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们注意到一位历史学家“眼光向下”的研究与写作。他将目光投注在小贩、茶客、堂倌、瓮子匠等普通人的身上,刻画了小人物元气淋漓的日常生活世界,将无名之辈的鲜活生命写入历史舞台。一直以来,我们关注并致力于对学术公共性的探索。于是,那一年,我们邀请这位历史学家成为文景的作者。

2020年,历时三载精选精编,经过五次校订,我们终于出版了这样一本书,它以数十年心血构筑迷人微观世界,百年川地历史讲述不同于沿海、华北等地城市的“另一个中国”。当时,我们希望,以普通人角度书写的历史,能够被更多人读到。

2021年,我们对公共性的思考更进一步,发起了“文景历史写作奖”,尝试不断拓展视野、跨越边界,使那些直面重要问题的历史书写,进入更为广阔的公众视野。第一届写作奖,这本书的作者也担任了奖项的决选评委之一,史学公共性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2022年,“正午故事”与《读书》杂志分别讲述过我们与这位历史学家的联结,以及这本书的故事——

“一位敏锐的编辑将王笛多年的研究成果编成一本精选,名为《显微镜下的成都》。 过去二十多年,王笛似乎抱着一台显微镜,不断缩小自己的镜头视野:从长江上游的区域研究到成都的街头文化,再到茶馆、袍哥等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
“王笛的一个作品集《显微镜下的成都》更适合作为了解其成都研究的入门读物。 这本书收录了王笛研究专著的关键章节,不但保留了学术研究的严谨,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王笛研究的演进……”

2023年,《三联生活周刊》举办有关成都日常生活的主题沙龙,这本书位列推荐书单TOP1……

对我们来说,这本出版了四年的书,其实已经七岁了。我们欣喜地看到它在与时代的互动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为了探索出版的外延,呼应王笛教授近年来的各类公共实践,我们联合川渝十家书店,推出《显微镜下的成都》图书主题展陈。王笛教授特意为本次展陈录制了音频,参展书店在现场布有互动式展品,扫描展品二维码,按提示操作,就可以听到王笛教授讲成都话。欢迎大家就近打卡互动!

感谢本次参展书店各具匠心的现场照片——
成都:
白夜花神诗空间(图18-19)
读本屋(图13)
库闻书店(图14-15)
来树下书酒馆(图12)
寻麓书馆(图3-5)
小一点书店(图6-11)
野梨树书店
一苇书坊
有杏书屋 (图16-17)

重庆:
匿名书店(图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