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之声记者王娴、马欣宇、吴迪、刘齐家、徐欣悦、解梓笛

转载请注明浙江之声

跨越千里,跨越时空,跨越山海······历经18年,远隔重洋的珍贵画作,因“大系”而“团聚”;穿越尘烟,“大系”多向生发,透过千年文脉,看见大美中国。浙江之声特别策划《跟着“大系”看中国》。

近年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从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样书库房出发,走向全国各地,并开启环游世界的模式。 今年春天,“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迎来甲辰龙年首展。 从烟雨江南到到大漠北疆,古老与现代、农耕与游牧、南方与北方,在这里碰撞出怎样的“化学反应”?

仲春时节的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阳光明媚,候鸟蹁跹。在当地的准能文体中心,一场春天的视觉盛宴正在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400幅中国历代经典绘画出版打样稿,从烟雨朦胧的江南来到壮阔豪迈的北疆。 市民游客慕名而来,在丹青墨宝的洪流中畅游。

“我觉得他们应该都是画画高手。”

“你来看这个东西不懂,但是你也能感受它的美。”

“古色古香,从来没见过,在我们小地方从来没见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元宵节开展至今,已经有近5万人次奔赴这场丹青之约。这其中,不乏一些“老朋友”。展厅中,准格尔旗委宣传部部长韩燕特意穿上了暗纹唐装,逐幅欣赏。作为这次特展的主要推进者,走入展厅的那一刻,她眼含热泪。

准格尔旗委宣传部部长韩燕表示:“眼里一直热泪盈眶的。我们很多人、很多部门在努力,就像小溪一样汇聚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像钱塘江一样‘勇立潮头’的精神状态。”

去年夏天,在北京怀柔的一场培训中,韩燕第一次了解到“大系”,就被这项重大文化工程所震撼。在她看来,居住于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汇之地的准格尔人民,正需要这样一场文化的“洗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准格尔旗委宣传部部长韩燕说:“在基层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找到一个这样特别能够代表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载体,来体现我们对文化的热爱。我们要铭记我们从哪里过来、要传承蒙汉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意识。从一个最基层的内蒙边疆民族地区来说,为了传承这样的思想,我们愿意不断努力。”

但韩燕也意识到,这个项目要想落地,仅靠一个人、一个部门的努力难免“捉襟见肘”。于是,学习归来的她,从当地央企到当地文联、文旅局等部门逐个拜访。

国能准能集团党建工作部部长张新说:“我们准能集团是准格尔旗最大的中央企业,我们也在积极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系’非常重视。大家都积极配合,为‘大系’的展出做工作。我们就把文体中心整栋楼拿出来,在准格尔人口相对集中。之前这个展馆正在展出摄影、绘画等等一系列展览,我们做了撤展,速度很快,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为‘大系’腾出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一个由多部门组成的沟通团队,登上了飞往杭州的航班。 他们的到来,也让浙江大学“大系”团队倍感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副馆长王利剑说:“有在浙江看过‘大系’展览的观众,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有朝一日,能够在家门口呈现,十分期待。这一次准格尔的展览就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探索,在这次展览里面除了能够感受到唐宋元明清画不同的风采和风韵,我们还精心设计了北疆大漠、北疆特色的展区,希望能够满足准格尔地区的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让更多的群众能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00多公里,双方往返了近10次,“大系”首个基层展终于尘埃落定,开展时间定在了当地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当天。而彼时,已临近农历春节。浙江大学从杭州派出了包括木工、油漆工在内的30多名工人,经过近1000小时的昼夜施工,布展工作在春节前顺利完成。

开展前的几天,工作人员提前进场准备。大家打开展厅大门的一瞬间,傻眼了。由于江南和大漠湿度差异巨大,再加上展厅暖气偏高,干燥的空气使得画作中的水分迅速蒸发,有28幅打样稿出现干裂。

重新印制已来不及快递,还未出发的“大系”项目组成员张保顺当起了“搬运工”,决定把他们背去准格尔。由于尺寸较大,卷起来像一个1米多长的烟囱,重量也将近20斤。

“大系”项目组成员张保顺说:“我就直接带在身上,全部卷成一个桶的形状,这个尺寸也是超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14日,元宵佳节,“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准格尔旗特展”如期而至。几天前,当地迎来了一场大雪,淳朴善良的准格尔人民,进入展厅前纷纷主动戴上鞋套,欣赏之余保护这场来之不易的展览。

云国庆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蒙古族汉子。身型高大的他,看到苍茫辽阔的北疆风情、草原民族游牧场景,热泪盈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国庆说:“之前我们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画,有很多内蒙特色的画,有北疆文化的、草原特色的,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特别感动,特别兴奋。”

当地著名学者王建中,曾获《草原》文学奖、索龙嘎文学奖等,他同样被“大系”所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建中说:“‘大系’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巅峰制作。从南方走到我们北疆来,在推动我们地方文化的发展,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化、了解本土文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宵节这天,准格尔旗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人们走出家门迎花车、舞龙灯、看“大系”,这个城市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看来,“大系”这场文化盛宴带给准格尔人的意义,不亚于传统年夜饭。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说:“‘大系’准格尔旗特展可以说做到了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内蒙特别强调一种蒙古马精神,奋进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南方的文化中,更多是一种细腻的、温婉的。我觉得这两种文化在准格尔旗交融相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文化中国行 | 跟着大系看中国:跨越千里的丹青之约