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路,这个我们从幼年时期就掌握的技能,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移动方式,更是一种对健康有着深远影响的锻炼。世界卫生组织甚至将其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然而,尽管走路如此普遍,它背后的科学和学问却鲜为人知。每踏出一步,我们的血液流动将得以促进,肌肉群将得到有效的锻炼。

01 走路的好处有哪些?

根据《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的研究,走路步数与健康益处成正比[1]。每天至少行走2337步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起点。而步数的增加,如3982步、6661步、10413步,分别可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16%、49%、77%。

此外,每天至少3967步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而5537步、7370步、11529步,则分别降低全因死亡风险49%、55%、67%。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步数达到每天2万步,健康益处也在持续增加。当然,每天的走路步数需要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体能水平来个性化调整,不要盲目追求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走路误区:不当走路方式有风险

走路虽好,但不当的方式可能伤身。例如,在马路边行走会吸入有害气体;日出前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不利于健康;饭后立即快走可能对冠心病患者不利;错误的走路姿势可能导致软组织损伤;盲目追求高步数可能损伤关节;不热身可能导致运动受伤;空腹走路可能引起低血糖;穿着不适的鞋子可能引起脚部损伤。

03 不同人群的走路方式

走路作为一种温和的有氧运动,适合各个年龄段和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然而,为了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不同人群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走路方式。

糖尿病患者:摆臂甩腿挺胸走,步伐加大,有助于餐后血糖控制。注意避开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以防低血糖。

高血压患者:步速以中速为宜,上身保持挺直,利用足弓缓冲,避免对胸部的压迫,减少头晕的风险。

冠心病患者:缓步慢行,避免过快的步速诱发心绞痛。餐后1小时后开始,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

老年人:应选择平缓的路面,避免快速转方向,减少跌倒风险。走路时可使用辅助工具如手杖,增加稳定性。

孕妇:选择舒适的鞋子,避免高难度的走路方式,散步时注意保持平衡,避免腹部用力。

办公室工作者:利用工作间隙进行快速走路,可以缓解久坐带来的身体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体弱者:推荐甩开胳膊,大步跨走。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全身活动量,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力。建议每天2~3次,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

肥胖者:适合长距离健步走,每天两次,每次1小时,快速行走有助于脂肪燃烧,减轻体重。

编辑 | 白露

审核 | 萧瑜粥

图源 | 摄图网

参考资料:

[1] Banach M, Lewek J, Surma S,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aily step count and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023, 30(18): 1975-1985.

[2] 新华社.《喜欢散步的人注意啦!换种走法,生病风险降一半》.2018-09-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