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惠州针对楼市调控的六条新政策出炉,其中有一条针对二手房的,讲的是:

二手房解除限售时间。

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这一条对惠州楼市意味着什么,今天,简单说说。

先来看看惠州针对二手房的政策变化:先是满三年方可交易,后来在去年改成了满一即可交易,今年4月底,改成了二手房解除限制交易时间。

这条政策出台的初衷,是方便改善置换,为了提高置换效率,其实还有很多配套政策,比如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本市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简化带押过户流程;加快贷款办理速度等,其实都是为了提高置换效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完全解除转让年限后,可能出现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二手房市场价格的大滑坡和供应量变多后,房子更难卖。

比如房价君近期,听到这样几个卖房案例,分享给大家:

一个是东江新城区域华罗庚中学旁边的一个小区,业主刚刚卖出去一套88平米的小三居,成交价格90万,在拿到全款的那一刻,他松了一口气:终于卖出去了,五年前,110万没舍得卖,真是后悔呀。现在同样的户型挂盘价都掉到90万附近了。真是当年抢房有多开心,现在就有多伤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另外一个,江北一个大型小区,二手交易量一直处于板块前列,刚刚成交的一套177平米的大平层,优质楼层带装修,只卖了249万,这个价格成交大平层,放在以前,可以想都不敢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个,是奥体的一个小区,117平米的房子,在被压价几次后,房子终于130万卖出去了,但是后来他才知道,卖家其实是145万买的,也就是说,她被拿走了15万的差价。

这三个并不是个例,二手房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笋盘”,比新房市场的厮杀,更为惨烈。倘若没有身处其中,是难以感同身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政策上为了方便置换,为什么反应到二手房市场上,会引起价格的大滑坡?

究其原因,依旧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供,严重过于求。

从住建网站公示数据上,汇总了一下惠州四月楼市的成交的数据,二手房方面,全市成交了3933套,其中,二手住宅成交3251套,新房的成交数据是4443套,住宅成交数据是2589套。(不含博罗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惠州有多少二手房待卖呢?贝壳一个平台上,能显示出来的挂盘的数据,是8万+,如果算上信息不全的等,这个数字只会多不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这只是有新卖想法的业主的挂盘量。实际上,还有无数业主,因为舍不得割肉贱卖,并没有将房源挂出来。

按照二手房交易的黄金周期是10-15年来算,惠州过去15年,也就是2010以后卖出去的房子有多少套?不用想,房价君可以告诉大家,过去15年,卖出去的房子在150万套左右,这几乎是一个天量数字。

这些二手房,一旦业主开始砸价,它们是整个楼市最大的竞争者。所以,哭着卖房,并不是危言耸听。

前两天住建辟谣说,惠州新房库存只有18-36个月的区间,并没有网上说的超过36个月那么恐怖,但是,无法统计的二手房的库存量呢?

之前房价君也有多次说过,二手房和新房不同,这是一个在惠州极度不透明的市场,成交价格不透明、个盘的成交量不透明,甚至有些业主,连交易流程都搞不清楚。

在卖二手房的过程中,有人被不良中介恶意压价,有人被吃差价,还有些用高评高贷去无本收购房源,把风险留给银行,这些都是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没被规范化的漏洞。

置换,目的在于鼓励卖一买一。但问题是,如果卖的时候已经被割的渣都不剩,还有多少人会对惠州楼市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