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发生在广东潮汕某高速收费站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中,一名男子驾驶一辆满载桃子的货车,在通过收费站时遭遇了一场关于桃子是否能享受“绿色通道”(绿通)政策的争议。这场争议让当事男子感到困惑和愤怒,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开始,男子信心满满地驾车驶向收费站,他以为凭借着一车新鲜的桃子,可以顺利地通过绿通,节省下不菲的过路费。

当收费站的工作人员检查后,却告知他这批桃子不能享受绿通政策。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让男子感到十分不解,他随即向工作人员提出了质疑。

“桃子是不是属于水果?”他认为,既然桃子是水果,那么按照国家的绿通政策,理应可以享受免费通行的待遇。工作人员的回应却让他更加困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桃子是水果。”工作人员肯定地回答道。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解释道:“但这些桃子还未成熟,市场上没有流通。”这一解释让男子感到十分不解和愤怒。

他反驳道:“这些桃子虽然还未完全成熟,但它们同样是水果,而且是用来食用的。如果不流通,我拉它们来干嘛?别人买来又有什么用?”

工作人员似乎早有准备,他继续解释道:“这些未成熟的桃子主要是用来加工的,不是直接食用的。”这一说法更是激怒了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怒怼道:“那香蕉也是用来加工的,为什么香蕉可以走绿通,而我的桃子就不行?”视频中,男子的情绪逐渐激动,而工作人员则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许多网友对收费站工作人员的解释表示质疑,认为他们的做法不合理。

他们认为,无论桃子是否成熟,只要它们是水果,就应该享受绿通政策。毕竟,绿通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鼓励运输鲜活农产品,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一些网友表示理解收费站工作人员的立场。他们认为,桃子是水果,但未成熟的桃子确实不适合直接食用,而是更多地用于加工。将这些桃子纳入绿通政策范围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

有专家表示,绿通政策的实施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农产品的种类、成熟度、运输距离等。对于桃子这样的农产品,它们属于水果范畴,但如成熟度不够或者主要用于加工而非直接食用,那么将其纳入绿通政策范围确实需要谨慎考虑。

专家还指出,绿通政策的实施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同,导致农产品的种类和品质也存在差异。在制定和执行绿通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网友针对此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收费员,我想问一下你成熟了吗?”

“不拉回来怎么流通得起来?”

“可悲啊!水果太熟了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就会发生碰撞就容易烂!也就是损耗率高!好多水果只能在7-8成熟就要采摘。……这个连猪都懂的道理还是有人装不懂!”

“这是什么地方的收费站,这给当地人民丢脸了。”

“唉,你干嘛这么难为一个货车司机呀?开货车挣钱又多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起事件中的男子来说,他可能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这起事件也反映出了当前绿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绿通政策的相关规定和执行机制。

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家对绿通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地发挥绿通政策在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市场供应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