在暑假继续加劲,打算让女儿赢在高中的起跑线上。他学习高中的学习方法,研究政策和升学路径,甚至做了一套PPT给女儿讲,女儿非常不想听。她甚至认为本地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她的要求,从青岛奔赴郑州参加单词训练营,希望假期搞定3500个单词……

一切努力最终被证明是徒劳的。孩子上了高中,不适应住校生活,成绩垫底。但是妈妈坚持不让女儿走读,她认为住校生活更规律。

2、她太有办法所以太固执

她说自己是一个太有办法的妈妈。“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是她的人生信条。

女儿小学时成绩不稳定,她帮女儿做了一次试卷分析,从此名列前茅;女儿作文写不出高分,她按照老师的建议辅导了几次,作文全部是A+;为了解决孩子放学之后回家不学习的问题,她找老师陪读,还偷偷买盲盒让老师作为奖品激励孩子;每次大考之后,她都会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定计划;她对于女儿是否能够进入重点高中做了全方位的分析,即便与学校老师的意见不同,她也只坚信自己的判断……

这些方法很厉害,但是,总感觉方法背后,只是一个冷冰冰的记分牌,只想把孩子培养成考试机器。一切手段不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而是威逼利诱让孩子只会学习刷题。所以,更大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3、她是一位不会说话的妈妈

女儿曾经当着妈妈的面说:妈妈你知道吗?从小到大,你从来没有表扬过我。无论考得怎么样,你都是批评我,然后让我如何改进,努力争取下一次。可是下一次,无论如何你都不满意。所以我真的不想考试,也不想听努力加油拼搏这种鸡汤。

这位妈妈反思自己确实如此。小时候孩子没有考满分,她就会揪住那几分不放;初三有中考压力之后,自己更是变身教导主任加监工;到了高中,孩子成绩垫底,她的指责更加升级。期末考试已经够不上本科线了,她居然对女儿说:这样下去没有希望了,如果学习态度还是这样,我们将不再提供学习资源的支持!这样的话,让人听着多寒心啊!女儿说这句话对她的刺激很大,这表示妈妈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达不到就没有!

妈妈不但不鼓励,还总是加压。她跟女儿说,至少要考个985吧?这是底线。女儿说,你好残忍,你知道985的比例吗?你竟然说是底线!

4、家长应该当园丁而不是木匠

这位妈妈很能干,但是,缺乏教育的智慧。

《园丁与木匠》这本书中指出:教育孩子应该像园丁培育花朵那样,提供适宜的环境,让孩子自然成长,而不是像木匠那样,按照既定的模板去雕琢孩子。

园丁不代表放任自流,规划、教育、帮助当然是需要的。但是,这位妈妈只关注方法,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孩子是一个人。

她总是批评孩子,亲手摧毁了孩子的自信、自尊;她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但是碰到更大的难关时,却只会批评指责,把责任都推给孩子……只盯住分数,只看成绩,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导致孩子丧失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这才是最致命的。

方法是术,理念是道。只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

5、目光长远,学习不是冲刺而是马拉松

小学成绩好根本不重要,初中名列前茅也不是最大挑战,到了高中能不能脱颖而出?未来的人生能不能走好?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古语讲: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我跟很多小学生、初中生的家长说,不要只盯住眼前,一定要目光长远。从高考倒推,你现在很多看似合理的决策,其实都是背道而驰,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你是在用尽全力地帮倒忙。比如,90%的补课刷题都毫无意义,甚至越努力越心酸。

学习这件事,归根结底是孩子自己学,而不是你学。如果你没有搞明白这一点,那你不可能做出正确的教育决策。

那位妈妈终于醒悟,让孩子休学了,在家自学。当你放弃固执,放下执念,放平心态,正确之门才会为你打开。

希望这个孩子能够重拾信心,走好未来的人生。

高考是有限游戏,人生是无限游戏。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